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价下行要出大招?这三个政策信号藏着楼市真相

0
分享至

家人们,最近后台全是问政策的:“听说房价再跌就要救市了?”“存量房收储是啥意思?跟我们有关系吗?” 今天咱不绕弯子,把这几个最火的政策信号扒明白,全是实在话。

先给大家说点真事儿。第一个信号是房贷利率真的快跌破 3% 了。今年 5 月 LPR 下调后,北京、上海的首套房利率已经降到 3.05%,就差一丢丢到 3%。广州、苏州更直接,早就稳住 3% 的水平了,不管央行基准利率怎么调,银行都能通过调整加点幅度把实际利率摁在 3% 不动。可能有人听不懂 “LPR”“加点” 这些词,说白了就是:以前贷 100 万三十年要还一百多万利息,现在按 3% 算,利息能少掏几十万,这是实打实的减负。

第二个信号是 “存量房收储”,简单说就是政府下场买二手房。现在全国已经有 60 多个城市说要干这事儿,超过 25 个城市都发了收购公告了,深圳、长沙、海口这些地方都已经动起来了。收来的房子主要是 70 平米以下的小户型,拿来当保障房给新市民、工薪族住。但这里有个关键:收购价不是按市场价算,是按 “重置成本” 来,也就是盖这房子的成本加一点点利润,比咱们自己卖的价格低不少。杭州更有意思,连高端大户型小区都收,改成人才房,算是把库存和保障房需求凑一块儿了。

第三个信号是一线城市限购真的在松绑。北京五环外现在不限购房套数了,上海非沪籍单身交一年社保就能买,以前得三年呢。深圳更直接,分区放开限购后,有的楼盘周末两天就来了 500 多组客户,营业到晚上 10 点都忙不完。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以前比城墙还厚,现在主动开门,说明市场确实需要拉一把。

那为啥非要出这些政策?说白了就是楼市太冷了,冷到不得不救。首先是房子卖不动,库存堆得太多。就像 2014 年的杭州,放开限购前阴跌了 5 年,库存涨了 4 万套,房价跌幅全国第一。现在好多城市也这情况,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欠的钱还不上,有的甚至要烂尾。收储存量房就是帮开发商回血,顺便解决保障房的问题,一举两得。

其次是大家都在观望,市场没信心。哪怕利率降了、限购放了,很多人还是不敢买,怕买了就跌。2014 年杭州第一次放开限购时,成交量虽然涨了,但房价还是跌了大半年,直到第二年才有起色。现在更难,不光是房价问题,大家还担心就业和收入,万一断供了咋办?所以政策得连出组合拳,既要降低买房成本,又要放开购买资格,试着把观望的人拉回来。

还有个深层原因,地方财政扛不住了。以前地方靠卖地赚钱,现在土地没人拍,收入少了一大块。2014 年杭州土地成交金额跌了 36%,直到 2016 年楼市热起来才涨回去。现在要是楼市一直冷下去,地方没钱搞基建、办民生,所以必须想办法让市场活起来。

那这些政策真能起作用吗?先说好的方面:成交量肯定会涨。北京放开限购一个月,公积金业务就涨了 34%,上海楼盘定金合同量多了 63%。对开发商来说,收储能帮他们快速回款,缓解债务压力;对没房子的人来说,能更快拿到保障房,不用等新建的。利率降了,真正要买房的人确实能省点钱,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别光看好处,坑也不少。首先是房价未必会涨。2014 年杭州放开限购后,成交量涨了半年,房价才开始回升,而且只有热门板块涨,郊区还是没人要。现在一线城市放开限购,大概率也是先量涨价稳,想回到以前那种暴涨几乎不可能。其次是收储政策有瓶颈,地方没钱啊!收购房子需要大量资金,现在地方财政压力大,要是收储的房子租不出去,本钱都收不回来,很难大规模推开。

最关键的是,大家的心态变了。十年前买房是稳赚不赔,现在没人敢打包票。以前政策一放,投资客蜂拥而入,2016 年杭州的地王一个接一个,房价一年涨 30%。现在呢?投资客早就退场了,剩下的都是刚需和改善,他们更看重性价比和生活便利,不是光靠政策就能打动的。

说到这儿,跟大家聊聊我的真实想法。这些政策不是要把房价拉回高点,而是 “托底”,不让市场崩了。以前楼市靠 “炒”,现在得靠 “住”,这个逻辑已经变了。就像收储政策,表面是救开发商,实际是补保障房的短板,以后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要买房,租房也能有好保障,这其实是好事。

还有人问 “这是不是抄底的信号?” 我觉得别想太多。2014 年杭州放开限购后,要是急着买房,得等一年多才开始涨,要是买了郊区的房子,可能至今都没解套。现在的市场比那时候更复杂,就业、收入、人口都在变,政策能做的是给市场喘口气的机会,不是创造暴富的机会。

最后想说,楼市早就不是闭着眼赚钱的时代了。这些政策就像给生病的人喂药,能缓解症状,但能不能痊愈,得看经济大环境,看大家的收入能不能上去。与其盯着政策猜涨跌,不如多关心自己的钱包和生活。后续这些政策能不能落地,落地了效果咋样,咱们接着盯紧了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流云青史
2025-10-29 20:32:42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一娱三分地
2025-11-01 17:26:04
党岭失温女孩苏醒,真相大白后,同行者害怕了,最担心的还是来了

党岭失温女孩苏醒,真相大白后,同行者害怕了,最担心的还是来了

今日搞笑分享
2025-11-02 13:26:07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心静物娱
2025-11-01 15:21:26
中超保级关键战:海牛对决梅州,李霄鹏能否确保胜利?

中超保级关键战:海牛对决梅州,李霄鹏能否确保胜利?

老汆古装影视解说
2025-11-02 18:06:52
真实的黑鹰坠落事件:美军19人干掉敌方3000人,为何自称失败?

真实的黑鹰坠落事件:美军19人干掉敌方3000人,为何自称失败?

老谢谈史
2025-10-25 20:52:03
75年陈毅之子迎娶粟裕女儿,两家结为亲家,可惜陈老总已离世3年

75年陈毅之子迎娶粟裕女儿,两家结为亲家,可惜陈老总已离世3年

南书房
2025-11-02 18:00:03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boss外传
2025-11-02 18:25:03
他是混上梁山的草包,外号压武松一头,金庸却把他写成了武林神话

他是混上梁山的草包,外号压武松一头,金庸却把他写成了武林神话

耳东文史
2025-10-03 00:03:10
现如今的年轻人玩的有多花?网友:五十年前更乱,现在越来越保守

现如今的年轻人玩的有多花?网友:五十年前更乱,现在越来越保守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5:03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文史达观
2024-10-24 06:45:03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红豆讲堂
2025-05-04 08:10:08
特朗普开始威胁尼日利亚,以色列有些不耐烦了

特朗普开始威胁尼日利亚,以色列有些不耐烦了

山河路口
2025-11-02 16:49:03
两天票房只有20万,小沈阳转型失败,新片预计亏损近1亿

两天票房只有20万,小沈阳转型失败,新片预计亏损近1亿

山野卢员外
2025-11-02 17:52:17
我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9位著名人物,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人

我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9位著名人物,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人

历史求所知
2025-10-10 15:30:04
令妃刚生完孩子,乾隆就临幸她,百余年后在其尸骨内发现大量朱砂

令妃刚生完孩子,乾隆就临幸她,百余年后在其尸骨内发现大量朱砂

瑶卿文史
2025-10-31 11:45:03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细雨中的呼喊
2025-09-27 22:58:29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02 10:08:36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不写散文诗
2025-10-31 23:51:29
2025-11-02 19:19:00
谢晖说房 incentive-icons
谢晖说房
专栏作家/购房咨询师/数据分析师 提供1V1咨询服务
853文章数 4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亲子
教育
旅游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产后如何快速恢复夫妻生活?这篇说透了

教育要闻

哈萨克女孩的中文第一课:对话杜尚别中文教师

旅游要闻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