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发布。《报告》显示,道路网密度方面,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36个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为6.6km/km2,主要城市总体路网密度持续增长;道路运行状态方面,全国36个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平均运行速度为20.1km/h,总体处于中度拥堵状态。
本文字数:3401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指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2025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加强系统集成;提出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城际、城内通勤效率。
2023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实施城市生活性集散交通系统建设。提高道路网连通性和可达性,实现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促进“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的落实,准确识别和诊断城市道路运行状态,提高城市道路网通行效率和承载能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2025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和道路运行状态监测研究工作,并编制完成了本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
*下载详细报告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
图1 2025年度报告封面
01
总体情况
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以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为重点研究对象(含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27个、计划单列市5个),同时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主要城市群,选取24个地级市作为监测城市,共计60个城市,持续跟踪监测城市道路网密度与道路运行状态发展情况,以支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城市体检等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道路网密度方面,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36个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为6.6km/km2,相较上年度6.5km/km2指标值总体增长1.5%,主要城市总体路网密度持续增长。继深圳、厦门、成都之后,杭州和福州两城市达到8.0km/km2的标准,达标城市总数量提升至5个,占比14%。达到7.0km/km2以上的城市达到15个,占比达42%。城市总体道路网密度在7.0~7.5km/km2区间数量相较上年度显著上升,向8km/km2的目标要求不断靠近。
道路运行状态方面,全国36个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平均运行速度为20.1km/h,较2023年的20.3km/h略有下降,总体处于中度拥堵状态。其中,81%的城市(29个)平均运行速度处于中度拥堵状态。2024年严重拥堵的城市(高峰平均速度低于18km/h)增加至7个,深圳、哈尔滨由上一年的中度拥堵进入严重拥堵城市序列,其它严重拥堵城市还包括兰州、成都、广州、上海和北京。四大直辖市中天津的道路运行状况依然保持较好。
02
道路网密度监测
1 新增两座城市达标8公里/平方公里,部分高密度城市实现了“高位再加速”
2024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为6.6km/km2,继深圳、厦门、成都之后,杭州和福州两城市达到8km/km2的要求。对比上年度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2024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22座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从主要城市路网密度指标排名来看,合肥、武汉、石家庄实现连续两年排名上升,展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截止2024年第四季度,杭州、合肥、上海、武汉、郑州、长沙、南京、长春等城市道路网密度增长明显。其中,杭州、合肥、上海、武汉提升最为显著,道路网密度指标本年度提高0.3km/km2,分别达到8.1km/km2、7.9km/km2、7.8km/km2和6.9km/km2。郑州、长沙、南京、长春等4座城市提高0.2km/km2,分别达到7.4km/km2、7.2km/km2、6.0km/km2和5.9km/km2。
从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的年度增长率来看,本年度36个主要城市年增长率的平均值约1.4%,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有6个城市道路网密度增长率高于3%,道路网密度年增长率最高城市为武汉4.5%,其次为上海4.0%、合肥3.9%、杭州3.8%、长春3.5%、南京3.4%。
2 道路网密度达标行政区增加郑州二七区,低密度行政区增长后劲突出
从行政区层面看,2024年路网密度格局呈现出“整体稳定,局部优化”的特征,所有涉及行政区的道路网密度平均值为6.8km/km2,与上年度持平。本年度53个行政区(占比25%)率先达到了8km/km2的目标要求,郑州市二七区成为本年度新增的达标行政区。路网密度超过10km/km2的行政区数量维持在10个,超过12km/km2的行政区仍为上海黄浦区(14.5km/km2)和深圳福田区(12.1km/km2),保持总体稳定。
低密度行政区增长后劲突出,部分高密度行政区持续改善提升。部分低道路网密度指标行政区增长幅度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后发追赶”特征。214个主要行政区中,道路网密度增长幅度较为突出的是乌鲁木齐水磨沟区、石家庄新华区和长春二道区,年度增幅超过6%。此类增幅较高行政区路网密度基数相对较低,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潜力。上海杨浦区、武汉硚口区、南京鼓楼区、长沙芙蓉区等城市核心行政区路网持续改善,进一步实现地区路网条件改善与密度提升。
![]()
图2 全国主要行政区道路网密度详情
3 近年来部分城市道路网密度提升取得良好效果
合肥、呼和浩特、武汉、重庆等城市近五年累计增长最高。根据全国主要城市2020-2024年的道路网密度持续监测情况,近5年累计增长幅度最大城市为合肥市,累计增长约15.2%,道路网密度指标从7.0km/km2提升至7.9km/km2,距离8km/km2的目标要求近在咫尺,展现了高位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其次为呼和浩特、武汉和重庆,呼和浩特累计增长约14.9%,道路网密度指标由4.6km/km2提升至5.2km/km2;武汉和重庆累计增幅均超过14%,道路网密度指标分别从6.2km/km2和6.9km/km2提升至6.9km/km2和7.7km/km2,在较高路网密度基数上实现了明显提升。
![]()
图3 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历年增长情况(top15)
2024年杭州市大城北地区的丽水北路(谢村路-康桥路)、平安桥路(丽水北路-顾扬路)、平炼路(丽水北路-顾扬路)建成通车,串联起富义仓、三大历史街区、大运河音乐公园、运河湾人行桥、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大运河博物院等运河地标,织密了运河东岸片区的路网。上城区笕彭街(机场路-空港大道)、建塘路(慈幼街—临丁路)、拱墅区长华街、杭州东站环站南路等道路的贯通,进一步优化了交通微循环。杭州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力以赴提品质,持续改善城乡面貌”,2024年全市新(改)建城市道路98公里,成为以交通先行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典范。
03
道路运行状态监测
1 工作日高峰速度同比下降较多的主要为一线城市和部分旅游城市
2024年,本报告选取的36个全国主要城市高峰期平均运行速度为20.1km/h,较2023年的20.3km/h略有下降,总体处于中度拥堵状态。具体来看,有21个城市高峰速度出现下降,主要为一线城市和部分旅游城市。其中,深圳、哈尔滨、乌鲁木齐高峰平均速度下降2km/h以上。而太原、石家庄、福州、西安、青岛、合肥等城市高峰速度上涨了1.0km/h以上。
![]()
图4 2024年全国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运行速度及变化情况(km/h)
2 周末高峰交通状况明显好于工作日,平均运行速度达23.0km/h
36个全国主要城市周末高峰平均运行速度为23.0km/h,同比2023年下降0.5km/h,总体处于中度拥堵状态。其中,20%(7个)的城市平均速度超过25km/h,运行状态较好,仅有轻度拥堵。其余80%的城市(29个)速度低于25km/h,处于中度拥堵状态。周末高峰速度同比下降较多主要为一线城市、部分旅游城市及西部城市。一线城市中北京、深圳、上海降幅较大;旅游城市中乌鲁木齐和哈尔滨降幅较大;西部城市中西宁、呼和浩特降幅较大。有12个城市周末高峰速度出现上升,其中西安、石家庄、福州、青岛、南昌上升较为明显。
3 部分行政区高峰拥堵状态依然较为严重
工作日高峰小时,监测的267个行政区(县)有38个平均运行速度低于18km/h,占14%,处于严重拥堵状态,其中有8个行政区(县)平均运行速度低于15km/h;有191个平均运行速度处于18~25km/h之间,占比72%,处于中度拥堵状态;有29个平均运行速度处于25~35km/h之间,占比11%,仅有轻度拥堵,运行状态较好;有9个平均运行速度大于35km/h,处于基本畅通状态。
![]()
图5 工作日高峰小时处于严重拥堵状态的行政区(km/h)
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利用先进信息化手段搭建了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平台,实现了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与道路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克服了城市道路建设与运行状态监测工作中计算标准不统一、数据更新时效性差等问题,为合理评估城市道路网密度、诊断城市道路拥堵状态,促进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城市体检等工作提供了支撑。研究团队将持续关注和研究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变化情况,并定期提供监测报告。
![]()
扫描二维码下载报告
本文来源:中规院交通院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行业动态 |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发布
![]()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成果 |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
![]()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发布
![]()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