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和你分享我今年最深刻的一个感触:
所有事物都消失得越来越快了。
这个感触来源于我们在今年发起的很多次行动,我们给杭州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为读者送出了“最后一张纸质火车票”。
![]()
“最后”这个词,开始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杭州电报业务终止,纸质火车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那些承载过记忆和美好的载体,好像越来越少了。
我们逐渐成了历史的见证者,站在交汇点,对这些细微的变化感到无所适从。
坦白讲,这些“消失”其实无关痛痒,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用电报发文,纸质火车票更多被拿来作为报销凭证,失去它们,我们的生活似乎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一切都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但也不留痕迹。
但消失总是让人失落的。伴随着这些事物一同失去的,是我们曾经对生活的仪式感。是字斟句酌的珍重,是小心翼翼的收藏,也是存在过的证明。
半个月前,我们联合余额宝一起,送给了 11 位读者“最后一张纸质火车票”。
他们去到了西藏、张家界、西安、北京、上海、南昌、广州、赛里木湖、民勤、天涯海角。他们因为过去的美好、遗憾和记忆出发,在旅程中重新攒下新的故事。
截至目前,他们已全数返回。
![]()
纸质火车票消失了,旅程结束了,出行者也重返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但新的故事、新的痕迹正在发生,我们也都在试着找到新的方式承载新的收获。
确定性在消失,我们拼命想要抓住点什么。
![]()
时间会淡化和遗忘痕迹,但我们的生活需要痕迹。
作家王小伟曾在《日常的深处》中提到:
人们收藏旧物,“实际上是不是将来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要捡”。
上一辈人喜欢攒旧衣服、攒饮料瓶、攒塑料袋,那些破破烂烂的旧物,承载过他们最崭新的记忆。
“有时候我想,每一次母亲掏出一个藏好的塑料袋去买菜,都是一次心灵的治愈活动,它确凿地说明旧物可以新用,枯木也可以逢春。”
到了我们这一代,攒的介质发生了变化,但攒的习惯一直没变。
有人喜欢攒小纸条,攒下青春的碎片,也攒下前行的动力。
“我的书桌上还留着学生时代和朋友一起写的纸条。它们不仅是我青春友谊的证明,更是我少年心气的具象化,在困顿时还会带给我往前冲的勇气。”@yiyi
有人喜欢攒车票,攒下相爱的记忆,也攒下两个人的未来。
“大学时谈了 3 年异地恋,平均每个月见一次面,每次都会留存火车票,他还曾说:等攒够 52 张火车票,我就娶你。”@圆
有人喜欢攒信件,攒下第一次相遇,也攒下人生的每一步。
“去年冬天结识了一位笔友,我们从元旦开始通信,如今成了彼此的‘怀民’。我们非常复古,把工作和学习的经历感悟写在纸上,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投进邮筒等待数日,接收对方的来信。”@大喇叭
还有气味,声音,光线。
文学上有个词叫普鲁斯特时刻,是指人被味觉、听觉、视觉等感觉击中,从而勾起过去的记忆。
我们真正想要抓住的,其实不是这些介质,而是一段段来路,一段段时光。
就像马尔克斯说的,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我们的人生,需要攒下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普鲁斯特时刻。
![]()
熟悉的介质消失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挽留。
但时代的火车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办法,新的载体。
我特别想和你分享那 11 位读者后来的故事,他们拿着最后一张纸质火车票出发,对他们来说,这一张火车票承载了过去,也开启了未来。
@肖 坐了 14 小时的火车抵达了民勤,种下了那棵属于她的青春之树,攒住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我现在大三,处于学业压力与人生转折点的焦虑之中,又不想被裹挟着前进,怕在随大流中模糊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我来到民勤,种下了三棵梭梭苗。”
“这些天通过和沙漠打交道,我发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在这样壮阔的世界面前,心也就变得很辽阔。在基地里面,我认识了很多人,了解到了很多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生活。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人生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打开方式。”
![]()
@不二 带着朋友的心愿独自出发,抵达张家界,她早早攒下的那个属于她们的约定,如今终于实现。
“大学毕业那年,最好的朋友因为车祸意外去世,她的遗愿之一是毕业旅行我们一同去张家界看玻璃桥,现在已经完成了其他遗愿,还差最后一个。到了目的地后,我会好好替她看看那座玻璃桥,就当我们一起去了。”
“如今站在这里,终于能替她好好望一眼,就当我们从未错过这场旅行。”
![]()
@玲子 的车票是买给妈妈的,这个国庆,她把妈妈接到了自己在广州攒钱买的新家里。
“今年 5 月自己在广州海珠买了一个二手小房子,我在拿到房本之后才告诉妈妈。她先是愣了一下,后面笑了,说‘哇,这个红本本比结婚证还厉害’。 五月到现在,我趁着工作之余自装房子,刷漆买门拆家具什么都自己搞,每次和她视频笑着和她分享自装的各种省钱和开心也感受到她的心疼。前几天我和她说,‘妈妈,国庆来广州吧!帮我打扫房子,我需要一个帮手。’妈妈说,‘可以的,我来帮你。’ ”
“出发前,妈妈寄了两箱快递过来,有煲汤的汤料,潮汕小吃,还有为我新家买的一些清洁用品……她总觉得老家的东西便宜,怕外面花钱。我们一起打扫了卫生、组装了桌子,一起散步,还过了中秋节。”
更多的出发者,在朋友圈记下了自己的旅程。
这正是我们和余额宝共同发起这次活动的意义,不是为了怀旧,而是向仍在出发、寻找和成长的每个人致意。
我们要相信,经历过的一切不会消失,过去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未来。
绿皮火车会消失,但我们坐着高铁更快抵达远方;
纸质火车票会消失,我们用 vlog 和照片攒下更鲜活的记忆;
存钱罐会消失,但我们用新的方式攒下一个个梦想基金。
总有新的介质陪伴我们攒下瞬间,攒下美好,攒下收获。
![]()
最后,还想和你分享一个出发的故事,来自读者@胖胖。
他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通化人,从上高中起,他就在期盼家乡能通高铁,但始终没能实现。
“记得高三时有一道地理题是分析高铁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老师系统分析了东北交通格局,说等通了高速公路,通化就融入沈阳三小时都市圈;通了高铁,通化就融入北京三小时都市圈了。我当时以为这一天很快就会实现,没想到距离那堂地理课,已经过去 16 年了。”
直到消息传来,沈佳高铁沈白段在今年 9 月 28 日通车运营,他赶在纸质火车票消失前的最后一天,买到了这张首次通车运行的车票。
“我白天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时间看候补情况,下班已经晚上八点了,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发现已经有人先行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有人提到成功候补了,我就也看了一眼,哇哦,我居然候补成功了,一瞬间一天的疲惫都被此刻的激动扫除了!
盘算了一下明晚 18:45 开车,距离开车已不足 24 小时,那今晚需要收拾好行李明早上班带着行李箱,下班就直接出发了,明晚就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了,这一瞬间觉得家被拉近了。”
@胖胖 攒下的心愿与期待,在 15 年后终于成为现实。
是的,我们无法阻止时间向前,但好在,向前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作家马特·海格在给出的 40 条「如何生活」的建议里,有两条我印象深刻。
一条是,“过去的一切你都无法改变。这是基本的物理原理。”
另一条是,“记住:地球生活的关键是改变。”
没有什么是不变的,生活会翻新,方式会更迭,对明天的向往,会有新的载体安放。
毕竟,“抵达不是永远的,行走才是。”
时代不停变化,生活不会停步。
纸质火车票会停发,我们攒过的物件会消失,但那份在生活中「想要攒点什么」的热情和心意,从未消失 。
就像攒钱一样,虽然儿时的储蓄罐被闲置了,但后来我们学会在余额宝上攒零花钱,攒下日子里随时出现的小确幸。
如今,更多人发现余额宝不止攒零花,还有其他新的攒法——
「攒定期」,攒的是事关梦想的从容,锁定安全感,攒下前行的力量;
「攒收益」,攒的是认真工作的回报,追求稳着冲 3%,攒出抵达远方的脚步;
「攒黄金」,攒的是应对人生的底气,买卖兑金更方便,攒住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的每一分积累都承载着对生活的期待,
我们用新的方式,继续攒下新的美好。
生活,很有攒头。
*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撰稿:交交
责编:走石
晚祷时刻
往前看
别回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