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打平许褚,却在一场意外中被赵云一招秒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的就是曹操麾下的猛将高览。袁绍麾下,颜良、文丑、张郃齐名,高览从来不缺战功。官渡之战中,曹操派张辽迎战张郃,交手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眼看张辽吃力,许褚上场相助,袁绍一看也不甘示弱,竟然让高览前去支援张郃。高览和许褚对阵,只不过一会儿,曹操就莫名其妙地下令全军突击。想想看,要是许褚占了上风,曹操何必急着全军出击?可见,高览那一仗,很可能是压着许褚打的。
可就是这样一位号称能压许褚的强者,为何在穰山之战中,连一个回合都撑不过赵云?原文是这么写的:“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就这么一句带过,让人直呼冤枉。
![]()
真相在哪里?我们不妨来捋捋。
意外一、刘备的战场牵制
![]()
大家都以为刘备武功平平,但乱世里能跑到如今的位置,岂是偶然?虎牢关之战,张飞单挑吕布吃了亏,关羽出手也不行,就只有刘备一起来,合力才堪堪把吕布打退。可见刘备不是吃素的。穰山之战前,高览原本以为自己只要撂倒刘备,战局就能一锤定音。谁想到刘备顽强抵挡,不仅拖住了高览,还让对方筋疲力尽。因为刘备的防守出乎意料地顽固,高览没法立即转身对付赵云,结果一回合都没撑住。
意外二、护卫军的临阵溃散
![]()
高览从袁绍身边调来一队精锐,随他伏击刘备。但当赵云杀出重围时,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护卫非但没有死战护主,反而鸟兽散,形同弃卒。赵云策马而至,护卫一散,高览周身防线瞬间敞开,再想扭头迎敌,已经来不及。要是那些护卫能硬拼几招,高览返身再战,也不至于被秒杀。
意外三、兵器与战马的悬殊
![]()
从兵书上看,高览常用长刀,砍斩过不少对手;而赵云惯用丈八蛇矛,长短直接拉开一个档次。短刀想在背后突袭枪兵?多半是吃亏。更重要的是,赵云驭马“照夜玉狮子”,速度惊人。那匹战马加上枪,冲击力十足,等高览回过神来,身首已异处。因为装备的差距和马速的优势,赵云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切断高览的脖颈。
有些人会问:既然高览如此强悍,为何手下不整顿?其实,高览刚脱离袁绍麾下时,士兵多是袁家旧部,并不完全听他调度。曹操对前袁绍军心不疑,高览虽封建威将,却没能牢牢掌握部众。可想而知,他在穰山之战上,心理上早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等到赵云那一枪,几乎是“乘胜追击,一剑斩将”,没有给高览留下一丝机会。
![]()
有人说,高览死得冤,其实也未必全怪运气。坦白讲,每一场战斗,都离不开对手的策略、地形、人心。穰山之战,刘备全面防守,张飞在侧协助,只有赵云以迅雷之势偷袭,更有曹操大军压过来。可见,高览虽枪法不差,却陷入了“三面夹击”的局面。没有谁能一人面对两位主将还安然无恙。
不过,先不说这些原因,咱们回头看看另一个问题:高览真正的实力到底几何?他到底能不能压许褚?现存记载虽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他和许褚对阵的场面推断。张辽和张郃打了五十回合,灯火阑珊时,许褚上去增援,结果双方仍打得难解难分。袁绍这边居然派高览去对付许褚,说明袁绍自己心里也清楚,高览在猛将中绝不比许褚逊色。所以,高览在当时确实被高看过,不是后人一味吹捧,而是袁绍、曹操都给过他足够的认可。
再结合高览的生平,他曾随袁绍征讨黄巾,屡建战功。后来袁绍内乱,张郃、郭图都反了,高览倒是一心留在前线。曹操招抚时,并没让他领重兵,却封了个偏将军,委以伏击要务。可见他在曹营中始终没有足够的舞台,也没能攀上中枢。要说他比许褚更强还是未可厚非,只要给他一个稳定的后勤和信任,也不见得会在穰山之战翻车。
有意思的是,历史就是这么吊诡:一个你看好的将领,只要遇到三大不利条件,就足以改写结局。有人问,高览这样的“野蛮人”,到底是有功还是有过呢?或许他不擅长处理军心,也低估了刘备的真正实力,更小看了赵云的出击速度。但正因如此,他才显得格外可怜。力压许褚不假,却输在了意外之上。
最后我们要思考:历史的胜负,真的是单纯靠武力吗?高览的故事告诉我们,心理战、阵法、装备、后勤,以及随机的变数,才是胜败的关键。三国群雄,多少猛将皆折于意外,而能活到最后的,却不一定最能打。就像有人说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们怀念高览,不仅因为他死得冤,更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乱世不仅是兵刃相见,更是智谋与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罗贯中,《三国演义》] [司马光,《资治通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