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货黄金,再创新高
![]()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13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亚洲交易时段延续涨势,盘中一度逼近每盎司4060美元关口,达到每盎司4059.84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随后,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持续在高位震荡。截至北京时间13日上午11时整,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每盎司4047.30美元,涨幅为0.72%。
上周,受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依旧强劲、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全球经济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全周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累计上涨2.34%。
今年以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主力合约期货价格累计涨幅超过51%。世界黄金协会称,截至目前,今年是1979年以来金价涨幅最大的一年。
02
美国近半数州陷入经济收缩 全国性衰退风险显著上升
![]()
尽管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3.8%,高于市场预期,但多项权威指标与机构研判显示,美国经济正面临显著的结构性压力。国际信用评估机构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近日向《财富》杂志披露,全美50个州中已有22个处于经济衰退或收缩状态,衰退范围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呈现全国性扩散趋势。
据赞迪分析,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衰退程度最为严重,主因包括联邦政府大规模裁员、预算削减及近期政府“停摆”事件,并已波及邻近的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其他陷入衰退的州多依赖制造业、农业、交通运输及采矿业,这些行业正受到现政府高关税政策与限制性移民措施的严重冲击。
作为美国两大核心经济体,加州与纽约州目前仍处于“勉力维持”状态。赞迪强调,若二者能稳住阵脚,或可避免全国经济全面下行;反之,一旦同步滑入衰退,将拖累整体经济陷入深渊。
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风险。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导致商务部与劳工部多项关键数据发布推迟,包括9月非农就业报告及原定于10月15日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后者已推迟至10月24日发布。数据真空使得经济走势判断更为困难。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多次公开警告,政府开支不可持续、通胀压力持续以及现行政策下的高关税,最早可能在2026年引发本国经济衰退。他指出,当前美国平均关税水平已达半个多世纪以来最高点,其负面影响具有滞后性,将对消费者和整体经济构成严峻考验。
劳动力市场亦显露“空心化”特征。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8月失业率升至4.3%,创近四年来新高。经济学家托马斯·西蒙斯(Thomas Simons)指出,两个关键预警信号值得关注:一是20岁出头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二是55至65岁资深职场人士加速退出劳动力市场。当前美国退休人数已超过高校毕业生人数,导致新增劳动力不足。一旦招聘进一步放缓,失业率可能快速攀升。
消费端同步承压。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9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94.2,为五个月来最低,低于市场预期。穆迪研究指出,许多中低收入家庭即便保持就业,仍受债务压力与薪资增长放缓影响,处于“勉强支撑”状态。
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已于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4.25%,并明确将此次行动定性为“预防式降息”,旨在防范劳动力市场恶化风险。然而,多位经济学家指出,货币政策虽可缓解短期压力,但难以抵消关税、财政扩张与结构性劳动力问题带来的长期拖累。
值得注意的是,全美商业经济协会(NABE)最新调查显示,经济学家普遍上调了对2025年及2026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经通胀调整后的美国GDP在2025年将增长1.8%,高于6月预测的1.3%;2026年将以相近速度继续扩张。这一上调主要归因于企业投资前景改善。
但就业市场表现并不乐观。NABE预测,2025年美国月均新增就业岗位仅为6万人,明显低于此前预测的8.7万人。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已显放缓趋势,成为美联储9月降息的重要依据。
在通胀方面,NABE成员预计,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将从2025年的3%下降至2026年底的2.5%,但仍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报告特别指出,由于政策环境高度不确定,2025年对美国经济走势的预测尤为困难。关于关税政策对具体行业或全球供应链的传导效应,相关影响暂未披露。
《经济学人》与民调机构舆观(YouGov)8月联合调查显示,4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正在变得更糟”,33%认为国家已陷入衰退,28%表示不确定。
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高度敏感的十字路口。宏观数据与微观现实之间存在显著背离,政策不确定性与结构性失衡交织。若关键州经济失守或劳动力市场加速恶化,美国或难以避免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全面衰退,其外溢效应将对全球贸易、金融市场与供应链稳定构成重大挑战。
03
美国协助乌克兰打击俄能源设施
![]()
英国《金融时报》10月12日报道称,几个月来,美国一直在协助乌克兰远程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
该媒体援引多名熟悉相关行动的美国和乌克兰官员的话报道称,美国与乌克兰共享情报,使乌克兰得以打击“远离前线”的俄罗斯重要能源设施,包括多家炼油厂。按照这些官员的说法,美方“密切参与了行动规划的全过程”,如确定飞行路线、飞行高度、打击时机等,使乌方的远程单程攻击无人机得以突破俄罗斯防空系统。美国和乌克兰方面暂未对该报道作出回应,俄外交部也暂未作出评论。
本月1日,多家媒体曾报道称,美国政府已同意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向乌克兰提供情报,用于支持乌对俄境内的能源设施发动远程打击。俄罗斯方面2日回应称,美国早就开始定期向乌克兰提供情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北约和美国动用一切基础设施来收集并向乌克兰提供情报。
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期间承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今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特朗普表示美国将继续为北约提供武器。
04
以色列开始释放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
![]()
记者当地时间13日获悉,载有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车队驶离以色列南部监狱。目前已开始被扣押人员释放工作,正在进行人员移交。
巴勒斯坦囚犯信息办公室随后发布消息称,载有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车队已驶离以色列奥弗监狱,正在驶往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和贝图尼亚;另一批自以色列内盖夫监狱驶离的车队正在驶往加沙地带。
按照此前公布的消息,13日获释的将近20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中,250名被判终身监禁者将回到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或离境;其余1700多名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被关押的加沙人获释后,将被送到加沙地带南部的纳赛尔医院。
另据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消息,目前有超过7000名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接收从以色列方面获释的被扣押人员。
05
业务调整、AI广泛应用,印度IT业“无声裁员”冲击数万岗位
![]()
“印度5万个科技工作岗将面临风险。”印度《经济时报》10日报道称,所谓的“无声裁员”正在挤压印度科技行业的劳动力。专家预测到今年年底,裁员人数可能达到5万人甚至更多。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早在今年7月就宣布将于2026年3月前裁员2%。与此同时,印度许多大中型IT服务公司也一直要求员工辞职或悄悄告诉他们找其他工作。虽然解雇员工的总数难以统计,但有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间,印度IT行业解雇人数已经达到2.5万人。此外,国际跨国公司业务调整也为印度IT行业带来挑战。
《经济时报》援引专家的话分析称,企业短期前景是相对谨慎的。业务调整与AI的广泛应用,正推动软件服务公司裁减冗余员工。美国研究公司HFS Research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菲尔·费什特也表示,目前已经观察到多种形式的“无声裁员”,包括与绩效挂钩的辞退、减少招聘和推迟晋升等。他说:“今年以来,大型供应商已悄然裁减了数万个职位。”
据《今日印度》11日报道,印度最大的IT出口商和私营企业雇主塔塔咨询服务公司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该公司员工人数两年多来首次跌破60万人,标志着公司迎来了转折点。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咨询服务公司埃森哲启动了一项8.65亿美元的业务优化计划,其中包括6月至8月期间在全球裁员1.1万人。自7月以来,埃森哲和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已宣布在全球裁员至少2.3万人。两家公司的裁员举措向印度IT员工发出警告,印度IT业正在酝酿一场风暴。虽然其他公司尚未明确表态,但专家表示,上述两家公司的举措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先例”。
《经济时报》报道认为,在多年前数字化加速发展时期,印度IT公司经历了数年的快速扩张,如今却面临着地缘政治冲突、经济放缓以及人工智能颠覆等多重挑战。作为印度IT行业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频繁的政策调整进一步加剧了压力。美国日前大幅提高H-1B签证费,进一步打击印度IT行业。
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印度IT行业总收入的约57%来自美国市场,长期受益于美国工作签证项目以及软件和服务业务外包。
“印度规模达2830亿美元的外包行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经济时报》报道说,该行业目前难以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结构性变革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客户决策延缓、可自由支配的技术支出紧缩。面对这一局面,印度IT行业也正在积极调整应对。软件服务公司的关注重点正从“人员管理”转向“技能管理”,传统的金字塔型团队结构逐渐被更扁平、更专业的小型团队取代。这一转变标志着印度IT行业正在进行结构性重组,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新竞争环境。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3
10-2025
12
10-2025
11
10-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