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转凉,不少家长又开始发愁孩子的身高问题。眼看别人家孩子一截一截往上长,自家娃却迟迟不见动静,真是让人焦虑。
孩子长得慢、个子偏矮,其实不都是“晚长”,很多时候与体质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看,身高增长与“脾胃”和“肾气”密切相关——脾胃负责消化吸收,转化为营养;肾主骨生髓,关系到骨骼的生长动力。
如果孩子脾胃功能弱,或者肾气不足,就会直接影响身高发育。
今天,邀请到林晓洁主任,给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孩子生长迟缓类型及调理方法。
![]()
1、第一类:脾胃虚弱,不爱吃饭
这类孩子常见食欲差、挑食、脸色偏黄、容易腹胀。核心要健脾开胃。
食疗:太子参山药汤。
食材:太子参、山药、茯苓、莲子、陈皮、炒麦芽,煮水或炖汤,每周2-3次。
![]()
2、第二类:能吃却不消化,容易积食
孩子饭量不错,但容易便秘、有口气、睡觉不安稳,属于“胃强脾弱”,消化功能跟不上。
食疗:山楂麦芽消积饮。
食材:山楂、麦芽、鸡内金、莱菔子,可少量加蜂蜜调味。饭后半小时饮用,助消化、清内热。
3、第三类:睡眠差,晚上翻来覆去
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中医常说“睡养阴”,夜间休息不好会耗伤气血,耽误长个。
食疗:百合桂圆莲子汤。
搭配:百合、桂圆、莲子、小麦,煮水代茶或煲汤。帮助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
4、第四类:体质差,频繁感冒
反复生病会消耗身体能量,用于生长的气血不足。调理要先增强抵抗力。
食疗:玉屏风散食疗版。
材料:黄芪、白术、防风,可炖汤或煮水。益气固表,减少感冒。
5、第五类:明显生长迟缓,长期低于标准身高
如果孩子身高持续偏低,每年增长缓慢,往往与“肾气不足”有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骼发育,若肾精不足,则生长动力欠缺。
针对这类情况,常用益肾填精助长方为基础调理:
常用组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菟丝子、枸杞子、杜仲、炙甘草。
该方中,熟地黄、菟丝子、杜仲帮助益肾填精、强筋壮骨;山茱萸、枸杞子补益肝肾;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整体调养先后天,推动身高增长。
![]()
孩子身高不理想,先别盲目补充营养或使用偏方。
不妨从调理脾胃、改善睡眠、增强体质入手,如果效果仍不明显,再考虑是不是需从补肾助长角度深入调理。
最后提醒:本文仅为中医知识科普,不构成具体诊疗建议。具体用药需根据孩子体质辨证调整,不同孩子症状不同,建议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