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全球人均GDP垫底的国家之一,却维持着全球第四大常备军。这个国家长期被制裁,外汇短缺,工业衰退,却可以把全国人口的5%武装进军队。
问题来了:一个口袋空空的国家,怎么能“喂饱”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是金正恩掌握了什么秘密,还是我们低估了这个国家的生存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朝鲜这个“穷兵黩武”的谜团。
![]()
把枪杆子顶在饭碗前
很多人以为朝鲜军队庞大是因为战争威胁,但这只是表面。在朝鲜,军队不仅仅是战斗单位,更是国家的中心,它吃的是国家最好的粮,拿的是最紧俏的资源,连政治地位都高于普通民众。
这种制度,有个名字“先军政治”。从金正日时代就开始推行,其核心逻辑简单粗暴:国家可以没有糖果,但不能没有子弹。
军队优先,其他靠边。这种制度下,资源分配不是看市场,不是看民生,而是看军队的需求。
朝鲜的整个国家结构都围绕军事转动。法律也配合2009年修宪后,国防委员会主席变成了国家最有权力的人。也就是说,军队不是辅助国家治理,而是国家就是为军队服务。
![]()
更有意思的是,军人地位高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不是象征意义,而是实打实的社会制度。你在田里种地、在工厂干活,不如一个拿枪的士兵有地位、有特权。这种高度军事化的社会结构,才是朝鲜能维持百万军队的根本逻辑。
但这套体系并不产生财富,它消耗资源。那钱从哪来?别急,朝鲜另有“第二经济”。
朝鲜靠“地下钱庄”
朝鲜的财政系统很特殊,除了正常的预算和税收,还有一套几乎不对外公开的“第二经济”。
这是朝鲜军工和黑色收入的集中地。负责这块的是“第二经济委员会”,它的规模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
它掌管着上百家军工厂,还有几十家零件维修厂和科研机构。这些单位不挂真实名字,大多用代号或者假名运作,目的就是掩盖真实用途。它们不仅制造武器,还参与走私、网络攻击和外汇套利。
其中最赚钱的,是网络犯罪。根据《纽约时报》2025年6月的报道,朝鲜黑客去年盗取了13.4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这些钱很大一部分被用来支持军事开支,绕过国际制裁。你没看错,朝鲜的军费有一半可能是靠黑客养活的。
还有海外劳工,这也是朝鲜稳定创汇的手段。朝鲜把成千上万的工人送到俄罗斯、非洲和东南亚,这些人收入的九成以上直接被政权拿走。
![]()
据《华尔街日报》2025年3月的一份调查,朝鲜海外劳工每年带来的外汇在3亿美元以上。
再就是边境贸易,尤其是中朝边境。尽管联合国制裁仍在,但朝中两国在执行上采取了“人道主义优先”的灵活操作。
食品、制药、矿产设备等物资仍然在边境流通。这不仅让朝鲜维持了基本经济运转,也成为军队后勤的稳定来源。
说到底,朝鲜靠的是一套“灰色经济体系”:官方经济靠不住,就用网络攻击、海外劳工和边境贸易撑起一套隐形财政。这种模式不光让政权得以延续,也让它有底气维持“百万之师”。
![]()
核武器不是吓人玩具,是用来“卖”的底牌
当然,朝鲜真正的底牌不是枪,而是原子弹。很多人觉得朝鲜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安全感,其实这话说了一半。真正的逻辑是:朝鲜把核武器当成了“生意”。
2013年,朝鲜官方就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和核武并行发展”的国家战略。从这一刻起,核武器不再只是防御工具,而是谈判筹码,是对外要资源、要政策的“通行证”。
比如,只要朝鲜宣布进行核试验,国际社会就会紧张,接着美、韩、中、俄就要坐下来谈。谈着谈着,有时就会换来援助、物资甚至技术支持。这种“制造危机再解决危机”的模式,朝鲜玩得炉火纯青。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2025年多次在国际场合默认朝鲜的核国家地位,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这种默许,给了朝鲜更大的腾挪空间。因为只要俄罗斯不反对,联合国制裁的强度就会有限。
![]()
核武器的另一个功能,是“内部维稳”。在一个粮食紧张、经济低迷的国家,维持政权稳定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让人民相信:我们虽穷,但我们强大。核武就是这种“民族自信”的象征。
但关键问题是,这种玩法能持续多久?资源有限,敌人环伺,朝鲜还能靠“核经济”玩下去吗?
朝鲜的“旧账”和“新招”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朝鲜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穷。上世纪60到80年代,朝鲜的电气化程度、人均粮食产量甚至高于中国。1979年,他们已经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当时的朝鲜人是有底气的。
![]()
但苏联解体之后,一切崩坏。援助断了,政策接连失误,粮食危机、洪涝灾害、森林砍伐……国家陷入系统性萎缩。制造业从2019年起连续六年衰退,到了2025年,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面对外部制裁和内部枯竭,朝鲜在2025年释放了某些“转型信号”。比如,今年9月9日建国77周年的阅兵仪式上,金正恩全程不再强调“白头山血统”,而是公开宣誓效忠“祖国”,这在朝鲜历史上是罕见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金正恩开始频繁露面参加经济活动,像是顺川磷肥厂的竣工典礼。这些举动说明,朝鲜可能意识到:光靠军队和核武,撑不住未来的几十年。
![]()
但问题在于,转型没那么容易。体制僵化、干部老化、产业单一,这些结构性矛盾不是喊两句口号能解决的。
加上国际制裁并未缓解,美韩的军事压力依旧存在,朝鲜要走出困局,必须在“安全”和“发展”之间重新找平衡。
2026年全国大会可能是一个节点,届时外界或能看到更多具体的改革方向。但截至目前,“百万大军”仍是这个国家最优先养活的群体。
![]()
结语
朝鲜靠什么养活百万大军?靠的是一套以军为主、黑为辅的特殊体系。它用先军政治稳定权力,用第二经济创造“黑收入”,用核武器博弈国际。
这个体系不是可持续的,但短期内也不会崩塌。真正的问题不是朝鲜靠什么养活军队,而是它什么时候敢把枪口从饭碗前挪开,开始真正为人民谋生活。未来的朝鲜,是继续打算盘,还是翻账本,很快就见分晓。
信息来源:
《揭开朝鲜军工神秘的面纱》——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