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臣蒋琬,诸葛亮重点培养,零陵永州走出的蜀汉宰相传奇

分享至

千年古村石角洞,一段尘封的历史正悄然苏醒,这里曾是蜀汉四相之一蒋琬的成长之地。
在永州零陵区水口山镇的西楼村,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蒋富仔面对前来考察的文物专家,语气坚定地说:“这是蒋琬的祖居地,先祖蒋琬就是此地土生土长的庄稼人。”
2017年夏天,文物专家们在西楼村发现了大量裸露在外的基石和陶瓷器残片,一个沉睡1700多年的历史渐渐被唤醒。
这个四面环山、溪流蜿蜒的古村落,保存着60多座古民居和纵横交错的3条古驿道,见证了一个三国时期蜀汉宰相的传奇起点。



01、石角古地:蒋琬的永州根脉
西楼村,这个位于永州零陵区水口山镇的古老村落,与广西接壤,至今仍保留着石角洞、石角仔等古地名。这些地名,成为揭开蒋琬出生地之谜的关键线索。
《蒋氏族谱》和《西楼公祠石碑录》明确记载:“吾族,蒋琬公之胤也,历数十代至才进公,迄今又十余代”。
当时的零陵县知事赵开勋在为《蒋氏族谱》所作的《赠序》中,对蒋琬的出生地进行了详细考证。



他写道:“后汉《郡国志·湘源》,零陵自永建三年更名湘乡,故陈寿称零陵为湘乡。然则琬之生于零陵石角,必在零地界。”
石角,就是今天的水口山镇西楼村。这一发现,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零陵古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州市地情网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点:唐代时,零陵县城千秋岭曾建有蒋琬祠,相传为其旧居地。可惜的是,此祠在日军沦陷永州时被炸毁。



02、少年英才:蒋琬的早期岁月
蒋琬,字公琰,生于何年何月史书记载不详,但他是零陵湘乡人。
青年时期的蒋琬与表弟泉陵的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在荆南一带已崭露头角。
蒋琬年少时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这些特质,为他日后成为蜀汉重臣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了零陵、长沙等四郡,年轻的蒋琬就在此时归附了刘备集团。
公元211年,他随刘备入川,开始了在巴蜀之地的政治生涯。



03、仕途起伏:从广都长到尚书令
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长。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几乎断送了他的性命。
有一次,刘备出巡至广都,发现蒋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不禁勃然大怒,要将其加罪处死。



关键时刻,诸葛亮出面求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诸葛亮的高瞻远瞩,不仅救了蒋琬一命,也为蜀汉保留了一位未来的宰相之才。
免于一死后,蒋琬一度被罢免官职。但不久后,他再次被起用,任什邡县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为汉中王,蒋琬被调任中央任尚书郎,开始了他在蜀汉权力中心的生涯。



04、诸葛亮的选择:为何是蒋琬?
诸葛亮开府治事后,辟蒋琬为东曹掾,后又迁为参军。
诸葛亮数次外出征伐,蒋琬常负责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展现了出色的行政能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