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S店销售
文丨谈古论今
大家好,这里是谈古论今。
话说当今之世,汽车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想当年,谁家有辆桑塔纳,那是要放鞭炮、摆酒席的大事。如今呢?满大街都是车,中国现今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到3.6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这个“铁皮盒子”。
但是,买车容易了,买车的门道却深了。
如今去4S店买车,说句羊入虎口,并不夸张。
![]()
比如,你本想花15万买辆代步车,出来时却发现账单变成了18万。多出来的钱,不是车钱,而是一堆你不想要却不得不要的“服务”。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水很深。
近日,公安部终于看不下去了,一纸“铁命令”下达了下来。很多车主奔走相告,4S店却是哀鸿遍野。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给大家介绍下4S店的常见套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钱”字。
一、强卖保险,雁过拔毛。
大家发现没,当你踏进4S店要买车时,销售顾问必是笑脸如春风:“哥,恭喜您选中这款车!”但待你掏钱之际,销售却都是话锋一转:“保险必须在我们这儿买,这是规矩。”
什么规矩?
说穿了,就是行业20年的分赃默契——简单说,你买10000块保险,保险公司可能就返给4S店4000。
这买卖,不说暴利也差不多了。
你要敢说去外面买便宜,他就直接给你取消车价优惠。
横竖都是他们赢,你能奈何?
二、巧立名目,处处收费。
上牌费、服务费、检测费、出库费……买车花费的名目之繁多,常常让人眼花缭乱。
本来去车管所上个牌,不过几百块的事。到了4S店,摇身一变就成了“代办服务”,收你3000、5000不眨眼。
更有甚者,贷款买车要收“金融服务费”,其实就是帮你填几张表,收你几千块的“辛苦钱”。
此等行径,与古时衙门里的书吏何异?
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三、售后陷阱,防不胜防。
买车只是开始,售后才是无底洞。
每当修车,小毛病总被说成大毛病,能换件就绝不修理。明明几十块能解决的问题,到他们嘴里就是“这个要换总成,2600”。
更绝的是,你若不在店里保养,对不起,质保作废。
这还是做生意吗?
![]()
有道是,买车一时爽,但多少车主,就这样被售后一点点榨干了钱包。
所幸,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公安部这回动真格了。现在要求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就是给老百姓撑腰。
何谓“放管服”改革?
其核心,就是在4S店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听起来是便民——买了车直接上牌,不用再跑车管所。
可这便民的背后,更有深意。
此前,公安部已经联合多部门明确下令:但凡在4S店设立的登记服务站,必须做到3个“不得”——
1、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指定保险;
2、不得强制搭售任何产品;
3、不得在公示价格外乱收费。
说白了,就是要把4S店喜欢玩套路的手脚给捆住。你可以提供服务,但必须让消费者自愿选择;你可以收费,但必须明码标价。
违者何罪?
这回可不是说说而已。违规者,轻则暂停业务、限期整改;重则取消资格、追究法律责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动真格的”了。
很多4S店老板哀叹:“这还咋赚钱,简直断了活路啊!”
要我说,此言差矣——断的不是你的活路,而是邪路。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坑蒙拐骗赚的钱,早晚要吐出来。公安部此举,不过是让市场回归正道罢了。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严令一出,整个汽车销售行业地震了——
4成以上的经销商开始亏损,8成以上的开始价格倒挂。没了捆绑销售这根方药,很多4S店可能要关门大吉了。
然而,危中有机。
那些早早转型的4S店,反而活得滋润。
他们不靠套路,靠服务;不坑客户,重口碑。有家4S店老板说:“我们早就不指望卖保险赚钱了,现在专心做售后服务,回头客越来越多。”
《史记》有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若只知逐利而忘了根本,终将被市场抛弃。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S店的黄金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但这未必是坏事。市场需要的不是垄断和套路,而是公平和诚信。
对消费者而言,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说“不”了;
对正经做生意的商家而言,终于可以凭真本事赚钱了;
对整个市场而言,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靠歪门邪道富起来的,终究是要还回去的。
正是:
巧取豪夺终有报,诚信经营方为道。
铁命一下乾坤定,看谁还敢套路搞!
愿天下车行,皆存诚信之心;
愿天下车主,皆得公平之价。
如此,方为正道。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信息来源均为网络,如与事实不符或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作者澄清或删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绿色网络世界!
敢为苍生谏真言,岂因祸福避趋之!
@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