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总撞电线杆的 “小迷糊”第二年:冻裂的手和暖烘烘的烤红薯第三年:输掉的比赛和队友的拥抱”第四年:我的 “小徒弟” 和带划痕的旧球在小诺旁边,伸出手帮她纠正姿势,小诺低着头,认真地拍着我的旧篮球,篮球上的划痕在夕阳下特别明显。我的新球衣搭在旁边的栏杆上,红色的布料被风吹得轻轻飘,小诺的羊角辫上,蝴蝶结闪着光。
小远的篮球四年
从跌跌撞撞到并肩奔跑
我的篮球梦,是从小学二年级那个飘着槐花香的春天开始的。那天爸爸从单位带回一个旧篮球,橙色的球皮上沾着几道黑印,打气时还会 “嘶嘶” 漏点气,可我抱着它,像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如今四年过去,那个连球都拍不稳的小屁孩,已经能在球场上和队友并肩奔跑 —— 这四年的故事,都藏在四张照片里,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我和篮球的独家记忆。
二年级的我,个子刚到爸爸腰边,篮球抱在怀里,几乎能挡住半张脸。第一次练运球,爸爸带我去小区门口的旧球场,那里的地面坑坑洼洼,还有根歪脖子电线杆,总挡着我练球的路。爸爸教我 “弯腰、拍球、眼睛看前方”,可我一低头,满脑子都是 “别让球跑了”,结果球没跑,我自己往后退时,“咚” 的一声撞在电线杆上,疼得我眼泪差点掉下来。爸爸没笑我,只是蹲下来揉了揉我的后脑勺:“没事,电线杆也想跟你打个招呼呢。”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我都往球场跑。校服外套的口袋里总装着块橡皮,不是为了写作业,是怕球砸到别人时,能赶紧递过去赔罪 —— 有次我拍着球往前冲,没看见隔壁奶奶晒的被子,球 “啪” 地砸在被单上,印出个圆圆的黑印,我吓得赶紧用橡皮去擦,结果把被单擦出道白痕,最后还是爸爸陪着我去道歉,奶奶笑着说:“小远是想给被子盖个篮球章呢。”
![]()
最难忘的是那年夏天的傍晚,槐花开得满院香,我练了半个月的运球,终于能连续拍五十下了。我兴奋地喊爸爸来看,拍着拍着,球突然弹高,正好砸在头顶的槐树上,槐花 “哗啦啦” 落了我一身,还掉进了我的衣领里,痒得我直蹦。爸爸赶紧掏出手机,“咔嚓” 拍下了这一幕。这就是我的第一张篮球照片:傍晚的霞光把球场染成橘红色,我站在槐树下,头发上、肩膀上都沾着白色的槐花,双手还保持着拍球的姿势,怀里的旧篮球沾了片槐花瓣,歪脖子电线杆就立在我身后,像个默默看着我的老朋友。
那时候的我,总觉得篮球是个 “调皮的小伙伴”,它会趁我不注意跑远,会让我撞电线杆,会给我惹小麻烦,可每次把它捡回来,拍着它 “咚咚” 的声音,又觉得特别开心。我将这张照片贴在了书桌前,每晚临睡前都会看上一眼。那是我与篮球的首次 “正式合影”,亦是我成长的开端。
三年级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十一月就下了第一场雪。球场的地面结了冰,拍球时球总打滑,一下就飞到雪堆里,沾得满身白。我的手套是去年的,指头短了一截,每次练完球,手背都冻得通红,后来还裂了小口子,碰水时疼得钻心。妈妈心疼我,说 “天太冷,别练了”,可我舍不得 —— 每天放学后,球场边的老杨树下,总有个老爷爷卖烤红薯,闻着那香味,我就想:练完球吃个热红薯,多舒服啊。
有天傍晚,雪下得特别大,我还是去了球场。刚拍了没几下,球就飞到了马路边,我追过去捡,差点被自行车碰到。骑自行车的阿姨吓坏了,赶紧下来问我有没有事,还帮我把球擦干净。我抱着球往回走,心里有点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在这时,我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抬头一看,是爸爸,他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烤红薯,还冒着热气。
![]()
“别练了,先吃个红薯暖一暖。” 爸爸把红薯递给我,我剥开皮,咬了一大口,甜丝丝的热气从喉咙暖到肚子里,刚才的委屈一下子就没了。爸爸蹲下来,用他的大手裹着我的小手,帮我揉着手背的裂口:“明天我给你买双新手套,再给球打层蜡,就不滑了。” 那天我们没练球,就坐在老杨树下吃红薯,看着雪花落在球场上,爸爸还帮我拍了张照片。这是我的第二张篮球照片:雪地里的球场白茫茫一片,我坐在老杨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捧着掰开的烤红薯,红薯的热气在冷空气中飘成白雾,我的新手套放在腿上,蓝色的,上面还有个篮球图案,怀里的旧篮球沾了雪粒,像撒了把白糖。
那年冬天,我练球的时间少了,可每次摸到篮球,都觉得特别亲切。冻裂的手慢慢好了,烤红薯的香味却一直记在心里 —— 原来篮球不只是让我流汗的伙伴,还能让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那么多温暖。这张照片我夹在了语文课本里,每次翻到,都能想起红薯的甜味,还有爸爸温暖的手。
四年级时,学校组建了篮球队,我终于穿上了真正的球衣 —— 红色的,背后印着我的学号 “15”。教练是体育老师王老师,他总说 “篮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要学会和队友配合”。可我刚开始不懂,每次拿到球,就只顾着往前冲,忘了队友还在旁边喊 “传球”。
第一次参加比赛,我们对阵隔壁班。开场五分钟,我就拿到了球,心里一激动,带着球就往对方篮下跑,结果被两个同学拦住,球被抢走了,对方还趁机投进了一个球。场边的同学都在喊 “小远,别独打!”,我脸通红,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后来队友阿哲跑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没事,下次我们一起上,我帮你挡人。” 阿哲比我高半个头,跑得特别快,他是我们队的前锋。
比赛继续,我慢慢学会了看队友的站位。有一次,我又被对方拦住,想起阿哲的话,赶紧把球传给他,阿哲接住球,转身就跑,趁对方没反应过来,一下子就投进了!场边的同学都在喊 “好球!”,我和阿哲跑过去击掌,心里比自己进球还开心。可最后,我们还是输了比赛,差两分。走下场时,我低着头,有点难过,阿哲却勾着我的肩膀:“没事,下次我们再赢回来!” 队友们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 “下次我们多练配合”“小远,你传球越来越棒了”,王老师也笑着说:“输了比赛没关系,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并肩作战。
![]()
那天比赛结束后,王老师帮我们拍了张合影。这是我的第三张篮球照片:我们队的五个队员坐在球场边的台阶上,球衣上沾着汗渍和灰尘,我的头发湿乎乎地贴在额头上,阿哲搭着我的肩膀,手里还拿着半瓶矿泉水,要递给我喝。我们身后的记分牌上,还显示着比赛结果 “18:20”,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没有一点输球的沮丧。篮球放在我们中间,红色的球衣和橙色的篮球,在阳光下特别亮眼。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篮球不只是一个人的奔跑,更是一群人的并肩。赢了一起笑,输了一起扛,这种感觉,比进球还让人开心。这张照片我贴在了篮球队的储物柜上,每次看到,都能想起队友们的笑容,还有我们一起努力的样子。
五年级的我,个子长到了一米四,之前的球衣已经短了,妈妈给我买了件新的,还是红色,背后印着 “小远” 两个字 —— 这是我第一次有印着自己名字的球衣。每次训练,总有几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趴在球场边看,其中有个叫小诺的小女孩,扎着羊角辫,总睁着大眼睛问我:“哥哥,你怎么能把球拍得那么稳呀?”
有天训练结束,小诺还没走,她抱着一个比她脸还大的篮球,小声说:“哥哥,我也想练篮球,可我总拍不好。” 我想起二年级的自己,也是这样抱着篮球,连运球都不会,还总撞电线杆。我蹲下来,跟她说:“别着急,我教你。你看,拍球时手腕要轻轻用力,就像给篮球挠痒痒,不能太使劲,也不能太轻。”
我把我的旧篮球递给她 —— 就是爸爸当年带回的那个,橙色的球皮上已经有了好几道划痕,有一道还是当年撞电线杆时弄的。小诺抱着旧篮球,小心翼翼地拍了起来,刚开始还是会掉,可练了一会儿,居然能连续拍十下了。她兴奋地跳起来:“哥哥,我会拍球啦!” 夕阳照在她脸上,羊角辫上的蝴蝶结也跟着晃,特别可爱。
那天我教了小诺半个多小时,直到妈妈来接我。临走时,小诺拉着我的衣角:“哥哥,明天你还来教我好不好?” 我笑着点头:“好啊,我们明天还在这儿练。” 妈妈站在旁边,掏出手机,拍下了我教小诺拍球的样子。这是我的第四张篮球照片:夕阳把球场染成了金色,我蹲
![]()
现在,我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教小诺练一会儿球。她进步特别快,已经能拍着球走几步了,还会跟我分享她的小零食 —— 有时候是颗糖,有时候是块饼干。我的旧篮球,也成了她的 “专属训练球”,每次她来,都会先把球抱在怀里,像我当年一样。
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从一个连球都拍不稳的小迷糊,变成了能教别人打球的 “小老师”;篮球从一个会让我撞电线杆的 “调皮伙伴”,变成了我生命里最重要的朋友。这四张照片,记录了我的汗水、眼泪、笑容和成长,也记录了那些温暖的人 —— 陪我捡球的爸爸,给我买红薯的爸爸,和我并肩作战的队友,还有我的 “小徒弟” 小诺。
明年我就要上六年级了,我想带着我的旧篮球,和小诺一起,去更大的球场练球;我想和队友们一起,赢更多的比赛;我还想拍更多的照片,记录我和篮球的故事。因为我知道,我的篮球梦,还在继续;我的成长,也还在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