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
《2025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原则,以全面客观评价化工园区高端化、市场化水平为目标,构建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从产业基础、产业创新、产业潜力和产业转型四个维度,对截至2025年7月底认定的745家化工园区进行综合评价,科学评选出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名单如下:
![]()
注:本研究涉及化工园区名单以已公布的认定名单为准,本地区未认定的园区不纳入评价范围。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5.08
(一)百强产业格局:以石油化工为主导,分区域发展特征明显
从百强园区的产业类型分布来看,石油化工园区50家,精细化工园区40家,煤化工园区仅10家,呈现出“石油化工主导,精细化工紧随,煤化工薄弱”的鲜明特征。同时,这一产业结构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高度分化:东部地区已形成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驾齐驱的良性格局,两者占比各约50%,产业高端化发展程度最高;中部地区积极跟进东部步伐,精细化工园区占比超过40%,正努力从基础化工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则仍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偏重,面临更大的高端化与绿色发展压力。这种格局深刻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所选择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园区类型及区域分布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5.08
(二)石油化工园区:规模与区位优势显著,东部沿海集聚发展
石油化工园区在百强中不仅数量占据半壁江山,其发展质量也较为领先。在百强前50名中,石油化工园区占据了29席,显示出其强大的规模实力和产业成熟度。这些园区通常以“炼化一体化”为基础,依托强大的原料优势快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集中了56.8%的百强石油化工园区,山东、辽宁凭借传统石油资源禀赋,福建、广东、河北、浙江则依托优越的港口条件和市场辐射能力,形成了显著的沿海集聚效应,共同巩固了东部在石化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石油化工园区前三十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5.08
(三)现代煤化工园区:深陷“三高”困局,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相比,煤化工园区整体竞争力明显薄弱,暴露出“高占地、低产出、高风险”的发展困局。,10家上榜煤化工园区以占百强总面积40%的土地,仅贡献了7%的产值,单位土地产出效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安全管理是其另一短板,上榜园区中仅有50%的安全风险等级为D级(较低安全风险)。这些园区全部分布于宁东、榆林、鄂尔多斯等中西部资源富集区,受限于技术创新不足和产业链条短,仍深陷“原料输出型”路径依赖。破解困局,需通过煤基新材料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和强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现代煤化工园区前十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5.08
(四)精细化工园区:东部凭技术纵深领跑,中西部借资源禀赋突破
精细化工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在百强中展现出强劲活力,其分布呈现出“东部靠产业技术纵深,中西部凭资源禀赋突破”的特点。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省份依托深厚的石化产业根基和技术研发积累,在精细化工领域遥遥领先。其中,江苏有11家精细化工园区上榜,占其全省上榜园区的80%以上,且9家跻身细分领域前30名,展现了极强的技术转化和产业链延伸能力。同时,湖北、江西、四川等中西部省份,依托当地矿产等特色资源,分别有3家、3家、2家精细化工园区进入百强,实现了在细分赛道上的差异化突破,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精细化工园区前三十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5.08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微信号:ccidconsulting
![]()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
如果获得转载授权,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不修改文章的标题、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以免曲解原文意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