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工程中,很多人以为岩石硬度越高越难打,其实不完全正确。最让施工方头疼的,是像青海某隧道项目遇到的那种——F8级,但几乎没有裂隙、完整坚硬的“闷头岩”。
这种岩石,就像一整块铁板,既没有裂缝缓冲,也没有风化弱点。掘进机截齿要硬生生“抠”下每一块岩石,难度可想而知。
项目背景
无裂隙“硬骨头”难题
项目初期,客户使用某知名品牌的截齿,结果问题不断:
切不进去:截齿在岩石表面空打滑,难以切入。
效率极低:一天掘进不到 2 米,严重落后工期。
损耗惊人:短短一天,四五十个截齿的合金头就被磨平。
这类完整硬岩,施工难度远超常见裂隙岩层,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主要瓶颈。
解决方案
棱台设计+优化合金配方
针对这种“闷头岩”,信达技术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尖锐头,而是研发了更适合隧道掘进的棱台型截齿设计:
01 加大合金头尺寸
增加合金头直径和体积,在面对高强度岩石时,提供更强的承载能力和耐冲击性。
02 棱台几何设计
通过在合金头前端做棱台切削角,不仅保持了大合金头的高强度,还提升了入岩效率。相比尖锐型设计,既避免了过快磨损,又能实现有效破岩。
03 合金韧性优化
采用韧性更好的配方,在持续冲击下既耐磨又抗崩裂,确保稳定性。
成果显著
效率翻倍,消耗减半
在换用信达棱台设计截齿后,项目表现显著改善:
掘进效率:当天掘进进尺超过 4 米,是之前的两倍。
截齿消耗:整体消耗不足原来的一半,耗材成本明显下降。
施工反馈:班组人员表示,“终于能打得动了”,效率提升,工人劳动强度也降低。
技术启示
不同工况,要有不同设计
隧道掘进中的岩层工况差异极大:
有裂隙的岩石容易崩解,对截齿要求较低;
完整坚硬的“闷头岩”,则必须依靠合理的几何设计和高强度合金,才能突破。
信达通过大尺寸合金+棱台设计+合金韧性优化,为客户打造了高效耐用的隧道掘进截齿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无裂隙硬岩“入岩难、消耗高”的行业痛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