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中国反制后,特朗普政府恼羞成怒,试图通过航空禁令向中俄关系,打入一枚“地缘钉子”。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政府日前发出威胁,禁止中国航空公司执飞美国航线时,飞越俄罗斯领空。
![]()
【特朗普扬言对华下达“禁飞令”】
美国交通部在其拟议命令中声称,此举旨在“缩小中美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差距”。这项可能最快于11月生效的提案,甚至要求中方在两天内作出回应。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美方发出这一威胁前,中国商务部在24小时内连续发布了六项重要公告,宣布对稀土及其相关技术实施精准出口管制。
这些措施不仅涵盖稀土原料,更延伸至稀土生产和加工技术。同时还将14家外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系列举措犹如精准的外科手术,直指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关键环节。
从战略层面分析,中国此次的稀土管制措施具有深远意义。与以往不同,此次重点管控的是“技术”,而非单纯的“原料”,这直接触及了美国高端制造业复苏,与国防现代化的瓶颈。
![]()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分析指出,这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贸易反制,而是上升到战略层面的“釜底抽薪”。
而美国近段时间,为应对中方稀土管制可谓焦头烂额,一方面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另一方面试图联合盟友建立替代供应链,但这些努力绝非短期内可以见效。
面对中国的有力反制,美方的反应颇值得玩味。一向以“嘴硬”著称的特朗普,在媒体面前表现出罕见的审慎,以“不予置评”回应询问,并称已任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全权负责此事。
这种态度转变从侧面反映出,中方的公告确实让白宫感到措手不及。而美方此时提出限制航线,俨然一副“无能狂怒”的做派。
![]()
【中国航空公司仍可继续使用俄罗斯空域】
实际上自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就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航空公司关闭了领空,而中国航空公司仍可继续使用俄罗斯空域,经由较短的北方航线飞往欧美,从而获得更短的飞行时间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而美方威胁要限制中国航空公司飞越俄罗斯领空,实则暴露了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战略焦虑。
这一争端本质上,反映了规则制定权与霸权护持的较量。美国试图通过单方面规则,来弥补其航空公司因自身外交政策导致的竞争劣势,这是典型的零和思维和战略焦虑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航空公司因无法使用俄罗斯领空而增加的成本,据估算每年造成约2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损失。然而,这一困境恰恰是美国挑起俄乌冲突,并对俄实施制裁所引发的后果。
![]()
【普京与特朗普会面】
同时,美方表面上打着“公平竞争”的幌子,实则还包藏着在中俄之间“埋钉子”的险恶用心。
通过禁止中国航空公司飞越俄罗斯领空,美国实际上是在中俄之间,精心设计地缘政治陷阱。一方面,这将迫使中国航空公司选择更远、成本更高的航线,直接削弱中方运营效率与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更隐晦的意图是在中俄之间制造猜忌与隔阂,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地缘政治私利。
欧洲方面也表现出类似的倾向。去年10月,法航荷航和德国汉莎航空曾游说本国政府,以“不公平竞争”为由,要求限制中国航空公司飞往欧洲的航班数量,甚至可能涉及暂停法中航权。这表明西方正试图联手在航空领域对中国进行制约。
![]()
【美西方一直以来试图遏制中国】
然而,这种对抗性策略难以奏效。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美西方的报复性行为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破坏民航业的稳定性,损害双方的共同利益。大国的竞争最终比拼的是内功与智慧,而非单方面的压制与遏制。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当前的中美博弈已进入新的阶段。中国通过精准的稀土管制措施,展现了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而美国则试图通过航空领域的限制,来进行回应。这种博弈不仅涉及经济利益,更关乎未来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导权。
中方在这一系列博弈中,展现出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战略思维。中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对于美方的无理挑衅,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而且,中俄关系根基深厚、前景广阔,不是美方的小动作所能动摇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