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有了新 “标尺”
家人们,农业圈又有大动作啦!农业农村部最新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试行)》,给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立了全新且明确的 “规矩”,这可是关乎咱们粮食生产根基的大事,快跟着小编一起深度了解~
一、为啥要出这个办法?
咱们都知道,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 “压舱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 “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还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通知》也对相关工作提了要求。这次的办法,就是为了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更规范,确保每一块高标准农田都能真正发挥作用,把 “粮袋子” 守得更牢。
二、谁的项目要按这个办法验收?
中央资金(像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支持,还有地方政府投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管是新建还是改造提升的),竣工验收都得按这个办法来。另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自主组织实施的项目,也可以参照这个办法执行。简单说,只要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都在这个 “圈子” 里。
![]()
三、验收有啥硬条件?
想申请竣工验收,得满足十项条件呢。比如,得按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建设合同把所有建设内容完成,质量还得达标;竣工图件得画好,涵盖所有工程设施和地块空间位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得签字确认;工程设施得能正常运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各项工程得通过四方验收(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竣工决算得做完,还有审计报告;资金支付得按合同来;前期工作、招投标等资料得齐全,还得分类立卷;工程设施得试用过;得征求项目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农民群众代表的意见;管护主体和责任也得明确好。这每一条,都是为了保证项目实实在在建成、能用好。
四、验收流程是怎样的?
项目完工后1年内,项目审批单位得组织竣工验收。首先,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群众等管护主体试用工程设施,时间不少于3个月不超过6个月,有问题就修,没问题就签字确认通过试用。试用通过后,县级部门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开展初步验收,核实建设数量、质量、管理等情况,不合格就限期整改,合格了就向项目审批单位申请竣工验收。项目审批单位收到申请后2个月内组织验收,通过听汇报、查档案、现场核实等方式,全面检查项目,不能有遗漏。验收合格的,发统一格式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原则通过的,整改后复核;不合格的,整改后重新申请。
五、验收后还有啥重要事儿?
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得建完整的项目档案,保存时间不能短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还得明确工程设施所有权,政府投入形成的原则上归项目区土地所有者。同时,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分类分级评价,明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能作为项目管理、政策制定等的参考。另外,得在集中连片区域设公示标牌,公开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项目年度、区域,管护主体,监督服务电话等信息,接受大家监督。
六、监督管理超严格!
验收组成员得廉洁自律,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得回避,还鼓励管护主体参与验收。验收过程中,严禁不到现场、照图验收、按比例验收等不规范行为,也严禁签字代签、捏造数据、伪造报告等造假行为,不合格项目绝对不能违规通过。要是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就通报项目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约谈责任人。而且,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得终身负责质量,第三方机构要是参与验收后项目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就联合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倒查责任,涉嫌犯罪的还得移送司法机关。这一系列措施,就是要确保验收公正、项目质量过硬。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工程,这次新的竣工验收办法,从条件到流程,再到后续管理和监督,都做了细致且严格的规定,就是为了让每一块高标准农田都成为真正的 “丰收田”。咱们也期待着,在这些严格规范的管理下,咱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更上一层楼,为粮食安全筑牢更坚实的基础~
![]()
![]()
![]()
![]()
![]()
![]()
![]()
![]()
![]()
![]()
![]()
![]()
![]()
来源: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泓星仅做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