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估计会有点诧异,退休年龄怎么会有三个?难道每个人要退休三次吗?第一个退休年龄,是法定退休年龄。顾名思义,法定退休年龄,就是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明确的劳动者退休年龄,例如韩国国会 2018 年 4 月通过了《禁止雇用人年龄歧视及促进高龄者雇佣的相关法律》(或称退休法修正案)。明确规定,60 岁为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但这个法定退休年龄,可不是用来要求你必须工作到 60 岁的。记得去年 9 月 13 日咱们国家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里,明确了从今年 1 月 1 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5 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 1 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 63 周岁和 58 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 1 个月,逐步延迟至 55 周岁。我有很多朋友调侃说:“又要多当几年牛马。” 我就笑着纠正他们,这个年龄可不是你工作的终点,法定退休年龄跟你工作与否毫无关系,这只是明确了你领取社会养老保险的时间起点,你要关心的是,你能不能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一直保住自己的工作。
这就是第二个退休年龄。强制退休年龄,也被叫作契约退休年龄,这个年龄在韩国,是 53 到 55 岁。在韩国,许多劳动者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约定的退休年龄,并不是 60 岁,而普遍是 55 岁,这就是契约退休这个名词的由来,而且现在这个时间点还在提前。最近这些年,“四五退休”(45 岁退休)几乎成为韩国的一种社会常态,书中引用了一句在韩国流传很广的话:“45 retirement,56 still working is stealing”(45 岁退休,56 岁还在上班就是偷窃),会被企业要求 “荣誉退休”。正是因为契约退休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相差了 5 到 10 年,导致收入中断但又无法获得养老金的补充,存款储蓄不断被消耗,这个空当期,成为很多韩国人的 “噩梦”。
![]()
当然,这并不是韩国独有的用工特点。我相信你一定也听过 “内退” 这个词,全称是 “内部退养” 或 “内退内养” 或 “离岗退养”,是指企业职工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企业改制需要,提前离开现有工作岗位回家休养,企业给予一定补助,待该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的一种措施,当然,内退通常出现在体制内。而非体制内的单位或企业,强制退休或契约退休就不以具体合同条款形式出现了,但你也一定感受到了,这个时间不断在提前。例如,一个程序员,可能在 40 岁就因为不续约、优化等原因,失去了自己的程序员工作,而他在人才市场上也找不到新的程序员工作,这意味着,身为程序员的他,已经被强制退休了。
那么,要怎样不因为强制退休或契约退休早于法定退休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呢?这就是第三个退休年龄,实际退休年龄,也叫财务退休年龄,是指个人通过资本积累实现财务自由,当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如房屋租金、股息、保险年金等)足以覆盖日常生活支出时,即可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节点,而无需等到法定退休年龄。这一概念深植于诺贝尔奖得主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之中。简单讲,就是当个人的年稳定的资本利得可以覆盖消费支出,个人即可实现财务独立,从而获得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权。注意,不是你有多少钱就可以退休,而是你的投资或资产每年稳定产生的利息、投资收益等,能覆盖你的消费支出。
好了,这就是三个退休年龄的基本概念。如果听到这,你跟我一样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你一定也理解到,什么叫恰好的退休时间点,就是这三个退休年龄相同。而更完美的退休时间点,就是 “实际退休年龄” 早于 “法定退休年龄”,而根本没有强制退休或契约一说。
某一天,你发现,今年你收到的房租,加上保险公司开始给你发放的年金,以及你多年定投蓝筹股获得的股息,加在一起超过了你的消费需求,你突然有一种释放的感觉。从这一天开始,工作并不是为了获得工资,而是与社会保持连接,展示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又或是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你就退出了劳动力市场。换言之,不再是你被强制退休或契约退休,而是你随时可以决定你的退休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