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皮扬斯克火车站弥漫着硝烟和金属烧灼的气味,乌军一个连的士兵蜷缩在废墟里,耳朵里全是俄军装甲车履带碾过碎石的嘎吱声——距离只剩500米。这群守军利用地下通道、下水道和仓库打游击,FPV无人机像马蜂一样扑向俄军突击小组,机枪火力封锁了通往站台的每个路口。
![]()
俄军根本不打算硬冲,他们使出了个"土拨鼠式突袭":一群特种兵推着简易小车,趁着夜色摸进废弃的输油管道,硬是在里面猫了四天四夜,等爬出来的时候,人都快到乌军防线的眼皮子底下了。
由此可见,地面上的坦克也没有闲着,凭借无人机的精准指挥,就像一只只"利器"般,专挑民居之间的缝隙往前拱,连续一天的推进都能稳稳地将战线推进800米。可惜亚速旅的“精锐”也来不及调来,P07公路早就被俄军的炮火给掐断了,补给的车子只好走乡间的土路送货,十几辆车里只有三四辆能硬着头皮地冲到终点。
![]()
守军那边的弹药是一天比一天少,可俄军那边呢,倒是越打越放开,炸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就在苏-34的轰鸣声未消散之际,随其而来的FAB-1500重型滑翔制导炸弹便以1.5吨的惨烈之力将楼板彻彻地砸穿,随之而来的又是一道道的温压弹的二次爆炸,将这幢大楼的空气抽的一干二净,直至将密闭的空间里的一群乌军连的将士们都给“吸”得连窒息都来不及反应。
借助了精巧的滑翔套件的这款“神器”炸弹,不仅能在50公里外的目标上准确地“钻窗入户”,而且其每月的“出击”次数也能达到3500到5000枚,可惜乌军手里的S-200都快退役了,还得将爱国者系统的升级先放一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天上又要掉“一根根的铁榔头”了。
火车站成了消耗战绞肉机。俄军第68摩步师、第27近卫旅轮番强攻,石勒喀河自行高炮把楼房轰成筛子;乌军靠下水道转移兵力,把指挥所塞进地下室,用手机求援——电子战设备早被炸瘫痪了。有个被俘俄兵透露,自己连队三天打得只剩十几人,但乌军更惨:城区被切成碎块,残兵缩在医院楼里,防线裂开三公里大口子。
![]()
库皮扬斯克一丢,乌军东北战线等于被掐住脖子。这地方是顿巴斯连接哈尔科夫的铁路枢纽,2022年乌军反攻费老大劲才夺回,如今俄军想赶在寒冬前彻底拿下。零散抵抗改变不了大局——火车站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后续俄军大概率沿E40公路直扑伊久姆,哈尔科夫东部门户彻底洞开。
与此相比,俄军的战术转型却日渐明显:那些原本配备的精密的苏-30战机,竟也开始被拿来在黑海的边陲地带去一一对付那些微不足道的无人艇,而那些原本被视为“小兵”的FPV无人机却成为了当下最具性价比的“兵种”,毕竟一架苏-35的战斗机就能将一两辆皮卡的无人机给轰的片片瓦礫,而无人机的巡街却可实惠的多。这种“低科技消耗+高科技点杀”的组合,正把乌克兰拖进更残酷的战争第二阶段。
站台钟楼指针停在爆炸瞬间,乌克兰守军最后一封电报写着“弹药耗尽,正在转移”——其实无路可退。俄军控制展台后,下一个目标是奥斯科尔河桥梁,一旦拿下,乌军第92、93旅退路彻底切断。库皮扬斯克战役提醒所有人:现代战争里,钻管道的小推车和1.5吨巨弹,一样能定胜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