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烟草专卖局始终立足群众需求,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窗口前沿、乡村角落与特殊群体身边。从“暖心驿站”的温馨服务,到特殊群体的上门办证,再到田间地头的定制普法,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举措,不仅打通了法律服务与政务便民的“最后一公里”,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在身边、服务在心间”。
![]()
窗口驿站“传温情”贴心服务减烦忧
“这驿站真好!环境好,服务更贴心,材料流程讲得清清楚楚,再不用来回折腾了!”近日,在惠民县局审批服务窗口的“暖心驿站”里,刚办完烟草专卖许可证业务的商户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言语间满是认可与感激。
走进“暖心驿站”,舒适的座椅、免费的茶水一应俱全,为前来办事的商户和群众提供了温馨的“歇脚地”。
更让群众暖心的,是驿站里“不打烊”的贴心服务。工作人员化身专业的“政策讲解员”,面对群众提出的“许可证续期要带哪些材料”“店铺搬迁后证件怎么变更”等疑问,总能结合实际案例耐心解答,全程讲解清晰明了。
针对商户普遍关心的许可证办理流程、后续变更延续要求、烟草零售管理规范等共性问题,以及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开设“政务微课堂”。
他们避开晦涩的专业术语,用“办许可证就像走亲戚,材料带齐少跑腿”这样接地气的“家常话”拆解复杂流程,用直观的流程图梳理办理节点,把“纸上政策”变成群众能听懂、用得上的实用知识,真正帮群众扫清办事障碍,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费精力,高效办好每一件事。
特殊群体“上门办”绿色通道解民难
“雨天出行不方便,眼看着许可证快要到期,正犯愁着,没想到你们就来了!”近日,惠民县麻店镇肖万村店主张笑笑,因长期独自看店、出门不便,面对即将到期的烟草专卖许可证,无法亲自到政务大厅办理延续手续,急得团团转。
得知这一情况后,惠民县局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特殊群体服务预案,专程来到张笑笑的店中。他们不仅面对面指导填写申请表格,细致讲解许可证后续管理要求,还现场帮她完成了资料填写手续,让她足不出店就办好业务。
“以前总担心店里没人照看,自己出门不方便,办事要跑好几趟,现在你们上门服务,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拿到延续后的许可证时,张笑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直以来,惠民县烟草专卖局始终践行“马上办、贴心办”服务理念,针对特殊群体主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办、帮代办”服务,切实将便民惠民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店堂,解决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
乡村普法“接地气”定制宣讲入人心
“大叔问得好!土地所有权是公有的,可不能转让哦!”近日,在惠民县魏集镇的天天鲜超市里,四方茶桌前围坐着几位村民,惠民县局的“普法宣讲员”正用地道的乡音,结合乡村常见的纠纷案例,为大家解读法律条文,现场氛围热烈。
原来,工作人员在帮助附近村民办理许可证相关业务时,发现周边村民对土地流转、纠纷维权等法律知识需求迫切,便当即决定就地“变身”,支起临时“普法课堂”,为村民们答疑解惑。
“遇到有人推销便宜烟,说是厂家直供,能买吗?”“家里孩子暑假想帮忙看店,能让他卖烟吗?”面对村民们接连提出的问题,宣讲员用“案例+条文+乡音”的方式一一解答,既讲清法律规定,又教大家规避风险,让法律知识听得懂、用得上。这一幕幕正是惠民县烟草专卖局常态化开展“普法下乡”活动的生动缩影。
为让法律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该局前期通过走访调研,精准掌握村民和乡村商户的法律需求,随后开展“定制化”普法服务。如今,这种接地气的“移动式”普法足迹已遍布惠民县12个乡镇,让法治新风悄然吹遍乡村大地。
从“暖心驿站”的窗口服务到特殊群体的“上门服务”,从“窗口答疑”到深入村居的“送法进店”,惠民县烟草专卖局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小切口”做活了便民惠民的“大文章”。
今后,该局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延伸服务触角,让服务更有温度、法治更有力度,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记者 潘理溱 通讯员 陶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