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对姚文元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作为曾经 “四人帮” 的核心成员,他在监狱里待了整整二十年,终于重获自由。当他踏出监狱大门时,那刺眼的阳光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他自己都没想到还能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出狱后的姚文元完全变了个人。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 “笔杆子” 不见了,现在的他成了个深居简出的老人。他整天都待在家里不出门,偶尔在院子里散散步,也总是低着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可就是这么个看似与世无争的老人,却向组织提出了两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请求。
![]()
这两个请求最后都被组织婉拒了。这就让人很好奇了,一个曾经犯过大错的人,怎么还敢提要求呢?组织又为啥要拒绝他呢?咱们得从头说起。
姚文元出生在一个文化家庭,他父亲姚蓬子是个挺有名的作家。在建国初期那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年轻的姚文元很会抓时代的风向。他开始在文艺评论方面崭露头角,但他那些所谓犀利的批判文章,其实都是出于政治目的。
他特别喜欢把文学作品里的一些普通描写往政治上扯,随便就给人扣上 “资产阶级思想”“反动文艺” 的大帽子。他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很快就被当时管上海宣传工作的张春桥给注意到了。
1965 年,姚文元迎来了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在江青、张春桥他们的指示下,他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篇文章。这文章表面上是在批评文艺作品,实际上藏着政治阴谋。
![]()
他把海瑞这个历史人物和当时的政治形势硬扯在一起,给写剧本的吴晗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这篇文章一发表,就像一颗炸弹,在全国引起了大轰动,他也因此得到了高层的关注。
从那以后,姚文元就和江青、张春桥、王洪文他们越走越近,最后形成了 “四人帮”。在这个团伙里,姚文元就像个 “文胆”,掌控着宣传舆论的大权,随意篡改新闻,打压和他们意见不一样的人。周总理病重的时候,他还故意减少对总理的正面报道,甚至参与阻止总理推荐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1976 年 10 月,“四人帮” 被一举粉碎。1980 年,在特别法庭上,姚文元一开始还想狡辩,说自己只是在执行中央的指示。但当那些他亲自签发的文件和充满恶意的文章被当庭宣读出来时,他的辩解就显得很无力了。最后,法庭判了他有期徒刑 20 年。
![]()
在监狱里待了这么多年,姚文元也慢慢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1996 年他出狱的时候,家人给了他温暖的拥抱。面对媒体的采访,他都拒绝了,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但他心里一直有两件事放不下。
第一件事就是他想重新入党,可这个要求直接被拒绝了,他以前的那些行为,早就让他失去了党员的资格。第二件事是他想出回忆录。组织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就提出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只能在国内出版,还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姚文元同意了这些条件,然后专心写回忆录。可遗憾的是,他这部花了很多心血的回忆录,最后也没被批准出版。
![]()
2005 年 12 月 23 日,姚文元去世了,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在他最后的安息之地,墓碑上只刻了他妻子的名字,这也是他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他们知道,历史对姚文元的评价已经是确定的了。随着他的离世,“四人帮” 的历史也彻底画上了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