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0月13日讯 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慢性病患者面临着病情波动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患病人数已达 3.3 亿,其中高血压患者达 2.45 亿,冠心病、卒中均超1000万。慢性病影响着我国居民健康,也为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李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宋一全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重大挑战,青岛作为山东省首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城市,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李沧区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双处方+双转诊+双服务’医防融合一体化门诊,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持续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与疾病预防水平。”
慢性病患者,警惕感染性疾病突袭
慢性病不仅会直接损伤心脏、血管等器官,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等致残致死性事件,还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近50% ,居各类疾病首位。
青岛市南香港中路街道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石莹介绍:“在我们社区的居民中,老年人比较多,医生日常接诊的患者年龄段在50岁以上,很多患者有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情况,免疫力水平较为低下,每到秋冬季节,可能容易发生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这些患者在感染之后,症状也会比较严重,也更容易诱发并发症。因此,社区正在积极推进慢性病管理与疾病预防相结合。”
![]()
青岛市南香港中路街道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石莹
“目前,很多居民对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还存在误解。”石莹主任解释:“就像今天接诊的两位患者,他们认为,我之前已经得过带状疱疹了,那就不会再发病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会潜伏在身体内,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可能就会再次发生感染。”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 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此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带状疱疹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增加68%,脑出血和中风风险增加78%。
“我们提倡‘防大于治’,在做好血压、血脂、血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预防接种工作,来降低感染性疾病叠加发病的风险,对慢性病患者的整体健康保护意义重大。” 石莹主任特别提醒:“我们社区已经开通了线上预约功能,居民可通过平台分时段接种。接种门诊会在节假日、周末会安排部分时段开放。居民可以在社区医生专业评估后,接受科学、便捷的接种服务。”
积极建设一体化门诊,提升基层预防服务水平
为呵护居民健康,青岛市李沧区积极推进医防融合,打通健康保护 “最后一公里”。宋一全副主任介绍:“李沧区是青岛市一体化门诊试点单位,正在建设‘双处方+双转诊+双服务’的创新模式。目前,通过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引领、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家庭医生兜底的服务框架,这种服务模式正在逐步落地。”
![]()
李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宋一全
宋一全副主任介绍:“在这种服务模式下,患者在基层首诊时,如果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治疗,或预检后无法明确诊断,那么可以将患者转诊至三级综合医院。例如,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三高中心’,临床医师会为慢性病患者开具‘双处方’,即常规处方和疫苗健康处方。患者在上级医院治疗康复后,‘双处方’也会通过信息化转诊平台,跟随患者来到基层医疗机构。此时,患者不仅可以在基层享受健康管理、随访服务,还可以拥有预防接种的绿色通道,实现优先登记、优先接种。”
此外,为了补齐基层短板,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李沧区还制定下发《李沧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管理评价标准(2025年版)》。宋一全副主任补充:“方案中制定了‘接种单位建设管理评价标准表’,将机构资质、设施配置、8S规范化管理等7大部分、60个小项标准纳入其中,并在全区预防接种门诊全面推行,整体做到环境整洁有序、流程科学合理、服务便捷高效、行为严谨规范、医疗安全有效。”
通过“双处方+双转诊+双服务”一体化门诊建设,以及星级预防接种门诊评比,李沧区有效整合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发挥上下级医院的各自优势,让患者在控制慢性病的同时,更便捷地获取感染防护,为健康增添一份安心保障。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