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加酱油的一份关于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提示性公告,让其再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曾凭借“中国酱油第一股”登上胡润百富榜的加加食品,表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近四年来业绩陷入连续亏损,错失行业发展风口,掉队于海天、千禾等竞争对手。
认识到问题严峻的加加,通过战略调整,全力推广减盐、零添加调味品,并在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尽管如此,其与竞争对手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从四处投资到重新聚焦主业,加加酱油能否重现昨日辉煌?
大象新闻记者 王艺枫
市值一度超百亿,“酱油大王”昔日风光无限
1996年,杨振在湖南宁乡县创办加加酱油厂,产品所使用的拉环式瓶盖解决了消费者开瓶的痛点。正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让加加酱油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创业初期,杨振就迈出十分大胆的步伐。在其他酱油品牌售价多在1.5元左右的当时,他却把加加酱油的售价定在6.5元,走高端路线,迅速抢占了市场话题度。
2000年左右,杨振更是斥巨资砸钱做广告,特别是在央视豪掷4800万于黄金时段做宣传,令“咔嚓一响,家常有光”的广告词深入人心,加加酱油也迅速打开全国市场。
2012年,加加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酱油类上市公司,市值一度超过百亿元。一时间加加酱油风头无两,营收和净利润都在增长,在调味品行业占据重要位置。
2014年,杨振更是以20亿元财富首次入选胡润百富榜,“酱油大王”名副其实。
多元跨界屡试屡败,“酱油第一股”掉队
上市后的加加酱油,风光没有一直延续。
2018-2020年,公司业绩增速开始放缓,从2021年开始,总营收更是一路从20.73亿元连续4年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13.01亿元。
![]()
(加加集团近年来营收趋势)
此外,加加食品产品毛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毛利率仅20.5%。海天味业、千禾味业等毛利率普遍达30%-40%。
为挽回业绩颓势,加加食品在2021年11月也曾对其产品进行提价,但因价格调整的滞后及调整幅度的因素影响,不能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毛利率仍然下滑。
祸不单行,业绩陷入持续亏损的同时,公司实控人杨振也引合同纠纷、个人债务纠纷等多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2024年,加加集团实际控制人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不过,上市后的加加下坡路似乎一切有迹可循。如同创业早期的大胆策略,在上市一年后,杨振便开启了跨界扩张之路。
2015年,加加食品斥资5000万元布局电商领域,收购云厨电商51%的股权。然而,收购后的云厨电商就陷入持续亏损,仅两年后,加加食品就以0元的价格将云厨电商这部分股权进行了出售;
2016年,加加食品宣布以1亿元受让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股权,不过,该项投资在不到一年后就被宣告终止;
2017年,加加食品又宣布拟收购辣妹子100%股权,意在扩充公司产品线,希望通过其渠道优势进军餐饮行业,但这笔投资最终未能顺利落地;
2018年,加加食品进军水产业,以48亿元收购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100%股权,最后也终止了这项重大资产重组,并购再次以失败告终。
正是连年来屡试屡败的跨界投资,造成公司资金占用,元气大伤,直接导致加加在2020年被戴上“ST”的帽子。虽然后来短暂摘帽,但2024年再度因连续亏损等原因,公司股票被实施“ST”风险警示,对其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再次造成打击。
回望过去十年,加加食品营收徘徊在16-20亿元。而同期,海天味业营收由84.02亿元增长至245.59亿元,千禾味业由6.13亿元增至32.07亿元,中炬高新(厨邦)由23.18亿元增至51.39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大象财富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加加食品之所以逐渐掉队,主要因为其在全国化的进程、全渠道的运营以及多维度的产品矩阵并没有完全建立。
“加加应该是错失了整个中国调味品高速发展、高速增长、高速扩容的时代红利。而且它的主业不强、副业太多、战线太长,所以没落是必然。”朱丹蓬分析。
国资入局重振主业,能否挽回颓势?
面对市场质疑,杨振2020年底曾公开表示:“企业上市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2013年以来我个人投资套进去了,然后恶性循环,不断地搞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所以错过了发展时机。”
杨振当时还称,“回归主业回归初衷,以‘酱油’作未来主要的战略方向。”
![]()
(加加推出减盐、零添加系列调味品)
正如其所说,加加食品在此后进行了战略调整,重新聚焦主业,全力推广减盐、零添加酱油等中高端系列产品,并推进电商、团餐等新渠道,提升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
今年上半年,调整后的加加挽回了一点颓势。根据其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收7.33亿元,净利润835.18万元,终于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28.64%。
但与海天味业2025上半年152.3亿元营收、39.1亿元净利润,千禾味业营收13.2亿元、1.73亿元净利润相比,加加酱油显然还需努力追赶。
去年底,通过司法拍卖,中国东方成为加加第一大股东。据了解,中国东方属于国有企业,由财政部持有71.55%股权。
今年2月,财政部拟将其所持有的中国东方的股权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5月7日,该股权变更已取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随着国资接盘以及上半年的业绩向好,环顾四周已强势崛起的竞争对手,在未来加加将采取哪些差异化的发展方式?记者向公司发去采访函,截至目前没有得到回复。
朱丹蓬表示,国资入局后,加加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布局应该会发生变化,不仅是产品的创新迭代,内部管理体系也会进一步得到升级:
“对于加加这些年的发展来说,我觉得它的老化程度非常高,所以大股东加入之后,应该会有非常好的一个鲶鱼效应,但是想再创当年辉煌可能性不大了。”
本原创稿件版权归大象新闻所有。转载或合作,请联系:0371-65888889;邮箱daxiangcaifu@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