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读书重要,校长交流发言分享读书的三个追求,层次性强

分享至

都说读书重要,校长交流发言分享读书的三个追求,层次性强

校长发言:读书的三层追求,让阅读成为习惯、照亮心灵、滋养人生



本文字数4004字,阅读需要4分钟,讲话发言需要15分钟左右

订阅后购买本专栏进入第一篇文章阅读到文章末尾提取本专栏全部电子文档。

各位教育同仁、专家朋友们:

大家好!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作为深耕教育一线三十余年的校长,我始终坚信:阅读是学生成长的 “精神母乳”,是学校育人的 “核心密码”。今天参加这场阅读教育论坛,听了各位同仁的分享,我深受启发,也想结合我校实践与大家聊聊 “读书的三层追求”—— 从 “成为习惯” 的基础层,到 “追寻意义” 的心灵层,再到 “汲取养分” 的发展层。这三层追求,既是我们对阅读教育的思考,也是我们践行 “以阅读育人” 的路径。

一、第一层追求:让阅读成为习惯 —— 打牢成长的 “基础桩”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阅读的第一重境界,是让读书从 “被动任务” 变成 “主动习惯”,从 “偶尔为之” 变成 “生活日常”。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这是阅读教育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常说 “基础学历”,阅读正是基础学历的核心。一个学生如果连 “主动读书、读懂书籍” 的习惯都没有,后续的学科学习、思维发展都会受限。在我校,我们通过 “三个融入”,让阅读习惯扎根校园:

(一)融入日常作息,让阅读 “定时发生”

我们把阅读搬进 “一天的时光里”:早晨 7:30-8:00 是 “晨读时光”,全校学生诵读经典(低段读绘本童谣,中段读寓言故事,高段读诗词散文);中午 12:30-13:00 是 “午读时光”,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教师不布置作业、不占用时间;傍晚放学后,我们设置 “20 分钟家庭共读” 打卡,家长陪伴孩子读书,用 “共读日记” 记录收获。

就像我校四年级学生小宇,刚入学时不爱读书,总说 “看书没意思”。但坚持 “晨读 + 家庭共读” 半年后,他不仅能主动每天读 30 分钟书,还会跟家长分享书中的故事 —— 习惯的力量,让他从 “抗拒” 变成了 “热爱”。

(二)融入校园环境,让阅读 “随手可及”

我们坚信:“环境能改变人,也能成就人。” 即使学校空间有限,我们也努力打造 “全域书香场景”:

教学楼走廊设置 “漂流书箱”,学生可随时取书、还书;

教室角落开辟 “班级书角”,实行 “每人带 1 本书,全班读 40 本书” 的漂流制度;

校园广场悬挂 “每周推荐书目”,用漫画形式介绍书籍内容,吸引学生关注。

去年,我们在校园里种了一棵 “阅读树”,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能在树叶形状的卡片上写下书名和感悟,挂在树上。如今,这棵 “树” 已挂满了 500 多张卡片,成为校园里最亮眼的 “阅读地标”—— 环境的浸润,让阅读变得 “触手可及”。

(三)融入评价激励,让阅读 “有成就感”

习惯的养成需要 “正向反馈”。我们建立 “阅读积分制”: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可获得 “阅读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可兑换 “读书小达人”“书香少年” 等称号,还能在学校 “阅读超市” 兑换文具、书籍。

同时,我们每学期举办 “阅读成果展”,展示学生的

【需要完整电子版请先关注“教育好文”,购买后可获取本专栏全部材料的电子文档(都是结构漂亮、娓娓道来、金句不断的精彩讲话稿),您还可以在本号遇见更多学校教育管理的公文材料、汇报材料、校长讲话、计划总结、管理制度等学校公文类文章和学校管理能力提升课程,成为超级会员可以看到所有文章和课程,期待您加入教育好文超级会员,可代写】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