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陈刚战友
佘忠兰
昨晚(10月12日),我和一位家人,从舟山普陀山法雨寺外的海滩上,坐观光交通车,下山去朱家尖码头,坐海船过海,返回舟山市码头岸上。赶到酒店,有点晚,很累,洗洗休息了,没看手机。
今早(10月13日),我在舟山朱家尖东沙看完日出回酒店,才顾上看手机,点开小家庭微信群,见家人李老兵昨晚19:27发了一条消息在小家庭微信群:“谭指导员原单位防化连陈刚,因病去逝,才50岁,”看见这条噩耗,我感到很突然,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我鼓足勇气,瞪大双眼,再仔细看一遍,天呐,真是他呀,是我认识而且熟悉的兵弟。
![]()
我发微信给家人老兵,问陈刚生啥病走的,他说,不清楚。李老兵转发了讣告截图给我看,内容如下:
![]()
联系人是陈刚的两位郫都区战友。讣告时间是2025年10月12日,昨天。许多林芝战友在林芝自主3群缅怀陈刚战友。
1992年7月,我和李老兵,军医院校毕业分到林芝115医院工作,直到退休。陈刚军校毕业,比我晚一点,大约是1995年左右。记得有一天,友邻部队52旅防化连的老乡谭指导员,他带了一位连队的男学员上115医院我家玩,他就是陈刚,刚军校毕业。谭指导员想我们给陈刚在115医院介绍一位女兵对象。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我们内二科的赵护士。赵护士能干,人很好,各方面都优秀。陈刚长得帅,为人实在,各方面也优秀。两位都是军官,两个部队离得很近,所以我们热心介绍二人认识。后来,不知咋的,二人未能走进一家。再后来,各自成了家。
还有一天下午,谭指导员又带陈刚上115医院来,陈刚军事训练,右脚受伤骨折。找我,托我带陈刚去外一科,找我家人李军医。收住院,入住外一科。我们亲自陪着陈刚,我们亲眼目睹,李军医为陈刚治伤,皮肤消毒局麻后,上钢针钢架什么的,用医用小锤敲,助钢针什么的对穿过脚的内外踝附近,起固定等作用……
这个专科性专业性很强,我只是一位小护士,不能完全表述清楚,这毕竟是骨科专业。我和谭指导员,眼见这一波专科治伤操作,我心里一阵阵紧张,心疼陈刚。
“妈呀,医生心好狠,敢操作,下得去手,我看起都害怕……”心疼陈刚的谭指导员感叹地说。其实我也害怕看,还是坚持看完,尽心陪着陈刚。而整个手术,陈刚自始至终都咬着牙,没喊一声痛。他的刚强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之后,在外一科李军医等全体医护战友的精心治疗照顾下,陈刚的骨伤治愈,出院,回到52旅防化连工作。
后来,我常见到陈刚。我去过几次陈刚的连队。他们常上115医院来就医,抑或来会友玩。我们还一起吃过饭,很熟悉。陈刚在我心目中,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好兵弟。
记得陈刚中等个子,性格有点偏内向,见到我们有点腼腆,话不太多。陈刚在西藏林芝部队,辛苦工作了21年,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1年前即2014年,陈刚自主择业,终于回到含氧量正常的内地四川。哪知,他才自主择业回来11年半,就不幸病故,让人震惊,深感痛惜!
今早,我听老兵说,陈刚在部队期间,评了伤残。
苍天啊,是什么病魔狠心夺走了陈刚战友年轻宝贵的生命?老天不公,为何让一位边防伤残退役军官承受致命病痛?
飘泊至舟山的我在东沙海滩,面朝大海,望见海上日出,你在天堂,能看见这轮徐徐升起的红日吗?能看见波光粼粼的海浪吗?能听到涛声吗?
![]()
今早,我从海边回到酒店,得知陈刚病故噩耗,心情十分沉重。听到窗外一阵阵浪涛声,大海在咆哮,海浪正唱着一首悲壮的歌曲……
缅怀陈刚战友,陈刚兵弟,兵姐永远怀念你!
陈刚战友,安息吧!愿天堂没有病痛,我的好兵弟,一路走好!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佘忠兰:重庆万州人,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温江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成都戎耀退役军人合唱团团员。1989年3月入伍到西藏山南陆军第41野战医院,就读于成都军区军医学校、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在林芝解放军115中心医院,雪域军旅15年,军队退休。在《高原医学》杂志等发表多篇医学论文,在《西藏日报》《鱼凫文艺》《作家新视野》《雪域边关,我敬你》《我的青春我的西藏》《中国交通在线》、成都市作家网等,发表多篇诗作、散文等作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