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样的恶意?
是网络喷子?校园霸凌?
那你可能还没看过《陌生号码:高中短信诈骗疑云》,这部Netflix新出的罪案纪录片,上线几天就冲上热榜第一,全网炸开。
因为它太离谱,太真实,太难以置信了
一开场,你以为是普通的青少年恶作剧;看到最后,你只想说一句:“人间真的比鬼片更吓人!”
![]()
故事发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小镇,
小到只有一个红绿灯、两个酒吧,大家都彼此熟得不行。
12岁的劳伦就在这里长大。
青春期的她阳光开朗,还有个帅气体贴的男友欧文。
两人是学校的黄金情侣,打球、约会、秀恩爱,甜得掉牙。
![]()
父母也不反对,甚至还成为好友,一起聚餐、看比赛。
结果有一天,一条短信打碎了所有的甜。
“嗨,劳伦。欧文要和你分手。他不喜欢你了,他喜欢我。”
后面还加一句恶心的话:“我们很快会发生关系。”
好家伙,这句台词要是放电视剧里,观众都得拍手骂编剧。
![]()
劳伦和欧文一脸懵,以为是哪个无聊同学在恶作剧。
可几天后,短信雪崩一样砸来,一天几百条,来自不同号码。
内容全是羞辱:骂她丑、讽刺她没身材、嘲笑她的穿着,甚至描述她当天的对话和行踪。
也就是说,这个匿名者就在她身边,
在偷看、在监听、在享受她崩溃的样子。
![]()
一年多的精神折磨,让劳伦彻底变了。
她变得焦虑、自卑、怀疑一切,连恋爱都成了罪。
她问欧文:“是不是你?”
欧文委屈到不行,但两人最终还是分手。
可分手后,骚扰不但没停,反而升级了。
短信开始带着死亡威胁:“去死吧,劳伦。你死了,欧文的生活才会更好。”
![]()
这下父母坐不住了。
报警、找律师、联系学校,全镇都动员起来。
警方判断是熟人作案,开始逐个排查。
![]()
第一个嫌疑人,科勒。
她曾暗恋欧文,还故意在派对上不邀请劳伦。
而且骚扰短信里,有多次出现她去过的地方。
可警方查她手机,空空如也。
![]()
第二个,欧文的表妹安娜。
她性格孤僻,常与劳伦不合,
有一张短信里的照片就是在家庭聚会拍的,
当时只有她在场。
嫌疑很大,证据却又没有。
![]()
第三个,苏菲,欧文的青梅竹马。
警察猜她是因为嫉妒报复,但查完手机,又一无所获。
一圈查下来,所有人都崩溃了。
孩子们被舆论淹没,家长互相指责,
学校成了八卦炼狱,人人都像疯了一样。
有人甚至怀疑:是不是劳伦自己编的?
![]()
就在大家快被逼疯时,FBI介入。
他们用技术手段追踪短信IP,最终定位到一个地址,劳伦家。
没错。
真凶,竟然是她妈妈!
这下,全片气氛直接从校园欺凌剧升格为精神病院悬疑片。
那个每天陪女儿报警、安慰她“别怕,妈妈在”的女人,竟是整场恐怖剧的导演...

警方查出,她早已失业多年,整天窝在家里,用十几个号码轮番轰炸女儿的手机。
她甚至一边发短信,一边安慰劳伦“别怕”,演技堪比奥斯卡。
为什么?
她说:“我只是想保护她,不想她太早恋爱。”
这逻辑,连精神科医生都沉默。

有人推测,她其实嫉妒女儿,甚至爱上了欧文。
因为欧文后来交往的女生,也收到过类似骚扰短信。
这下更毛骨悚然:她不仅在摧毁女儿的生活,还在延续她的“爱”。
![]()
纪录片的最后,真相揭开。
劳伦面对母亲,眼神复杂,没有愤怒,只有茫然。
她仍旧选择原谅,说“我离不开妈妈”。
专家建议母女暂时断联,她拒绝:“我无法想象没有她的生活。”
劳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她妈妈同样活在自编自演的幻觉里,彻底被控制欲吞噬。
她不是不爱女儿,而是爱得病态、扭曲、彻底走火入魔...
![]()
纪录片的英文原名叫《The Program: Cons, Cults and Kidnapping》,字面意思是“操控与绑架”,其实说的就是这种隐形的精神绑架。
当母爱变成控制,当保护变成摧毁,再温柔的语气也能让人窒息。
看完后,有人骂母亲疯了,也有人心疼劳伦太软。
但纪录片更想让你看到的是:恶意从来不只有恨一种形式。
有时候,最深的恶意,是披着“爱”的外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