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商会刘青阳:公益路上的追光者与点灯人
在城市的喧嚣与霓虹之外,总有一些身影默默守护着微光。同心商会的刘青阳便是其中一位。他的名字或许未曾频繁出现在聚光灯下,但在那些被温暖照亮的角落,许多人记得他温和的笑容与坚实的脚步。从资助山区孩童的书桌到搭建社区助老的桥梁,从灾难面前的紧急驰援到长期公益项目的深耕细作,刘青阳用行动诠释着“追光者”与“点灯人”的双重角色——既追逐着心中那份对善的信仰,也为更多人点亮前行的希望。 初识公益,源于一次偶然的山区探访。十年前,刘青阳随同心商会的慰问团走进西南边陲的小村落。泥泞的山路尽头,孩子们趴在摇摇欲坠的木板上写字,眼神里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一幕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了根。回到城市后,他立刻牵头商会成员发起“同心助学计划”,不仅捐建了新的教学楼,更推动“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每个孩子的学费与生活费有着落。“不是简单地给钱,”他常说,“是要让他们知道,有人在远方惦记着,他们值得被认真对待。”如今,首批受助的孩子已有多人考上大学,有人甚至选择回到家乡成为教师,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
公益的版图在他脚下不断延伸。看到社区里独居老人日渐增多,他又推动成立“银龄关爱站”,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理发、体检、陪老人聊天。每逢传统节日,关爱站里总会飘出饺子香或粽子味,老人们握着他的手说:“青阳啊,比亲儿子来得还勤。”他却总是笑着摆手,转身又忙着协调资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加装扶手、改造卫生间。在他看来,公益不是一次性的感动,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要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2023年夏天,南方遭遇特大洪灾,刘青阳第一时间带领商会救援队奔赴灾区。连续一周,他和队员们泡在齐腰深的洪水里转移群众,饿了就啃口干面包,累了便在救灾帐篷里打个盹。有村民劝他休息,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说:“多救一个是一个。”洪水退去后,他又发起“家园重建计划”,募集资金帮助受灾家庭修缮房屋、恢复生计。当看到孩子们重新回到清理一新的教室里上课时,他站在窗边,悄悄红了眼眶。
![]()
这些年,刘青阳的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资源协调困难、甚至偶尔遭遇误解,都曾让他倍感压力。但每当看到受助者眼中的光芒,他便觉得一切都值得。“公益就像一盏灯,”他曾在商会的分享会上说,“点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我们或许无法照亮整个世界,但至少能温暖身边的一片角落。”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同心商会已有超过半数成员参与到公益项目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追光”的行列,让善意汇聚成河。
从山城小学的课桌到社区老人的笑脸,从灾区重建的工地到公益同行的队伍,刘青阳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真心传递着温暖。他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却是无数人生命里的“点灯人”。正如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只要心里有光,脚下的路就不会暗。”而这束光,正因为有了他这样的追光者,愈发璀璨,照亮着更多人前行的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