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辅导的孩子很少成为尖子生?不是因为孩子不努力,而是因为术业有专攻。家长不懂数学,不懂教学,更不懂心理学。
第一,就是不懂数学,抓错重点,教偏方向。很多人以为会做题就能教数学了,但事实是,高考数学没有140分以上,真不敢说自己懂数学。更何况过了那么多年,你平时用到的数学最多都是小学五年级的基础题。
家长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看到小学题就想用方程,看到复杂题就要降维打击,结果孩子根本没有到那个认知阶段,被硬塞概念,越学越乱。数学的核心不是算,而是逻辑结构与抽象思维的建立。
家长往往陷在计算正确里,却忽略了思维成长。尖子生的思维是从模型、结构和模式中长出来的,而不是被家长手把手喂出来的。你教孩子做题,老师再教孩子思考,这就是普通生与顶尖生的分水岭。
第二,就是不懂教学,没方法,没系统,更没有反馈。教学是门技术,会做题和会教题,中间隔着整个一个教学体系。所以师范大学是干什么用的,否则人人皆可做老师了。我们清华同学都试图辅导过自己的孩子,基本都崩溃了。他们问了我几乎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他都不懂,我当年是无师自通。”
很多家长讲题的时候,讲到第三步就开始急了:“这都不会?这不是刚讲过吗?脑子干什么吃的!”
讲到最后,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脚相加。最优秀的老师讲题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用结构引导、提问启发,一步一步把孩子带进会思考的状态,让孩子越学越兴奋,越学越想挑战难度。家长缺乏这种系统的教学逻辑,往往是越讲越乱,越讲越复杂。孩子表面懂了,实际上只学会了照抄答案,而这才是最危险的假学习。
第三,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心理学,情绪失控,关系崩塌。大家记住了,教育全是心理学。很多家长说:“我一辅导数学血压就上来了。”
这很正常,因为家长的身份是情感绑定的,而老师可以保持客观冷静,因为他面对的是学生。家长往往崩溃,是因为他面对的是自己最爱的那个人。辅导过程中,孩子被批评、被质疑、被否定,潜意识会把数学与压力绑定,久而久之,他学的不是知识,而是恐惧。家长辅导的代价不是错几个题,而是把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都消耗光了。
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换一个角色:你不用教孩子,让孩子教你。这就是我们讲的费曼学习法,所有顶尖学霸都在用。因为当一个孩子能清晰地把这个知识点、这道难题的结构讲出来,他就真正内化吸收了,而且能输出。所以孩子教家长的时候,他会重新整理知识逻辑,获得掌控感和成就感。这种正反馈才是长期学习的燃料。家长只要做到表扬、激励就行。
所以,家长辅导孩子数学,之所以难成好事,就是因为数学是一门专业,教学是门技术,教育更是心理学。你不缺爱,也不缺付出,但缺的是系统、方法和距离。老师教的是知识,家长教的是品格。当你不再抢老师的角色,你反而能成为孩子成长的贵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