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美图公司17周年庆,美图公司创始人吴欣鸿发表内部讲话称,感恩每一位美图小伙伴的创造、坚持和奋斗,推动着公司一路成长和蜕变。感恩用户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同时,他也提高焦虑和兴奋,“焦虑,是因为生成式 AI 带来了巨大的创新,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新模型层出不穷,AI 创业团队如雨后春笋冒出,每天都在刷新我们的认知。兴奋,则在于我们有幸见证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并亲身参与其中。”
吴也看到了全球影像的巨大机会——“很多国家并不像中国这样,拥有因人口基数大带来的成本优势。在海外,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大量中小商家、内容创作者和个人用户,在制作和更新视觉内容时,都面临着很高的人力成本。”
AI时代的挑战
美图公司上半年的财报,成绩还不错。但吴认为美图公司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
1、在 AI 浪潮下,影像赛道已成行业风口,成为大厂标配,竞争越来越激烈。
2、全球涌现出大量的影像 AI 创业团队,能做出千万美元的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美图公司既要与大厂竞争,也要和灵活的创业公司赛跑。
3、美图作为一家17 年的“老”公司,也带来了一些认知惯性和路径依赖。比如固化的工作流程、团队规模扩大后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管理与会议、套路化的市场打法,以及对全球化体感的局限性等。
比如产品经理写了一份漂亮的需求文档,开发要花半天时间做“阅读理解”;随地大小会,每天疲于参加各种周会、例会、同步会、复盘会…,向某个团队提需求,但沉到了他们需求列表的最底部,排期三个月。
一个小事,OA 流程里要几十个人审批,甚至要走好几条不同的 OA,还得一个个去催“帮我审一下”。每个审批人等一小时,加起来,一个流程要卡三天;
有了一个创新想法,要层层汇报。等传到能拍板的人那里时,想法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完全背离了初衷。
分工越来越细,流程越来越复杂,团队规模一大,需要引入更多的经理来管理,导致内部的消耗往往大于实际的产出。
一个人就是一支团队
过去几个月,因为项目时间紧、资源有限,美图公司在 RoboNeo 项目里尝试了“反惯性工作流”。
![]()
“我们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进行封闭开发,便完成全球发行;而且,我们没有借助任何美图产品进行导流,也没有花一分钱做 PR 推广,就实现了上线首月 MAU 突破百万,并进入了全球数十个国家应用商店分类榜的前 10 名。 ”吴欣鸿说。
比如需求共创。美图公司只确定大方向,研发和设计就不再被动等待产品需求文档,而是同步开工。研发人员基于共识点一起推进,用高频的协作代替厚重的文档来拉动迭代。
会议从简并缩短决策链路。所有不产生决策的周会、汇报会一律取消。信息就靠文档或群消息同步。遇到问题,小范围快速讨论,当场拍板。
借助 AI 实现单一职能多面手。翻译、文案、需求梳理、设计知识库这些环节,全部借助AI提效。设计师、PMO、研发在这个项目里都兼任产品经理。海外运营的所有工作,只靠一个人完成。
人人都是生产力。明确要求所有 Leader 躬身入局, 进入业务一线,承担具体执行任务。杜绝“只派活不干活”的现象。
用最短时间构建 MVP。美图公司要学习初创团队的方式,不等产品完美才上线,而是先做减法,聚焦核心功能,推出最小可行版本,再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做到“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RoboNeo 的 Agent 框架,为美图公司打开了一条上线极快的效果创新路径:
![]()
RoboNeo 的工作流,情况完全不一样。因为前端效果可以通过 Prompt 灵活配置,部署也实现了标准化,所以当设计师有了创意时,可以直接去做模型训练,并把效果在云端部署上线。之后再和运营配合,做小范围推广、收集反馈。原本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流程,现在只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
“在这里,买椟还珠。想要构建任何东西时,从内部工具,到营销页面,到编写生产代码……我们会转向用 AI 来构建。就这样,没有人员编制请求,没有项目简报,没有交接,只有行动。”吴欣鸿说,因为每个人都在使用 AI 来减少冗余、跳过交接,更快乐。
很多极小规模的团队,通过高频学习和应用各种最新的 AI 工具,来快速完成过去需要多职能、多环节才能完成的工作。吴欣鸿说,在 AI 时代,美图全员都应该积极拥抱 AI 生产力工具,迈向“人人都是多面手”的未来,甚至要朝着“一个人就是一支团队”的方向努力。
![]()
目前,美图公司已将 AI 融入部分研发、设计、运营等关键场景:
AI Coding上, 已引入多种 AI 编程工具, AI 编码的普及率已达 86%。未来美图公司要培养出至少上百位能够跨越前后端、甚至深入产品设计的 AI 全栈工程师。
AI Design 领域,设计中心实现了从灵感激发、效果预览,到图片/视频素材生成与应用的全流程 AI 赋能。AI 不仅支持视觉与效果设计,还覆盖了轻量编码、市场调研等环节,整体效率提升 50%以上。
AI Marketing 领域,部分创新业务运营中,从种子用户建联、合作用户筛选,到创意生成、效果追踪,已实现 AI 全流程赋能。
美图公司内部搭建了 AI Agent 平台、MCP 服务平台、AI 翻译平台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吴欣鸿鼓励员工用 AI 工具完成个人闭环。例如简单的物料设计、文案撰写、翻译等需求,都完全可以借助 AI 高效完成。但也要避免无脑照搬 AI 产出,让人感觉“一眼 AI”。
与此同时,为了把握 AI 在影像垂直领域的新机遇,美图公司在内部推出了 “AI 创新工作室”机制。鼓励有创意、有想法的创始人,借助公司的资源,组建一个极小规模的团队,把自己的产品构想付诸实践。
![]()
目前,美图公司已经成立了 5 个 AI 创新工作室孵化项目。未来会开放更多工作室名额。
AI时代的组织形态
AI时代,产品形态、创新形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对此,吴欣鸿认为,美图公司既要敏捷,又要有体系,并且要形成具有强大内驱力的美图文化。
![]()
敏捷,意味着反套路,保持敏锐的用户洞察,对行业变化敏感,并且敢于取舍;
有体系,意味着美图公司在组织和人才管理上,要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设计出真正能激发美图团队活力的机制与举措。
战略体系,就是美图公司的导航;
组织与人才体系,是双核心引擎,为美图公司提供动力,推动实现战略目标;
保障与驱动体系,是供能系统和助推器,既能兜底保障,又能让美图公司加速前进;
文化体系,就是火箭的稳定器,决定了能不能稳稳地,飞向目标。
今年 5 月,美图公司做了一次全员文化调研,收到了 1832 份有效问卷,深度访谈了 37 位同事,有同事说了一句让吴特别触动的话,他说:“帮助美图穿越周期的,就是我们的文化。”文化,不仅解释了美图是如何一路走到今天的,更让美图公司在面对未来挑战时,拥有站稳脚跟、走得更远的底气。
吴欣鸿面向美图全员,发布美图公司的升级版价值观:热爱影像、追求极致、着眼全球、求真务实、打破惯性、爱拼能赢。
![]()
这个价值观图像一个六边形。是因为六边形是自然界的最优解:材料最省、结构最稳、能储存最多能量。
文化六边形,像是蜂巢的基本骨架,给组织提供稳定性和方向感;而AI创新工作室,就像蜂巢里一个个活跃的格子单元,在里面不断孵化新的产品和可能性。美图希望成为蜂巢型组织:稳固、有序、高效,并且能不断孕育新的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