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有这么六位猛将,一身虎胆,身手一流,却都跟错了主公,死得让人心疼。他们是谁?他们的能耐为何没能改写命运?接下来,咱们就聊聊高顺、颜良、文丑、张任、庞德和魏延这六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背锅”又悲惨收场的。
高顺从一个牙门将,跃居陷阵营统领,他的军事才干,简直无人可比。他操练的人马,整天操刀刀作响,锋芒直指敌阵。那阵仗,关羽、张飞一时都不是对手。可惜,高顺忠心耿耿,却跟了一个没大局眼的主公——吕布。吕布好武不识人,把高顺当成“傀儡”一样使唤,却从不真正给他重任。高顺忍了,咽下了,依旧拼了命冲锋。可当白门楼一战,吕布阵脚溃散,曹操让高顺拿把刀下来投降,给个台阶下。他却沉默不语,只因他心里还装着对吕布的忠义。曹操见他矢志不移,只好下狠手,一刀砍下,鲜血飞溅。要问,如果高顺主公不是吕布,他又怎么可能在那个时候被轻易击败?又怎么会被曹操斩杀?
![]()
颜良、文丑本来都是袁绍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可就是这两个盖世武人,最后栽在了袁绍瞎操作的手里。白马之战时,颜良横扫曹营二十余招,徐晃、许褚都被他震住。一时间,“袁家铁壁”“关羽难敌”都成了他的代名词。可偏偏那一战,刘备去见袁绍之前,交代了句:“对那关羽手下别太狠,可先劝降再说。”袁绍当下把刘备当座上宾,颜良又看袁绍对刘备万分尊重,一时间顾忌了关羽,放慢了攻势。关羽一个闪身,一刀砍在颜良颈项,颜良就此毙命。你说,要不是刘备的那句话,袁绍的那份偏心,颜良又怎会手下留情?他真能让关羽这么轻松把他秒杀吗?
![]()
文丑和颜良并肩作战多年,战场威名不输颜良。他挥舞双锤,滚石挡途,直逼曹营军心溃散。可那一日,乱军中他被关羽一刀斩下半臂,无力格挡,最终落马而亡。要不是摊上袁绍这样的主公,连刘备都能座上宾般看待,文丑岂会在细节上防不胜防?他怎么会死在关羽一刀之下?
![]()
再看张任,他是益州刘璋麾下最强的猛将。刘备初入益州,所向无敌,只是遇上张任,瞬间就被他按在地上摩擦。庞统、黄忠、魏延轮番出战,都被张任的乱石流、枯树阵打蒙,要不是诸葛亮赶到,用了“空城计”“天雷破”,才迫他退去。张任从一介牙门将,到为刘璋镇守阆中,练就出一套“七进七出”的攻防绝技,号称“益州无双”。可他终究乏援,只能和诸葛亮唇枪舌剑,谁料诸葛亮用人内外兼具,亲自督战,擒下张任,斩于城下。试想,若不是刘璋没远见,没给他更大舞台,他以如此能力,又怎会被诸葛亮这么轻松制服?
![]()
庞德也是典型的“跟错主公”案例。他初随马超南征北战,马超打得风声水起,庞德端着方天画戟,呼啸沙场,他以一百回合抗衡关羽的传奇,传遍江东。可马超一败再败,兵将溃散,把庞德当成拂尘一般一丢,南投刘备后,又忘了这位旧将。庞德心灰意冷,直到曹操来招降,又被对方以“镇守襄阳,保护后方”为名,实际却是拿人质要挟。襄樊之战时,关羽屡屡攻城,而庞德因家人被扣,只有拼死坚守,却终在一场失火中壮烈殉国。马超太冷血不念旧情,曹操又把他当棋子摆布,庞德能不死?他死时只剩一腔义胆,无人理会,也无法收拾。
![]()
最后说说魏延,一个号称“蜀汉五虎将”之下的主力。入蜀后,他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威震西川。但诸葛亮对他始终不放心。火烧上方谷时,为防魏延反扑,诸葛亮命马岱封堵谷尾,看着联合司马懿把魏延困在火海里。魏延宁死不降,和火焰拼了命,最后却被自家人偷袭斩杀在谷口。大军还在后方跺脚,却救不回他。诸葛亮的算计,杨仪的挑拨,说到底都是主公心计深沉的结果。要不是跟着刘备、身陷蜀汉,魏延也许能去投别的君王,或成一方都督,哪会被自己人偷袭于火中?
从高顺到魏延,六位好汉各有千秋,却都死于主公的无视、猜忌或错用。有人忠义太重,被误解;有人执意复仇,却落入圈套;有人义胆千秋,终究成了牺牲品。三国这舞台,不光比拼武力,更要拼主公的眼光与谋略。一个主公,能识人用人,就能成就大业;一个主公,若连自己手下猛将都保不住,又怎能指挥千军万马?
三国演义里,至少有这六位惨烈将领,你还知道哪些也是跟错主公,才栽在刀下的呢?
信息来源:《三国演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