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10米到7500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锁边了,为啥还要二次扩边?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4年11月28日,一条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万花园治沙区完成最后合龙,标志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首次实现全面锁边。

然而,面对这片占中国沙漠总面积四分之一的流动沙海,仅仅110米宽的防护带显然还不够。

2025年,一场更大规模的二次锁边工程正式启动,防护带宽度从110米直接拓展到7500米,要给这个"死亡之海"套上一条真正厚实的绿围脖。



为什么首道锁边不够,还要搞二次扩边?

塔克拉玛干沙漠70%以上都是流动沙漠,300米高的沙丘在8级大风推动下说走就走,一夜之间能移动几十米。110米宽的防护带在某些风口区域就像薄薄的纸片,根本挡不住沙海的猛烈冲击。

并且,早期使用的草方格沙障寿命只有3到5年,过了这个时间就得重新扎设。民丰县后河坝阻击区的实践证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距离县城仅8公里的地方,流沙依然能够突破防线威胁县城安全。



当地干部回忆说,每次大风过后,新栽的树木几乎都被流沙埋没,需要人工挖沙抢救,一片林地往往要种3次以上才能成活。

从技术层面看,单一的防护模式也存在明显短板。光伏治沙虽然效果不错,但成本高昂,并不适合大面积推广。而且,沙漠边缘的风向、风力、沙量在不同区域差异巨大,需要针对"风线、风口、风沙路径"这些关键区域进行精准加固,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正是基于这些现实考量,二次锁边工程应运而生。这不是重复建设,而是要在首道防线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阻沙网络,真正做到"锁得住、守得稳"。



7500米宽度背后的技术革命

二次锁边工程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规模的跨越式提升,防护带宽度从110米扩展到7500米。在麦盖提、于田等重点县市,当地根据主害风方向和风力大小,合理拓宽防风阻沙林草固沙带,形成多层次阻沙网络。

更重要的是技术模式的全面升级。沙雅县探索出"光伏+苦咸水淡化+造林"模式,通过光伏发电解决抽水用电问题,将地下苦咸水淡化后用于植物灌溉,实现了光、水、电、绿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沙区缺水问题,还大大降低了治沙成本。



民丰县的创新同样令人眼前一亮,他们试验出"脚踩式芦苇方格+生物治沙"模式,用工量和建设成本都显著下降。工人们用脚直接将芦苇踩进沙土15到20厘米,露出20厘米形成方格状沙障,这种"土办法"简单高效,固沙效果却一点不差。

尉犁县则走出了一条"工程+生物+沙产业"的综合治理路子。在构建防护林带的同时,大力发展罗布麻、肉苁蓉等沙生经济作物,让防护带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效益。当地2024年栽种的罗布麻幼苗长势喜人,3000亩示范区为沙漠增添了无限绿意。

这些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彻底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治沙模式,形成了系统性、科学性的治沙体系。



政策红利激发全民治沙热情

二次锁边工程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撑。新疆专门出台"沙九条"政策,从资金、用地、用水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近11亿元专项资金精准投向重点治沙区域。更关键的是"先干后补"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治沙的积极性。

在和田地区,76万亩沙化土地已经确权到户,5万多农户从中获得了稳定收益。43岁的麦麦提·麦提赛伊迪就是受益者之一,他主动申请承包了700亩沙地,种植红柳和大芸。



"红柳能把沙子压住,大芸能卖钱,用水量都不大。"他算了笔账,去年收获800公斤鲜大芸,纯收入接近1万元,新包下的700亩地四五年后就能大规模收获。

这种"治沙有收益、护林有动力"的良性循环,让治沙从政府行为变成了全民自觉。在生态林中种植的肉苁蓉、沙漠玫瑰等经济作物产生的收益,通过分红机制流向护林员,形成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且末县的变化正好体现了政策的成效,到2025年初,当地的沙尘天数降到了近五年来的最低值,特别是在2024年10月到12月,仅出现了一次沙尘天气,这在过去可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科学治沙理念的深刻转变

二次锁边工程体现的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治沙理念的重大转变。过去我们总想着"征服沙漠",现在更多考虑的是"与沙共存"。这次扩边的目的并非要消灭塔克拉玛干沙漠,而是通过织密"绿围脖",遏制沙化扩张,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从历史角度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与喜马拉雅山不断抬升密切相关,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南亚水汽被阻挡,原本的湖泊逐渐干涸成为沙漠。唐代以前,西北地区确实是"塞上江南",水草丰美。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地区的水汽条件有所改善,抓住时机植树造林正当其时。



新疆本地的抗旱沙漠植物资源丰富,红柳、白柳、沙枣树、胡杨等乔灌木,以及芦苇、骆驼刺等草本植物,都是天然的固沙能手。光伏板下的植被恢复、生态输水滋养的胡杨林、人工湖泊形成的微环境,让沙海边缘逐渐形成稳定的生态过渡带。

从3046公里的首次合龙,到防护带宽度扩展至7500米的二次锁边,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正从"围堵"走向"共生"。这场跨越几代人的生态工程,不仅守护了南疆绿洲的安全,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风沙渐息、绿意蔓延,这片古老沙漠正以全新面貌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如果左宗棠能够看到今天的新疆,他一定会为当年拼死守护的这片土地感到无比骄傲。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LPL战队再减少?知情人爆料:RNG和FPX可能退出,U队和L队也想撤

LPL战队再减少?知情人爆料:RNG和FPX可能退出,U队和L队也想撤

贝塔看比赛
2025-11-02 20:08:50
《花少7》还未结束,《花少6》小团体明显再上热搜,被称:不体面

《花少7》还未结束,《花少6》小团体明显再上热搜,被称:不体面

贵州小娟
2025-11-02 17:42:17
关家垴战役:冈崎大队只有500人,为何八路军8个团都没打赢?

关家垴战役:冈崎大队只有500人,为何八路军8个团都没打赢?

加油丁小文
2025-11-02 19:35:40
吉林女子驾车不慎撞死一头黑熊,交警称驾驶员没事且不涉及处罚,律师:意外撞死野生保护动物无需担责

吉林女子驾车不慎撞死一头黑熊,交警称驾驶员没事且不涉及处罚,律师:意外撞死野生保护动物无需担责

极目新闻
2025-11-02 13:51:27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优趣纪史记
2025-11-02 16:43:15
溥仪被抓到苏联后,医生为他检查身体,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溥仪被抓到苏联后,医生为他检查身体,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回京历史梦
2025-10-31 10:08:38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澎湃新闻
2025-11-02 16:02:26
曝南大博士东思嘉自杀身亡,年仅33岁,长得漂亮,多次获奖学金

曝南大博士东思嘉自杀身亡,年仅33岁,长得漂亮,多次获奖学金

热点菌本君
2025-08-27 00:02:04
震撼!《周刊Playboy》59周年,59位女神齐聚!你绝对不想错过!

震撼!《周刊Playboy》59周年,59位女神齐聚!你绝对不想错过!

大为看点丶
2025-11-02 16:00:08
江苏两市14名干部,拟任新职

江苏两市14名干部,拟任新职

鲁中晨报
2025-11-02 20:11:03
汪小菲打脸大S!马筱梅婚房是独栋别墅带花园,还为大S儿女准备房间

汪小菲打脸大S!马筱梅婚房是独栋别墅带花园,还为大S儿女准备房间

瞎说娱乐
2025-10-25 10:51:25
向太开始走张兰的老路了,真的够狠,只不过张兰手撕的是前儿媳

向太开始走张兰的老路了,真的够狠,只不过张兰手撕的是前儿媳

小娱乐悠悠
2025-11-02 15:11:32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青青会讲故事
2024-10-10 17:09:30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多名乘客拎蟹被拒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多名乘客拎蟹被拒

上观新闻
2025-11-02 17:09:12
队记:湖人已从发展联盟召回新秀蒂耶罗,对阵热火有望首秀

队记:湖人已从发展联盟召回新秀蒂耶罗,对阵热火有望首秀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14
部分年薪18w、双休!深圳10家国企招人!

部分年薪18w、双休!深圳10家国企招人!

深圳本地宝
2025-11-02 18:13:10
乌军空降兵支援被全歼,红军城5000乌军投降,乌克兰人彻底怒了!

乌军空降兵支援被全歼,红军城5000乌军投降,乌克兰人彻底怒了!

海上武器杂谈
2025-11-02 17:20:28
“我活不过25岁了!”985女孩晒工资条,直言:我的未来一片灰暗

“我活不过25岁了!”985女孩晒工资条,直言:我的未来一片灰暗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0-13 14:55:15
2025-11-02 20:55:00
Hi科普啦 incentive-icons
Hi科普啦
传播有益的生活知识及科学文化
2457文章数 344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数码
本地
艺术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LPL战队再减少?知情人爆料:RNG和FPX可能退出,U队和L队也想撤

数码要闻

威联通推出 AI NAS TVS-AIh1688ATX,可选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Rob van Hoek:荷兰浪漫田园风光画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