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江画像。
【人 物 简 介 】
钱江:靖江市孤山镇勤丰村姚家殿埭人,1924年出生。1941年秋加入靖江独立团当通讯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调任县情报站靖中分站站长。1947年3月,与王倬等人在小唐家庄突围战中,受伤被俘,惨遭活埋牺牲。
韦因奇、秦伯祥:靖江文史专家。
凌钧燕:钱江儿媳。
![]()
钱江妻子杜玉英在靖江。
【口述内容】
![]()
1947年的《江海前线》刊登有关钱江烈士的相关报道。
钱江从小家庭贫苦,父母以种租田兼营豆腐作坊为生。他7岁时进私塾求学,因聪明好学,塾师甚为喜爱,在他读完《论语》时,赐学名文贤。1940年8月,钱江的家乡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而此时的钱江正从私塾转入缪家殿小学就读。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儿童团,同大家一起站岗放哨,唱歌演戏,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不久,他被选为儿童团团长。
1941年秋,钱江瞒着父母参加了靖江独立团。因他人小机灵,被分配在团部情报站当通讯员。站内人少事多,他不怕吃苦,不知疲劳,除了完成通讯任务外,事事抢着干,深受大家的喜爱。1942年的靖江,面临着日、伪、顽的践踏和骚扰,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情报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一天,钱江愉快地接受了通过靖(江)泰(兴)公路封锁线送信的任务。当途经白衣堂据点时,不幸被敌捕捉。钱江灵机一动,迅即将信件吞入腹中,没有暴露身份。在被关押期间,敌人对他多次威逼拷问,他毫无惧色,灵活应付,瞒过了敌人。敌人见他是个小孩,又无证据,遂将他释放。而钱江他利用被捕进据点的机会,侦察了敌人的兵力、工事构筑等有关情况,回来后向站领导作了汇报。站领导见他被敌人打伤,要他休养几天,他坚持不肯,再三表示,要向敌人报仇。
此后,他担任情报站文书工作,白天到分站“跑情况”,晚上回来综合整理上报。情况紧张时,情报人员不够,他主动承担任务,常常通宵不眠。他还兼任情报站的会计,负责财务工作。他忠诚老实,斗志旺盛,工作积极,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钱江更加自觉地为党工作。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钱江经常是几个月不回家。父母担心他的安危,要为他提前娶亲。母亲流着眼泪对他说:“你是钱家的独根苗,我们日后要有个依靠,你千万不能有闪失啊!”钱江体谅到老人的心意,19岁那年,与杜玉英结婚。婚后,他俩互帮互爱,敬重老人。杜玉英也是穷苦人家的女儿,深明抗日救国的道理,帮助钱江劝说父母,并主动做好家务农活,支持钱江工作,使钱江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在情报站驻地,钱江还帮助组织儿童团,出黑板报,关心社会工作。他还以情报站“内当家”的身份,发动站上同志种菜,搞生产自给。在家中,他又动员大妹钱月英参加妇抗会,积极投入抗日支前活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于1946年元旦派兵进犯靖江。独立团的情报工作任务日益繁重。钱江先在县情报总站工作,后调任孤山分站站长。孤山地区有敌人的许多据点,还有若干流动哨位,斗争形势尖锐复杂。钱江到站后,首先了解当地情况,掌握敌情我情。他在广陵镇了解到一家酒店老板有个兄长在国民党空军当大队长的重要情报,立即向总站领导汇报。经上级同意,他亲自做这位老板的思想工作,使其兄长与中共地下组织建立了联络关系,成为中共高层领导机关的重要联络对象。在坚持敌后斗争中,钱江机智勇敢,善于应变。一次,他完成任务返回驻地时,和敌人遭遇。在无法走脱的情况下,他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走进一户农家,一手抱起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孩,一手拿起菜刀像模像样地剁猪草。愚蠢的敌人冲进屋内到处搜捕,却未能发现。情报站的同志见有这样好的站长,都乐意同他说心里话,工作上有了困难也愿意找他帮助解决。
为了掌握敌情,钱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社会关系,获取情报。他认识一个国民党保长,了解到他在敌人据点里有关系。但此时形势已很紧张,这个保长肯不肯给予帮助,钱江也没有把握。为了完成任务,他多次找这个保长谈话,进行政策和前途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保长终于想通,并通过关系将儿子安插进了季市据点,先后为县委提供了几次重要情报,为县团选择时机打击敌人起了重要作用。1947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加紧进犯解放区,在靖江实行“篦梳式”的“清剿”“扫荡”,县团奉命转移到外线作战,多数情报干部也转移外线。钱江却依然坚持原地斗争,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他经常化装四出,搜集情报,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
3月初,敌情更加严重,坚持原地斗争人员几无回旋余地,不得不暂时转移到毗邻的泰兴地区。国民党“还乡团”乘机大肆造谣说,区乡干部多数都被打死了,弄得人心惶惶。为了揭穿敌人的阴谋,3月6日,钱江和孤山区委书记蒋逸成等4人,于深夜潜回孤山地区,了解敌情,并分散到四处张贴标语,宣传群众,使群众知道区乡干部都还在,他们迟早会打回来的,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人民的。
7日夜,他们一行4人又回到泰兴,在广陵区小唐家庄找到了靖中区委书记徐梓人和办事处主任兼大队长王倬等同志,向他们汇报了靖江的情况。王倬听完汇报后,要他们早点休息。8日凌晨,国民党一〇二旅三〇四团、三〇六团在当地反动武装配合下突然对小唐家庄进行包围合击。王倬率地方武装和干部英勇抵抗,但由于敌众我寡,遂决定突围。在突围中,钱江右臂中弹负伤,因流血过多,不能再走。他招呼孤山区委党副书记仇国良,一面交出自己的手枪,一面掏出身边的钱和粮券,语气深沉地说:“看来我是难以脱身了,这是我缴的最后一次党费。”接着,又对照应他的同志说:“我走不动了,先藏在老百姓的山芋窖内,你们赶快突围吧!”
靖中大队和路南游击营大批人员突围后,万恶的敌人对未能突围的同志进行严密搜捕,钱江未能幸免,被押往季家市据点。当季家市据点里的敌人知道他是靖江独立团孤山情报站的站长时,立即审讯,逼他交出情报以及尚未北撤的干部和情报人员名单和隐藏地点。钱江轻蔑地看了敌人一眼说:“你们做梦也别想得到!”敌人恼羞成怒,用皮鞭抽、枪托砸等种种酷刑,折磨了他一整夜。钱江强忍着肉体上的痛苦,丝毫没有泄漏党的机密。敌人没法,又将他押至靠近他家乡的宁界市据点,叫来他的一位同学对他劝降说:“只要你交了,可以治伤看病,还可以当官。”钱江斩钉截铁地说:“无耻,收起你们那一套吧!”敌人软硬兼施,一无所获。遂在宁界市炮楼底下挖了一个土坑,准备对钱江下毒手。当敌人要把他背到坑边去活埋时,钱江推开敌人,愤怒地说:“慢!我有话说!”敌人一怔,慌了手脚。钱江昂首阔步,一边向坑边走去,一边大声说道:“我钱江一人死了没有什么了不起,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人在!共产党人死了流芳百世,国民党反动派死了遗臭万年!”敌人听了,惊恐万状,欲将他推入土坑。钱江又一次推开敌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入土坑……钱江牺牲后,他的家属被敌敲诈了10担米和15条香烟,才被允许去收回遗体入殓。
1947年《江海前线》第67期以《不屈的钱江同志》为题,报道了钱江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钱江烈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励着靖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地投入反“清剿”斗争。两年后,烈士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共和国诞生了。40年后,钱江家乡的人民政府,特在他的墓前立碑铭文纪念。
文曰: 烈士少年,爱国从戎,地下斗争,血雨腥风。负伤被执,顽敌逞凶,百般威诱,宁死不从。慷慨悲歌,桑梓殊荣,吾侪黾勉,以慰钱公。
(本文原载《靖江英烈》,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经原文作者同意,以口述文本形式再现钱江烈士英勇事迹。)
![]()
【亲友补述】
凌钧燕口述历史:
我上世纪60年代初到靖江布厂工作,我的婆婆跟我在一个厂里面。70年代初的时候,经过同事的介绍,就认识了我丈夫。通过书信的来往,互相认识了以后,我跟他母亲的关系也就比较好了。70年代初,我们还没有结婚的时候,靖江县组织了“不忘阶级苦,反对资产阶级思想讲用团”,我婆婆是“不忘阶级苦”的主讲人,我们几个女同志呢,当时只有二十几岁,就跟我婆婆那个主讲团在一起,到靖江各个乡镇、工厂去忆苦思甜。在这个讲用团里面,我婆婆多次地讲我这个准公公钱江参加革命工作的故事,我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记忆犹新。
我公公钱江在靖江独立团里面是情报员,1942年的时候,他只有16岁,送情报的时候被敌人抓去,他很坚强,把送的情报全部都放在嘴里面,吞到肚子里面去了。
国民党抓到他以后,把他带到白衣堂镇的监狱里面,严刑拷打,他坚决不说,因为他的情报没有了,国民党看他才16岁,只是个小孩,又没有证据,就把他放掉了。后来他成了靖江独立团情报站孤山分站的站长。
【采集时间】2022年7月2日下午
【采集地点】扬州市文昌中路460号
【采集整理】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