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ype="normal"SectionTitle="01" Type="normal"@@
《第二个太阳》是刘白羽创作的长篇小说,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这是一部战争小说,刘白羽本人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他把对牺牲战友的怀念之情,以及新中国建立的艰辛,都写进了书中。
小说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兵团副司令秦震率领的一支解放军部队从攻占武汉到进军湖南的战斗故事。
书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常常让人湿了眼眶。
今天先讲一下连长吴廷英的故事。
02
多年前,在东北战场,风雪凄迷,敌强我弱。
我方部队踏过冰冻的松花江奇袭敌军,排长吴廷英率领一排人从密集炮火中杀出一条血路,用一包炸药炸毁了敌军指挥部,决定了这一战的胜利。
他突然听到熊熊燃烧的屋子里传出婴儿的哭声,立即冲进去抢救出孩子,草屋随之坍塌。
火场上没有奶水,没有米汤,也没有人,吴廷英把高粱米饭一口一口嚼成面糊糊,喂养婴儿,然后把孩子先带在身边。
正在这时,他们连队接受了押送俘虏的任务,他把孩子背在背上执行任务。
半路上休息时,他去烧水给大家喝,就把酣睡的婴儿放在磨盘上。
一个敌军官伪装成大兵混在俘虏群中,拾起一把斧头朝婴儿劈去,想借此嫁祸大家,煽动兵变。
吴廷英刚好从屋里出来,跳上去护住婴儿,然后一个箭步猛窜过去,一刺刀捅死了那个恶魔。
当场目睹者都认为吴廷英救了一条人命。
03
但是战后评功时,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连指导员受伤,职务由副指导员白天明代理。
他原来跟吴廷英同班,之前因为他偷装了老乡一袋子烟叶,在党小组会上遭到吴廷英揭发,因此怀恨在心。
评功前,他先找张凯谈话,张凯是全排出名的炮仗脾气。
指导员代表党,而张凯对党是说一不二。
评功会上,张凯就说吴廷英违反了俘虏政策,理由是:计未得逞,不应处死。
举手表决时,老兵中只有张凯一人举手。
散会后,谁也不理张凯,张凯一口气跑进树林里痛哭流涕。
他一直敬重排长吴廷英,可现在却站出来揭发了他,这不是昧良心吗?
这时吴廷英走过来,轻言轻语地安慰他:“党是公平的,一切听从党处理吧。”
“可是,排长,你没错,你没错呀!”张凯抱着他的两腿失声痛哭。
后来,白天明写了个报告,抄写了张凯揭发的言词。
报告一级一级送到纵队党委,一时抽不出人手,党委就委托秦震去做战后总结时就便处理一下。
秦震没有见到吴廷英,说他带一个班到深山老林给伙房砍柴去了,而且留下一张纸条,写道:“人是我杀的,请组织调查处理。”
刚好突发紧急情况,秦震要立刻赶回去,没有调查,就给了吴廷英一个记过处分,立功也泡汤了。
张凯很快被提拔,成了吴廷英的上级,而吴廷英背着处分,从此走上了一条坎坷的道路。
但是队伍遇上困难的事情,张凯都得请吴廷英指点。
秦震听到张凯讲了这段往事,十分懊悔,暗下决心,一定要弥补过错。
04
这天,敌机轰炸桥梁,秦震命令所有火力随时对空射击,保护车队过桥。
连长吴廷英在桥上指挥车辆,第五辆刚开上桥头,突然,一根桥梁被轰炸机炸弹,大桥就要坍塌。
吴廷英带着一群战士就冲下大河狂流,他全力抱住断裂的木桩,拿自己的脊梁顶住桥梁,战士们都跟他一起抱住桥柱,顶住桥梁。
他一动不动,用脊梁死死顶住桥梁,十几辆车都顺利地过了桥。
吴廷英就这样献出了生命。从松花江到长江,他已经抢救了5个孩子。
而白天明为了逃避南下作战,开枪自伤了。
05
吴廷英英勇善战,智勇双全,在战场上屡次立下大功,可是遭到小人白天明的暗算,导致吴廷英在评功时,不仅未能立功,还背了处分。
他牺牲之前最高职位也就是连长。
张凯本是吴廷英排里的士兵,却被白天明利用,稀里糊涂地揭发了吴廷英。
因此,张凯反而成了吴廷英的上级,吴廷英不但没有嫉恨张凯,反而继续出谋划策,全力配合他作战。
吴廷英不仅英勇骁战,而且心地善良,先后救过5个孩子。
明知自己遭受冤屈,他始终无怨无悔地奉献,直至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而白天明为了保命,不惜开枪自伤,逃避参战。
看起来,白天明占尽便宜,吴廷英什么好处也没捞上,可是吴廷英却让人肃然起敬,白天明则成了令人唾弃的对象。
任何时代都有投机取巧者,也有脚踏实地者。
现实中,的确有不少投机取巧者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但是,人们心里其实都有杆秤。
投机取巧者也许获得了利益,但唯有脚踏实地者,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