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生的门诊因为挂了张“神经科”的牌子,所以经常会有老人来找张医生开艾司唑仑,就是朋友们非常熟悉的安眠药。按理说,老人都失眠了,夜夜承受睡不着觉的痛苦,开点安眠药无可厚非,但张医生每一次都极力劝说这些老人,安眠药千万不要长期吃。
![]()
作为一名医生,张医生见过太多因失眠而寻求帮助的患者,也见证了艾司唑仑在带来的短暂安宁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藏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我们必须对艾司唑仑保持警惕,绝不能长期依赖。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基础知识讲起。我们可以将大脑想象成一个时刻都在高速运转的设备,里面充满了各种信号,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分别是兴奋信号和抑制信号。兴奋信号是让思维、情绪和活动加速;而抑制信号是负责让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冷静下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与秩序。
当我们失眠时,往往是大脑兴奋信号太活跃,而抑制信号却有些失灵,导致神经系统持续处于亢奋状态,无法进入放松的睡眠模式。而艾司唑仑,作为苯二氮䓬类药物家族的一员,在进入大脑后,会精准地找到特定作用位点,打开一个名为“氯离子通道”的闸门,让带负电的氯离子大量涌入神经细胞内 。

随着大量的负电荷的进入,会使得神经细胞变得更加迟钝,不容易被兴奋信号激活,最终会让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被抑制下来,焦虑感减轻了,肌肉放松了,强烈的睡意也随之而来了。具体来说,艾司唑仑催眠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
1、缩短入睡时间: 它能迅速降低大脑的兴奋度,帮助我们更快地从清醒过渡到睡眠状态。
2、延长总睡眠时间: 它能减少我们在夜间的觉醒次数,让睡眠过程更加连续和完整。
3、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减少浅睡眠和觉醒,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病朋友的主观睡眠感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工诱导的睡眠与自然的睡眠在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异。这就像是用一个标准模具去塑造睡眠,虽然睡着了,但睡眠的质量和天然度却打了折扣。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既然艾司唑仑效果如此显著,为什么所有负责任的医生都会反复强调,要“短期使用、按需使用”呢?因为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副冰冷的面孔,那就是药物的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反应。长期使用艾司唑仑,无异于饮鸩止渴。
![]()
首先要说的就是耐受性,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容易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当我们开始长期使用艾司唑仑时,大脑为了对抗这种持续的被抑制状态,会逐渐减少自身对抑制信号的敏感性。就好比天天听同一首很响的音乐,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它不再那么响了。
反映在用药上,就会表现为,原来一片就能安然入睡的艾司唑仑,现在可能需要一片半、两片甚至更多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药物的耐受性。为了追求最初的效果而不断增加剂量,这恰恰是滑向深渊的第一步。
当耐受性出现后,依赖性便会接踵而至。依赖性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生理依赖是指您的大脑和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有药物存在的化学环境。抑制信号在药物的长期帮助下会变得懒惰,自身调节功能减弱。一旦失去药物的支持,这套失衡的系统就会崩溃。心理依赖则是一种对药物的强烈渴求感,我们会觉得“不吃药就睡不着”,即使身体上并不一定需要,心理上已经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从而陷入焦虑和恐惧 。
![]()
多项研究和临床数据显示,这种依赖风险并非危言耸听。一般来说,连续用药超过2至4周,产生依赖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有数据显示,连续用药超过3个月,依赖的概率可能高达60%以上。更有研究估计,苯二氮䓬类药物在长期使用者中的整体依赖率可达30%。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药物困住的生命。
依赖形成后,最可怕的莫过于突然停药或快速减量后出现的戒断反应。这就像一直被外力强行压制的弹簧,一旦外力撤除,它会以更猛烈的力量反弹。您的大脑神经系统会从被抑制的状态,瞬间反弹到极度兴奋的状态。
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因用药时间、剂量和个体差异而异,但其过程往往极其痛苦,表现为:失眠反弹,失眠会卷土重来,甚至比服药前更加严重。同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心慌心悸、手脚震颤、大汗淋漓、肌肉酸痛、恶心呕吐。有时还会出现极度的焦虑、烦躁不安、情绪失控、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等精神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突然停药甚至可能诱发癫痫大发作,危及生命。
![]()
一项针对同类安眠药艾司佐匹克隆的研究显示,在长期服药的慢性失眠患者中,突然停药后约10.5%的人会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戒断症状。戒断的过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巨大折磨。
除了上述三大风险,长期服用艾司唑仑还会带来其他不容忽视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 “宿醉效应” ,即第二天醒来后感到头昏脑胀、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此外,它还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特别是对新事物的记忆能力。对于老年人来说,艾司唑仑还会导致走路不稳和反应迟钝,这会显著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严重的时候,可能是致命的。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害怕。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艾司唑仑,又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呢?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艾司唑仑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严密指导下使用。它的使用应严格遵循三大原则:
![]()
1、短期使用原则: 仅用于短期、严重的失眠,通常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4周。朋友们一定要知道,这种药物是一个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拐杖,而不是需要终身依赖的轮椅。
2、最低有效剂量原则: 从最小的有效剂量开始,找到能让我们入睡的最低剂量,切勿擅自加量。
3、间断使用原则: 尽可能采用“按需治疗”,只在预计会失眠的夜晚服用,而不是每晚常规使用。
如果已经在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并希望停药,切记!切记!切记!绝对不能突然停药! 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一个详细、缓慢的减量计划,用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逐步减少剂量,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重新适应没有药物的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戒断反应 。
更重要的是,药物只是暂时之计,解决失眠的根本之道在于找到失眠的根源,并采取非药物的综合治疗。艾司唑仑,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医生手中,它可以成为斩断短期失眠痛苦的利器;但如果滥用或长期依赖,它锋利的另一面则会反噬我们的健康。
![]()
面对失眠,我们不应仅仅寄望于一颗小小的药片带来的短暂宁静。真正的答案,来自于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审视,来自于科学睡眠知识的学习,来自于专业医生的长远康复计划。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