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继军
小丽第三次放弃父母为自己张罗的工作时,客厅里传来玻璃杯轻磕茶几的响声。母亲端着切好的苹果走过来,拖鞋在地板上发出拖沓的声音,像套在头上的紧箍咒,勒得她喘不过气来。
“又在看那些使不住的东西?”母亲把果盘往桌上一放,苹果块上的水珠滚到简历边缘,晕开一小片墨迹。小丽慌忙抽过纸巾去擦,母亲拿起她放在桌上的相机,晃了晃,“我跟你王阿姨说了,她们单位那个会计岗位正好缺人,朝九晚五,五险一金,比你天天拿着这个破玩意儿强?”
电脑屏幕上是她刚刚发出去的摄影工作室招聘启事,照片里的女孩蹲在逆光里,镜头对准纷飞的银杏叶,脸上笑容那叫一个灿烂。小丽想说那不是破玩意儿,是她的最爱,想说她上周拍摄的一组照片被本地生活号转载时,她盯着后台不断上涨的阅读量,激动得半宿没睡。但话到嘴边,只变成一声含糊的“知道了”。
这三个字像块用过的橡皮擦,在母亲脸上擦出了满意的纹路。“我跟你说,不是妈要管你的事,”母亲的手指点在她的手背上,温度有些烫,“你看隔壁小周,当初不听他爸的,非要去搞什么乐队,现在呢?三十好几的人了,还在酒吧当驻唱,女朋友都找不到。妈这都是为你好!”
小丽低下头,咬了口苹果。果肉有点涩,像她二十五年的人生里,那些被“为你好”包裹的瞬间。小时候想学画画,母亲说“学那玩意儿能当饭吃?”,硬把她塞进奥数班;高考填志愿,她想学新闻,父亲把志愿表抢过去,大笔一挥改成了学会计,“女孩子家家的,坐办公室多好”;就连去年她谈了个搞音乐的男朋友,也被母亲以“不靠谱”为由,生生给搅黄了。
“为你好”三个字,像一个“紧箍咒”箍得她喘不过气,却又挑不出半点毛病。毕竟,谁能质疑父母的一片苦心呢?
晚饭时,父亲又提起王阿姨单位的会计岗位,“我已经跟王阿姨打过招呼,下周一你去面试。”语气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小丽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鼓起勇气说:“爸,我不想做会计,我想学摄影。”
空气瞬间凝固。父亲放下筷子,眉头拧成一个川字,“摄影能当饭吃吗?不稳定,没保障,将来怎么成家立业?我这都是为你好!”
熟悉的话语像刺一样扎进小丽心里。她张了张嘴,想说她上个月靠接拍写真已经赚到了房租,想说她的作品入选一个小型摄影展,想说那才是她真正热爱的东西。但看着父亲严肃的表情,母亲担忧的眼神,要说的话又堵在了喉咙里。
“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她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声音轻得像叹息,“但是有时候,我真希望你们能问问我,我究竟想要什么。”
周一的面试,小丽还是去了。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听着面试官讲解枯燥的工作内容,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阳光穿过玻璃,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她镜头里捕捉过的那些瞬间。
面试结束后,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背着相机去了郊外的湿地公园。正值深秋,大片的芦苇荡在风中摇曳,夕阳给白色的芦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她举起相机,取景框里,一对老年夫妇正相互携手走过木桥栈道,老爷爷指着远处的飞鸟,老奶奶笑得满脸都是皱纹。
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小丽忽然觉得心里某个紧绷的地方松开了。她拿出手机,给父母发了条信息:“爸,妈,会计岗的工作可能不太适合我。我想试试摄影,就算暂时不稳定,我也想自己闯一闯。对不起,这次不能听你们的了。”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却又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她知道,父母可能会生气,会失望,会继续说着“为你好”的话。但这一次,她想为自己活一次。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天边的晚霞绚烂多姿。小丽收起相机,转身往回走。晚风拂过脸颊,带着芦苇的清香,她深深吸了一口,脚步轻快了许多。也许前行的路上会有坎坷,但至少,那是自己选择的一条路。
远处的城市亮起了灯火,温暖而喧嚣。小丽知道,无论走多远,父母的爱始终在那里,像一盏灯,照亮她的归途。只是她希望,那灯光能柔和些,给她留出一点空间,让她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愉快地走下去。
毕竟,真正的“为你好”,从来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尊重对方的选择,哪怕是在你看来并不完美。就像园丁不会希望盆景长成参天大树,因为他知道,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形状和姿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