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成立于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改编而成,下辖28军、29军、31军,后增32军。兵团部队主要来自山东和江苏地区,融合八路军和新四军骨干力量。
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叶飞出生于1914年,早年投身革命,领导闽东武装斗争,抗日时期开辟苏北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参与多项重大战役。1949年7月,兵团奉命南下福建,目标直指省会福州。
进军福建过程中,第十兵团分兵三路推进。28军从闽赣边界入闽,29军经浙南转进,31军随兵团部行动。部队克服山区地形困难,行军迅速。
![]()
8月上旬,兵团集结闽北,针对国民党第六兵团布防,制定钳形进攻计划。叶飞指挥部队切断敌退路,主力从南北两翼合围福州。
8月17日,部队攻克福州,歼灭国民党守军大部,俘敌三万余人。福州解放标志福建大陆门户打开,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
9月,第十兵团继续南下,发动漳厦战役。部队沿福厦公路追击,攻占莆田、泉州、漳州。9月17日,厦门解放。
![]()
除金门外,福建全境基本平定。兵团部队留守福建,兼任福建军区,负责巩固新生政权。28军、29军、31军驻扎各地,32军北调。兵团干部多为江苏和山东籍,江苏人主要在29军,山东人在28军和31军占多数。
1956年,福州军区成立,叶飞任首任司令员。军区从福建军区和其他部队抽调干部,组建后勤部。后勤部选址福州中山路北部一带,原为城区边缘地块,占地数百亩。
院落规划包括办公区和家属区,中山路被门岗分割,北段成军事区域。干部队伍以第十兵团为基础,江苏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背景为主。口音差异明显,江苏籍干部多讲苏中苏北方言,山东籍干部用胶东渤海口音。
![]()
中山路大院成为军区后勤部驻地,房屋整齐,设施齐备。干部家属随军入住,子女在院内成长。孩子们接触军事环境,从小熟悉部队番号,但对专业术语理解有限。
江苏孩子数量较多,山东孩子稍少,形成院内人口格局。大院按地理分三片区域,以食堂为界:中山路西侧为路西区,东侧为路东区,欧冶池周边为湖边区。各区孩子活动多限于本区,跨区互动少。
1969年左右,大龄孩子陆续参军离去,大院氛围变安静。剩余男孩开始主导活动。路西区男孩先行动,他们了解父辈隶属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便将本区称作“三野”。
![]()
这一称呼基于历史事实,第十兵团确属第三野战军序列。消息传播后,路西男孩以此自称,增强归属感。
湖边区男孩随之响应,根据居住地靠近欧冶池的特点,取名“湖边大队”。欧冶池在当时孩子口中常称“湖”,故名字融入地域元素。相比第三野战军规模,这一称呼显小,但贴合实际,如同地方游击队编制,仅百余人级别。
路东区男孩不落人后,选择“四野”作为称呼,意在数字上超越“三野”。这一取名忽略历史关联,第四野战军实际进军华南,与福建无关。
![]()
第三野战军进军华东,渡江后分途行动。第二野战军向西南,第四野战军向华南。孩子对军事知识掌握不全,故出现偏差。但称呼一经确立,便沿用下去。
这些称呼强化区际区分,男孩们以此指认彼此住处。路西属“三野”,路东为“四野”,湖边是“大队”。虽无正式组织、无领导结构、无具体活动,仅为口头游戏,却反映军旅传承。男孩们通过此方式延续父辈身份认同。
第十兵团历史为这些称呼提供背景。兵团组建时,部队朝气蓬勃,屡担重任。渡江战役中,兵团从扬中渡口过江,攻占丹阳、常州。
![]()
上海战役中,突进市区,解放浦东。进闽后,福州战役采用迂回战术,29军从右翼包抄,切敌后路。厦门战役中,部队渡海登陆,逐街推进。这些战役细节在大院干部口中流传,影响孩子认知。
管理部门获悉男孩称呼后,上报领导。领导询问自家孩子,确认仅为玩闹,非实质团体。鉴于社会环境复杂,大人提醒避免组队行为。男孩们渐长大,继续参军,称呼随之淡化。
大院后来迁至农学院,分南北两区。北部男孩称“北山游击队”,南部称“南山游击队”,受京剧影响。西门外男孩未取类似名字。原中山路大院部分建筑保留,如将军楼,五座中剩四座,受规划保护。
叶飞一生贡献突出,1999年逝世。2024年为其诞辰110周年,福建举办文物展,展示其指挥文物。第十兵团旧址在福州部分保存,作为历史教育基地。
![]()
这些男孩如今多已退休,童年回忆成为集体记忆。称呼虽源于儿戏,却体现军区子弟对革命传统的继承。第三野战军精神通过世代延续,激励后人。
福州中山路大院见证部队变迁。从第十兵团驻守到军区成立,再到后勤部运作,院内生活折射时代印记。男孩们的“三野”“四野”“湖边大队”虽不严谨,却源于真实历史,增添人文内涵。
第十兵团在福建的巩固工作包括组建地方武装,稳定社会秩序。兵团干部参与土改,支援经济恢复。这些努力为大院干部提供工作基础,也影响家属教育观。
![]()
孩子取名过程虽简单,却显示身份认同需求。路西“三野”直接承袭父辈,湖边“大队”注重地域,“四野”虽误用,却体现竞争心理。这些元素无意中重现野战军序列逻辑。
大院迁址后,新称呼“北山游击队”“南山游击队”延续分区分野传统,受文化影响。京剧《红灯记》台词提供灵感,反映时代文艺作用。
如今,福州军区旧址部分转型文保单位。2023年,福州战役遗址列入保护名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