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街头结满的银杏果别碰!捡着吃有大风险,医生教你避坑

0
分享至

刘阿姨上周路过小区外的银杏道,见地上落满黄澄澄的银杏果,想着 “天然果子养生”,捡了一斤多回家煲汤。当晚喝了小半碗,半夜就开始恶心呕吐,还伴着头晕乏力。

家人赶紧送她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这是银杏果毒性引发的急性胃肠炎,再晚来可能要伤肝肾。”



为啥河南街头银杏果 “受欢迎”?市民的 3 个误区,其实都是坑

很多人觉得 “捡街头银杏果吃” 是 “占小便宜、享健康”,可这些看似合理的想法,背后藏着 3 个危险误区,也是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

1、“天然生长的果子,肯定比买的安全”

不少人捡银杏果时会想:“这果子长在路边,没打农药、没加添加剂,比超市买的水果安全。” 但其实,河南街头的银杏树多是 “绿化树”,不是专门种植的 “食用银杏品种”,反而比食用果更容易积累有害物质。

一方面,绿化树长期暴露在马路边,汽车尾气中的铅、镉等重金属会附着在果子表面,哪怕用清水反复洗,也很难彻底去除;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银杏树生虫,绿化部门可能会喷洒农药,这些农药会渗透到果子内部,加热也没法完全分解。



2、“银杏果能养生,煲汤、煮水治咳嗽”

“银杏果煲汤能润肺”“磨粉冲喝能降血脂”,这些偏方在河南不少中老年人群里流传,甚至有人专门捡街头银杏果来 “治病”。

但从医学角度来说,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 “生吃或简单煮制的银杏果能治病”,反而这些偏方会让人放松警惕,不知不觉吃多了有毒的果子。

3、“免费捡的,不占白不占”

“你看人家都捡,我也捡点回家给孙子尝尝”“反正不要钱,捡着玩也行”,这种 “跟风心理” 让很多人忽略了风险,甚至把捡来的银杏果给老人、小孩吃。

但老人和小孩的身体对毒素更敏感:老人肝肾功能退化,代谢毒素的速度慢;小孩的器官还没发育完全,哪怕吃 1-2 颗生银杏果,也可能出现中毒反应。



银杏果≠“养生果”:自带毒性 + 环境污染,双重风险伤身体

很多人不知道,银杏果,又称白果,本身就不是 “安全水果”,哪怕是专门种植的食用品种,也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少量吃,更别说街头的绿化树银杏果了,它们自带 “天然毒性”,还可能叠加了环境污染,吃一口就可能有风险。

1、天然毒性藏不住:银杏毒素、白果酸,伤胃肠、神经还伤肝肾

银杏果里含有两种关键的毒性物质:银杏毒素和白果酸。这两种成分不是 “变质后才产生”,而是从果子成熟开始就一直存在,哪怕放得再久、煮得再久,也没法完全去除。

先伤胃肠道:这是最常见的中毒反应,就像开头的刘阿姨,喝了银杏果汤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因为银杏毒素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和肠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还会引发消化道出血,出现 “腹泻带血” 的症状;

再伤神经系统:如果吃的量稍多,毒素会进入血液影响神经功能,比如出现头晕、头痛、手脚发麻,就像 “有蚂蚁在身上爬”,严重时会出现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甚至抽搐、意识模糊;

长期伤肝肾:要是反复吃、少量吃,毒素会慢慢在肝脏和肾脏堆积,增加器官代谢负担。



2、别信 “煮熟能解毒”:高温只能减毒,不能去毒

很多人觉得 “把银杏果煮透了,毒性就没了”,所以捡了街头银杏果后,会特意煲汤、煮水,煮上 20-30 分钟才敢吃。

但实际上,银杏毒素和白果酸都特别 “耐高温”,普通的水煮、煲汤很难完全去除毒性,剩下的毒素依然会让人中毒。

3、街头银杏果的 “额外风险”:绿化树的果子,本就不是给人吃的

要特别提醒大家,街头的银杏树多是 “行道树” 或 “绿化树”,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是 “果树”。这些树在种植和养护时,不会考虑 “果子是否能吃”,反而可能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农药,比如高毒性的杀虫剂,也不会避开汽车尾气密集的路段。

所以这些果子从 “生长环境” 到 “养护方式”,都不符合 “食用标准”,捡来吃本身就是 “拿健康赌风险”。



误食银杏果后,出现这 3 个症状,别硬扛,立即送医

如果不小心捡了街头银杏果,或者误吃了家人捡来的果子,出现下面这 3 个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别想着 “忍忍就好”,耽误时间可能会让毒性加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1、胃肠不适加重,不只是 “恶心”,而是呕吐不止、腹泻带血

如果出现 “呕吐不止”,比如半小时吐一次,喝口水都吐、“腹泻带血”大便里有鲜红或暗红色的血,说明胃肠黏膜已经被毒素损伤,甚至出现了消化道出血,这时候必须立即送医,让医生用药物保护胃肠黏膜、止吐止泻,避免脱水和感染。

2、神经症状明显,头晕、手脚麻木,还伴随视物模糊

如果吃了银杏果后,出现 “头晕得站不稳”“手脚麻木没力气”,甚至 “看东西模糊、重影”,说明毒素已经影响到神经系统了。这时候别自己走路去医院,最好让家人开车送,或者打 120因为头晕、视物模糊可能会让人摔倒,加重受伤风险。



3、意识异常,嗜睡、烦躁,甚至抽搐、昏迷

这是最严重的中毒症状,说明毒素已经影响到大脑功能了。如果有人吃了银杏果后,变得 “特别能睡,叫都叫不醒”,或者 “烦躁不安、乱发脾气”,甚至出现 “抽搐、昏迷”,必须立即打 120,而且在等待救护车时,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还要提醒大家:误食银杏果后,别自己催吐!因为银杏毒素可能刺激食道,催吐时可能会让食道黏膜受损,甚至引发食道出血。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止吃银杏果,喝适量温开水稀释胃里的毒素,然后赶紧去医院,告诉医生 “误吃了街头银杏果”,方便医生快速判断和治疗。



看到路边的银杏果,别捡、别碰、别吃;毕竟绿化树的果子是 “给城市添美景的”,不是 “给人当食物的”,别为了 “一时贪心” 或 “相信偏方”,付出健康的代价。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真正的 “养生” 不是 “捡路边的果子吃”,而是远离风险、科学饮食。如果身体不舒服,别信偏方,及时去医院,这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负责的做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忠于法纪
2025-11-01 09:22:20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广东降温后,竟是全球17级风王。

广东降温后,竟是全球17级风王。

天气观察站
2025-11-02 05:39:00
河南中牟男子涉嫌杀害发小妻儿3人,警方在遇害者指甲中发现关键DNA线索

河南中牟男子涉嫌杀害发小妻儿3人,警方在遇害者指甲中发现关键DNA线索

封面新闻
2025-11-01 23:29:09
0-0,莫拉塔失点仍不输,38岁法布雷加斯率意甲第5逼平意甲第1

0-0,莫拉塔失点仍不输,38岁法布雷加斯率意甲第5逼平意甲第1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2:55:39
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还是感觉到没钱,问题出在哪?

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还是感觉到没钱,问题出在哪?

三目观史
2025-10-30 19:47:08
重磅:美国数小时或攻击委内瑞拉!马杜罗求助俄罗斯

重磅:美国数小时或攻击委内瑞拉!马杜罗求助俄罗斯

项鹏飞
2025-11-01 16:00:00
著名音乐人屠颖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作品《情书》《味道》《过火》家喻户晓

著名音乐人屠颖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作品《情书》《味道》《过火》家喻户晓

鲁中晨报
2025-11-01 19:03:04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萌神木木
2025-10-31 21:33:21
张曼玉61岁近照曝光,无儿无女爱宠如子,当众亲狗画面感动人心

张曼玉61岁近照曝光,无儿无女爱宠如子,当众亲狗画面感动人心

仙味少女心
2025-11-01 07:51:13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2 00:05:02
全程呲牙咧嘴,台词含糊不清,连丁禹兮和曹骏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全程呲牙咧嘴,台词含糊不清,连丁禹兮和曹骏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仙味少女心
2025-10-31 19:40:49
开拓者下放杨瀚森引热议:下一个姚明暂时搁置 他一定会强势回归

开拓者下放杨瀚森引热议:下一个姚明暂时搁置 他一定会强势回归

罗说NBA
2025-11-02 06:27:28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思思夜话
2025-10-31 11:52:53
订单破纪录、产能全开!三季报高增长龙头股掘金名单

订单破纪录、产能全开!三季报高增长龙头股掘金名单

K线论势
2025-11-01 22:49:44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鲁中晨报
2025-11-01 15:51:06
薄一波直接打断原副总理姬鹏飞电话,说:他大逆不道,别执迷不悟

薄一波直接打断原副总理姬鹏飞电话,说:他大逆不道,别执迷不悟

大运河时空
2025-11-01 18:00:03
人民币在朝鲜的购买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平壤女售货员的手在发抖

人民币在朝鲜的购买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平壤女售货员的手在发抖

史阁
2025-10-10 10:54:33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2025-11-02 08:44:49
袁医生课堂 incentive-icons
袁医生课堂
分享有温度的骨科健康内容
370文章数 111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手机
本地
教育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手机要闻

四大国产旗舰激活销量出炉:小米即将突破200万,友商有压力了!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