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身披银盔铁甲,手持丈八蛇矛,却只用二十回合,就把曹营杀将徐晃打得气喘吁吁,众将无人敢出,连主公曹操都吓得收兵。这人,就是袁绍麾下的“白马将军”颜良。既然他这么猛,要是单挑三国24名将中的前十位,能打败几个呢?
先说说颜良的背景和白马之战的来龙去脉。颜良原是山阳太守的家将,一身勇武,一干就是数年。建安四年,袁绍南下与曹操在白马对峙,袁绍派颜良、文丑镇守前锋。曹操本就轻视袁军,开战第一天,便让宋宪、魏续领兵出击,想给颜良一点下马威。结果宋宪、魏续两员骁将,一上来就被颜良一顿猛攻,几回合内被迫败退。曹操心里咯噔一下,他坐在帐中,对群臣说:“这位白马将军,可别小看了。”于是他重用“杀神”徐晃,一较高下。
徐晃上阵之初,才交锋十回合,便发现颜良的矛法极难抵挡。二十回合后,徐晃连连后退,虎口一开,当夜收兵。二十回合,就把号称曹军头号猛将的徐晃打得找不着北。这一下,帐中的诸将都怂了,没人再敢应战,曹操只好宣布撤军。正因为有这番经历,曹操才真切体会到,颜良并非浪得虚名。
![]()
既然打过徐晃,那与三国24名将的前十位对比,最直接的参照就是曹操心里的那把尺子。
第一档,自然是典韦、许褚两位号称“虎痴”“虎痴”,连连与徐晃鏖战不分胜负。可徐晃跟他们扭打五十回合,还没摆出一方绝对优势,换到颜良,只给了二十回合,徐晃就败了。由此可见,颜良至少能胜许褚、典韦。
![]()
第二档,是孙策和太史慈。东吴猛将孙策曾与太史慈大战五十余回合,互不相让,可如此顶级的对手,却都没在张辽、周瑜、陆逊面前站稳脚跟。既然颜良能在白马将徐晃面前如此凶猛,换做孙策、太史慈,也不一定能占上风。换句话说,孙策、太史慈被颜良击败,很有可能。
第三档,关羽、赵云这两位蜀汉“五子良将”。有人会说,关羽一刀斩颜良,可事实场面并不简单:当时颜良是被招降,引颜良上阵本就无心恋战,还没来得及布阵,就被关羽狠狠一击。这种“被动挨斩”,能说明颜良真比关羽弱吗?如果两人各有防备,颜良并非毫无胜算。至于赵云,曹操对他的态度就截然不同:长坂坡时,曹操但见赵云单骑救阿斗,惊声道:“这赵将军,不是等闲之辈。”可那之后,曹操却敢亲自率军夜追赵云,毫不惧怕。可见他并不把赵云看成无法战胜的对手,换到颜良面前,赵云也很可能败下阵来。
![]()
第四档,张飞、马超两人。张飞曾于长板桥前当街怒吼,吓得曹军溃散;马超更是在渭水一战摧枯拉朽,直令曹操心惊胆战。既然曹操都对张飞、马超避而远之,那么颜良要想轻松制服二人,也并非易事。以当时的苍狼对上黑熊,两者势均力敌,很可能打平不分胜负。
最后一档,是吕布和黄忠。吕布在三国无敌手,人称“飞将军”,曹操与之正面交锋,只敢派六将合围,生怕一人不足挂齿;黄忠老当益壮,射术和武力并重,也被称为“汉中王左膀右臂”。这两人,颜良基本难以战胜。
![]()
归纳一下,颜良与三国24将中的前十位掰手腕,至少能击败许褚、典韦、孙策、太史慈、关羽、赵云这六位猛将;大概率与张飞、马超打平;对吕布、黄忠则难逃败局。换句话说,若真把颜良放到群雄逐鹿的赛场上,他至少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为袁绍分得一口气。
可问题又来了:这位“二十回合之王”到底是真有如此神勇,还是后世演义添油加醋?而颜良若能战胜赵云,又为何偏偏输给了招降的关羽?这还得回到战场之外的将领心态、战前布局和偶然机遇。可任凭怎么推敲,白马之战中那声震天的长矛撞击声,早已将颜良的威名深深刻在了三国第一猛将的对决谱上。
![]()
对你来说,若让颜良与三国十大猛将单挑,你怎么预测胜负?只要一点点勇气和谋略,他就能在群雄中撕开一条血路,也许这才是“猛将之美”,不在孩童手段,而在当机会来时,能将一切顽敌通通撂倒脚下。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