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教育是强国之基、兴区之要。“十四五”以来,铜陵铜官区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核心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抓手,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成功入选两项国家级称号,完成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实现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跨越。
国字号荣誉“双丰收”,锚定教育优质发展坐标。2024 年成为铜官区教育发展的 “里程碑之年”,1 月成功获评 “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同年又上榜教育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名单,成为安徽省首批同时斩获两项国家级称号的县(市、区)。这一成果标志着该区彻底实现从 “基本均衡” 到 “优质均衡” 的跨越,为后续教育改革发展筑牢了品牌根基。
资源投入“强保障”,夯实教育硬件基础。自 2019 年起,铜官区累计投入 10.25 亿元用于学校新建与改扩建:其中8.4 亿元新建 9 所中小学,1.82亿元新建15所公办园,7655万元升级 25 所中小学与 8 所公办园,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86万个,有效缓解 “入学难” 问题 —— 中小学在校生从 2019 年的3.52万人增至4.36万人。公办园发展尤为亮眼,占比从 31.2% 跃升至 60.98%,标准公办学位达 7110个,82.4% 的适龄幼儿可进入公办园就读,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持续扩大。
办学条件“焕新颜”,打造智慧育人场景。近三年该区持续加码教育装备升级,投入4034万元完成所有区属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多媒体互动黑板、校园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全覆盖;4142 万元改造淮河路小学、长江路小学等 5 所学校的音美专用教室,配备专业钢琴、数字化美术画板等设备。2024年再投5000万元改扩建第十二中学、第十五中学,同时申请 800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债,计划 2023-2026年每年投入2000万元升级幼儿园设施,并按生均1000元标准补助普惠性民办园,让优质硬件资源惠及更多师生。
师资建设“提能力”,激活教育内生动力。一方面通过 “引育并举”扩充师资队伍:2019年以来累计补充中小学教师385名,实施 “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教研组长、名校长” 培育工程,打造2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另一方面深化管理改革,完成公办幼儿园园长 “职级制、负责制、任期制、问责制”四制改革,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2024 年推动117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占符合条件教师的 13%,其中骨干教师占比25%,促进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流动。
办学模式“破壁垒”,推动资源均衡共享。创新推行“1+N” 联合办学模式,以“强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实现“五统一”(管理、师资、教学、活动、考核)。目前全区建成17个“名校 +”联合体,覆盖42所学校(园)。田家炳小学与东山小学共享课程资源,人民小学派骨干教师到金山路小学驻点教学;铜官乐幼儿园通过“名园 +”模式,带动12所新建公办园快速提升办学质量,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五育融合“筑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打造10个市级思政研学基地、5条“行走的思政课”路线,组织学生走进铜陵博物馆、白姜种植基地开展 “红色足迹寻访”“非遗传承”等实践活动。课后服务开设思政、体育、科技等26类512门课程,还将青铜文化、白姜种植技艺融入校本课程,北京路小学开发《铜娃学青铜》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本土文化。
下一步,铜官区将持续巩固拓展成果,奋进教育强国新征程,保障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王倩 巨晨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