为什么?
![]()
这是一个触及爱玛灵魂最深处、也最显其悲剧性的细节。在她服毒前的最后时刻,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比债务、情人的背叛更让她绝望。
理解这一点,就理解了爱玛整个悲剧的核心。
她之所以气得发疯,是因为在最终的清算时刻,她发现自己所有的反抗、逃离和追求,最终都将被夏尔和他所代表的一切所收纳和定义。
这是一种哲学层面和存在层面的惨败,也是一种彻底的失败。
夏尔将从三个方面彻底改写她的人生。
01
她将成为永远的罪人。
爱玛一生都在试图挣脱道德的枷锁,她与人通奸、撒谎成性、挥霍无度……她试图用这些行为来证明自己超越了庸常的道德规范。
然而,她死后,夏尔的宽恕和悲痛,将把她永远钉在罪人的十字架上。
想象一下,全世界,尤其是永镇的那些庸人,都会说:“看啊,可怜的包法利先生,他那么爱她,她却这样对他!他真是个圣人!”
夏尔的善良和无辜,将成为一面镜子,照出她全部行为的不道德。
她试图通过激情成为悲剧女主角,但在世人眼中,她最终只会是一个辜负了善良丈夫的荡妇和罪人。
夏尔的道德优越感,是一种她无法反驳也无法战胜的、沉默的审判。
02
她的故事将被他的爱所改写。
爱玛一生都在按照浪漫小说的剧本来书写自己的人生,她要做自己命运的女主角。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她惊恐地意识到,她死后的故事将被夏尔所讲述和定义。
夏尔会如何回忆她?
他可能会珍藏她的画像,向女儿诉说母亲的美好。他会用他那平庸、感伤、完全失真的爱,来覆盖她那些惊心动魄的偷情、她的欲望和她的痛苦。
在他的版本里,她将不再是那个充满激情和反抗精神的爱玛,而只是一个不幸早逝的、被命运捉弄的可怜的包法利夫人。
她失去了对自己人生故事的最终解释权。她的轰轰烈烈,最终将被他的平平无奇所吞噬和消化,这比死亡本身更让她感到羞辱。
03
她的激情最终败给了他的平庸。
这是最根本的一点。爱玛将人生视为一场对极致体验和崇高激情的追寻,她鄙视夏尔所代表的安稳、平淡和麻木。
然而,命运最终的讽刺在于:
她为之付出生命的情人们(罗多尔夫、莱昂)都是懦夫和骗子,她追求的激情被证明是虚假的。
而她不屑一顾的丈夫,他的爱却经受了最终的考验,甚至在她死后变得更为坚固和伟大。
这证明了她整个价值体系的彻底崩塌。
她毕生追求的,是虚无;她极力逃避的,却是真实且无法撼动的。
夏尔的胜利,意味着平庸对浪漫的胜利,现实对幻想的胜利,善对恶的胜利。
她可以接受毁灭,但她无法接受她的毁灭竟然反过来证明了夏尔那种生活方式的正确性和坚固性。
写在最后
“包法利先生占了上风”这个念头,让爱玛意识到,她不仅输掉了现实,这现实包括生命、金钱和名誉,更输掉了精神。
她的自杀本来是她最后的、最激烈的反抗,可以证明,她的一生的惊世骇俗,最终通过死亡来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这个句号将被夏尔改写为一个证明他深情的注脚。
她无法忍受自己用生命演出的悲剧,最终在别人眼中,只是衬托夏尔这位圣人的滑稽配角。
这口气,是她的骄傲与现实做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无力的搏斗。
—NE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