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老外的心理有多脆弱?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女儿小时候看西游记几乎从头哭到尾!我当时觉得莫名其妙,这在中国文学里挺热闹啊。结果孙悟空从石头里出来她就哭“他没有爸爸妈妈,没有人爱他”“他师傅也不认他了”“小猴子都老死了他没有朋友了”“天庭的人bully他”。我试图解释九九八十一难取到了真经,哭更大声“这么努力这么痛苦,还是没有人爱他,他拜的人就是造妖怪欺负他的啊”反正之后我也无法正视西游记,看到孙猴子也想哭了
![]()
![]()
![]()
通常美国小孩过于自由,父母管教很少(或者管不了)。14.5岁就能做出很多离谱的事情(对中国人来说),比如,在这个年纪他们有的吸毒、流浪,怀孕,生子,抢劫,霸凌。这个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或者价值观。他们必不可少的会受伤害,进而变得敏感,应激。
![]()
![]()
![]()
因为他们很健康,而我们是过于压力大了。就像有些人挨刀子会哭,有些每天被割很多刀的人去嘲笑他们忍受能力差,你觉得谁比较可悲??而富裕的中国上层社会的男孩女孩也是被凶一次就哭或者怎么着就哭,那是他们没有被凶几次,所以受不了,不是心里脆弱,而是过的幸福。而你我牛马,每天不知道被父母 上司骂多少遍,你还说人家心里敏感。有没有可能是我们本不用受那么多伤害?自己过的苦说人家过的好的心里脆弱。你天天经历风吹雨打却笑娇花经不起风吹雨打。到底谁可怜啊?还真有勇气说
![]()
![]()
![]()
美国人很敏感。他们把所有事情都看作是对他们个人的攻击,而且在回应之前往往不会考虑深呼吸并思考一下。大多数回应都是情绪化的,而其他文化则使用逻辑和理解来形成回应。
![]()
![]()
![]()
有个效应叫做“聚光灯效应”:比如说,走在路上,你是否总觉得有人在看你?开会的时候,不小心出了个糗,也许别人都忘记了,但是你依然耿耿于怀?过分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表现出紧张和焦虑。聚光灯效应认为,我们会普遍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换句话说,就是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同时,我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时存在偏见,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错误地将自己定义为聚光灯之下的主角,其他人是一旁的观众。
![]()
![]()
![]()
从我的自闭症视角来看,这种泛化没有意义。并不是所有外国人都脆弱或敏感,把整个群体归结为这些特征,忽视了个体的多样性。此外,敏感并不是一种弱点,而是一种更深入感知世界的方式。把它描述成让人“容易被打破”的特质,是一种过于简单和缺乏共情的观点。敏感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被视为可以被利用的弱点。
![]()
![]()
![]()
既然如此,我也实话实说了。我特别不喜欢外国人问在你们国家漂不漂亮这个问题。首先你问的时候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我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说一些违心的话。漂亮的我很简单一个字漂亮,满足一下她的虚荣心。一般的,我直接告诉她:你问就是不好看,自信的女孩子最好看。难看的更不用说,我可能会同很多脏话骂他,如果他能听见我的声音,我能把他骂哭,骂到他怀疑人生。我们中国人不喜欢谈论别人的外貌,以貌取人很不礼貌。但世界好看的人就是能更受欢迎,所以,不要把自己的伤口主动给别人看。你换不来同情,而更多是是嘲讽,以及一些虚假的伪善。最后说一句:祝每一位伙伴,无论来自哪里,每天都开心。
![]()
![]()
![]()
看完网友的这些精彩分享,手机屏幕前的你们是不是也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