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英国“里士满”号护卫舰又一次出现在台湾海峡,但这一次,它带回来的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满船官兵心有余悸的“濒死体验”。
10月7日,据英媒报道,该舰在穿越过程中遭遇解放军多批次、多方向、全要素的模拟打击,战机以50度大角度俯冲、拉升、锁定、模拟发射,动作一气呵成,逼真到让英军官兵感觉“自己被杀死”。
![]()
英舰闯台海
10 月 7 日,多家英媒披露了 “里士满” 号护卫舰 9 月 12 日穿越台海时的细节。据报道,该舰在进入台海海域后,立即遭遇解放军多批次、多方向的立体式模拟打击。解放军战机以 50 度大角度进行俯冲、拉升、锁定、模拟发射等一系列动作,整套流程一气呵成,战术动作的逼真程度让舰上英军官兵直言 “感觉自己被杀死”。
此次解放军的应对并非常规的跟踪监视,而是一场贴近实战的警告行动。从装备配置来看,参与行动的包括歼 - 10C 战斗机、武直 - 10 武装直升机、055 型导弹驱逐舰以及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同时还有预警机提供全程空中态势感知支持,形成了 “空、海、岸” 一体化的作战网络。
![]()
在这套体系的监控下,“里士满” 号的每一个航行动作、每一次雷达开机都被实时捕捉与解析,其航行轨迹如同在解放军的 “电子沙盘” 上透明呈现,完全丧失了战术隐蔽性。
英军官兵在事后回忆时提到,解放军战机的模拟攻击 “极具压迫感”—— 战机多次抵近至目视距离,模拟导弹锁定时的雷达告警信号在舰上持续响起,这种近距离、高逼真度的战术威慑,远超普通军事演习的强度。
![]()
有英军军官坦言,这是其服役以来 “最接近实战的一次经历”,甚至一度以为 “真的会遭到实弹攻击”。解放军的此次应对,用非开火的方式,向英国传递了清晰的信号:台海不是域外势力可以随意撒野的 “游乐场”。
今昔对比
英国此次派遣的 “里士满” 号护卫舰,属于英国皇家海军 23 型护卫舰,该舰于 1995 年服役,至今已近 30 年,属于典型的 “老旧装备”。
![]()
从性能上看,23 型护卫舰的防空、反舰、反潜能力均已落后于现代海军装备水平,其搭载的 “海狼” 防空导弹最大射程仅 25 公里,难以应对现代反舰导弹的超视距打击;而舰载雷达系统的探测精度与抗干扰能力,也无法与解放军的先进装备抗衡。
这样一艘老旧军舰,妄图在台海 “耀武扬威”,不禁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英国海军在中国沿海的行径。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实力,曾在中国沿海横冲直撞,1949 年 “紫石英号” 闯入长江时,还敢向中国军队鸣炮示威。
![]()
但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昔日积贫积弱的清廷,中国海军已发展成为拥有航母、万吨驱逐舰、先进潜艇的现代化海军,在台海周边的军事部署更是形成了 “全域覆盖、立体防控” 的能力,英国海军的实力与当年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数据显示,英国皇家海军目前仅有 6 艘 23 型护卫舰处于现役状态,且多数面临装备老化、维护困难的问题;而中国海军仅 055 型驱逐舰的现役数量就已达到 8 艘,且性能远超 23 型护卫舰。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使得英国军舰在台海的行动,更像是一场 “自不量力的表演”—— 既无法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反而暴露了自身海军实力的衰落。
![]()
挑衅背后
英国明知自身海军实力有限,却仍坚持派遣军舰穿越台海,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首要目的是配合美国的 “印太战略”,通过在台海等敏感地区的军事存在,彰显对美国的 “盟友支持”,试图借此巩固美英特殊关系。
其次,英国希望通过介入亚太事务,刷取国际存在感,摆脱 “脱欧” 后的战略孤立状态,重拾昔日 “日不落帝国” 的荣光。此外,英国国内面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等问题,派遣军舰海外 “秀肌肉”,也有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的意图。
![]()
然而,这种脱离自身实力支撑的 “表演式外交”,本质上是战略空虚与认知错位的体现。英国未能认清当前全球格局的变化 ——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面临坚决反制。
同时,英国也忽视了台海问题的敏感性 —— 台海是中国内政的核心议题,绝非域外势力可以插手的 “国际事务”,英国的介入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损害中英关系的政治基础。
![]()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在军事上的 “冒险行为” 与其自身的安全困境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英国海军多次出现装备故障、人员短缺等问题,2024 年还曾因航母维护不当,导致舰载机无法正常起降,被迫取消海外部署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仍不远万里派遣老旧军舰前往台海挑衅,无疑是 “打肿脸充胖子”,最终只会让自身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历史教训
英国此次在台海的挑衅,并非偶然行为,而是其长期以来 “热衷挑事” 外交传统的延续。2022 年俄乌冲突期间,在双方首次达成停火协议的第二天,英国前首相约翰逊便紧急访问乌克兰,公开表态支持乌克兰 “继续抵抗”,直接导致停火协议破裂,冲突持续至今。
![]()
这一行为不仅让乌克兰陷入更长时间的战乱,也让英国在欧洲的外交形象受损,不少乌克兰民众事后直言 “约翰逊毁了停火的希望”。
从历史经验来看,英国的 “挑事” 行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现实代价。1982 年马岛战争中,英国 “谢菲尔德” 号驱逐舰被阿根廷一枚 “飞鱼” 导弹击沉,成为英国海军史上的耻辱;如今,“里士满” 号在台海遭遇的模拟打击,虽未造成实际伤亡,却给英军官兵留下了心理阴影,也让国际社会看清了英国海军的真实实力。
![]()
如果英国继续忽视中国的警告,坚持在台海进行挑衅,未来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 一旦触发实质性冲突,以 “里士满” 号的性能,在解放军的反舰火力网下,其结局恐怕会比 “谢菲尔德” 号更加惨烈。
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行动,既是对挑衅者的警告,也是捍卫国家利益的必要举措。台海的和平稳定,符合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任何试图破坏台海和平、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英国若继续执迷不悟,只会让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更加孤立,最终付出沉重的战略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