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很早就参加革命的老将了,在革命的各个阶段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和贡献。而到了新我国成立之后,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依旧在不同的岗位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出谋划策。当初对越自卫战爆发前,粟裕是不希望国家出兵和越南开战的。
一方面,我国的军队停战太久,而越南军队一直处在战斗状态,突然加入战斗我国军队不一定能很快地适应。另一方面,越南和苏联签订了同盟条约,如果开战,苏联就将援助越南,我国很容易被两面夹击。
![]()
但是南端的越南却不断地在挑战我国底线,所以为了边境安全和国家形象,最终上层还是决定出兵开启自卫战斗。虽然粟裕有几个理由不主张和越南硬碰硬,但是既然国家作了决定,他便认真执行,积极谋划策略;为解放军的最终获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粟将军的发展
我国成立之后为了表彰在战斗期间有过优异表现、为祖国成立作出贡献的将士,国家于1955年举办了第一次大授衔活动。最为荣耀的当属十位元帅和十位大将的归属,粟裕将军就是十位大将的其中一个。
![]()
粟裕的教育经历是比较丰富的,十一岁进了自己叔父办的国民学校,随后又进入到高级小学和师范院校继续学习。也正是因为粟裕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所以他的思想和对世界的看法等多方面都更为全面和先进的一面。
粟裕看到当时的社会和国家积贫积弱,也是渴求进步、希望改变。所以粟裕在1926年的时候选择了加入共青团,次年加入共产党;也是自此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之路。当时正值南昌起义爆发,粟裕便加入其中担任警卫班长。
![]()
而由于粟裕在部队的表现突出,所以他的位置也在逐步升高;仅仅加入部队两年,粟裕就干到了红军多个军级的参谋长。而到抗战末期,粟裕更是直接担任苏浙军区的司令员;解放战争初期,他与谭震林指挥的野战军取得了战斗初期的伟大胜利,为后期战斗打牢了基础。
二、越南公开反对
我国和越南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要追溯到历史的源头,越南曾经还是我国的领土。但历史是发展的,越南也在历史中取得了独立的机会;但就算独立出去,中越两国之间也一直缔交了不错的外交关系。
![]()
上个世纪越南先后遭受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侵犯,虽然那时候的我国也并不强大,但我国依旧多次给越南提供了不要求回报的援助。只不过当时的越南是胡志明当权,而随着胡志明的离世、黎笋的上台,中越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黎笋上台之后的种种行为越来越脱离了胡志明原先设计的国家发展理念,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导火索还是与当时中苏关系的恶化脱不了干系。黎笋眼看着中苏两国逐渐走向了反方向,而在越南方面看来,苏联显然是各方面都要强于我国的,所以他们选择站队苏联方面。
![]()
既然选择站队,当然态度要强硬一点,于是越南不仅在本国打压华人华侨,而且在中越边境还不断地有武装队伍惹是生非,种种行为对我国边境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都是巨大的潜在威胁。
三、不主张打越南
国家看到越南方面这样的行为自然十分愤怒,但出兵和越南开战也不是说打就打的简单事。通常来讲,在和平年代出兵攻打别国本身就是一件富有争议的事;所以不管是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还是此时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国内都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出现。
![]()
一种自然是主战派,即主张国家应当立即派遣部队迎战;一方面是保卫国家领土及人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宣扬国威的方式。另一种就是以粟裕为代表的避战派,即不主张出兵开战。
粟裕不主张出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