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平原的王家村,住着个叫柳月的妇人。柳月生得极为标致,柳叶眉、杏核眼,皮肤白皙,身段窈窕,是村里出了名的美妇。她丈夫王铁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门心思扑在地里,就想多收些粮食,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可柳月却跟丈夫不一样,她好吃懒做,还特别爱占小便宜,村里谁家有好吃的、好用的,她总要想法子蹭一点、拿一点,时间长了,村里人都对她有些反感,只是碍于邻里情面,没好意思明着说。
王家村家家户户都种玉米,每到秋天,玉米成熟,金黄的玉米穗挂满枝头,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玉米的清香。这年秋天,雨水充足,玉米长得格外好,穗大粒满,看着就让人欢喜。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柳月看着村里人家的玉米地,心里又开始盘算起来。她家也种了两亩玉米,可因为她平日里懒得打理,玉米长得稀稀拉拉,穗子也小,跟别人家的比起来,差了一大截。柳月心里不平衡,总想着能多弄些玉米回家,可又不想自己辛苦劳作,于是便动了歪心思 —— 去偷别人家的玉米。
她首先想到的是村东头的张老汉家,因为张老汉今年六十多岁了,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家里种了三亩玉米,今年长得特别好。张老汉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平日里打理玉米地就很吃力,晚上更是没精力去看地。柳月觉得,偷张老汉家的玉米,肯定不会被发现。
打定主意后,柳月就开始观察张老汉的行踪。她发现张老汉每天天不亮就去玉米地干活,中午回家吃口饭,下午再去地里,直到天黑才回家,晚上基本不出门。柳月心里暗暗高兴,觉得时机正好。
这天晚上,月色朦胧,村里的人大多都已经睡了,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柳月待丈夫王铁柱睡熟后,悄悄起身,穿上一身深色的衣服,又找了个大布袋子,蹑手蹑脚地走出了家门,朝着张老汉家的玉米地方向摸去。
张老汉家的玉米地就在村东头的土坡下,离村子不算太远。柳月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被人发现。走到玉米地边,她探头探脑地看了看,见四周没人,便快速钻进了玉米地。
玉米秆长得比人还高,密密麻麻的玉米叶相互交错,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柳月钻进玉米地后,心里既紧张又兴奋。她看着眼前饱满的玉米穗,眼睛都亮了,连忙伸手掰下一个,剥开外皮,看着金黄的玉米粒,心里美滋滋的。她把玉米穗塞进布袋子里,然后又继续掰,不一会儿,布袋子就鼓了起来。
柳月越掰越起劲,完全没注意到,在玉米地的另一头,有一个身影正悄悄地向她靠近。
这个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张老汉。原来张老汉虽然年纪大了,但心里却很明白。他知道自己家的玉米长得好,怕有人来偷,所以这些天,他每天晚上都会悄悄来玉米地附近看看,只是之前一直没遇到过偷玉米的人。
那晚张老汉像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就来到玉米地边,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观察。他刚躲了没多久,就看到一个人影钻进了玉米地,看身形像是个女人。张老汉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