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向往国外的生活,但美国犹太人盛智文,却反其道而行,不顾美国的一再挽留,毅然退回绿卡,并以一百亿美元的身家加入了中国。
在被问到原因时,盛智文表示,尽管我有一张西方面孔,但我百分之百是中国人。
那么,盛智文为什么会这么做?
![]()
盛智文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在他幼年,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带他前往美国生活。
可他7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
![]()
为了寻求新的生机,母亲带着他辗转移民加拿大,在蒙特利尔的贫民区开启了新的生活。
母亲打零工赚的钱勉强够糊口,盛智文从那时便明白,想要改变生活只能靠自己。
10岁时,他找了份送报纸的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踩着自行车穿梭在街巷里,风雨无阻。
![]()
12岁那年,他又找到一份牛排店的兼职,端盘子、擦桌子、清理后厨,什么活都干,周薪能拿到60加元。
高中毕业后,当身边同学都在准备申请大学时,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升学,直接步入社会。
他进了一家内衣公司从最底层的发货员做起,每天做着枯燥的工作,并且挣钱低廉的酬劳。
![]()
后来他发现,公司销售的提成比死工资挣得多太多,这让他动了做销售的心思。
为了进入更好的平台,17岁的他瞒着年龄,冒充22岁应聘一家顶级服装公司的销售岗位。
面试时,面对面试官的提问,他凭借对服装市场的独到见解和伶俐口才,把自己对销售的理解说得头头是道,面试官被这个“成熟稳重”的年轻人打动,破格录用了他。
入职后,他更是拼尽全力,跑客户、做推广,别人不愿接的难单他都抢着上,短短半年时间,就成了公司的顶级销售,业绩甩了同事几条街。
19岁那年,积累了经验和资金的盛智文,决定自己当老板,他凑钱成立了一家女装毛衣进口公司,从香港采购款式新颖的毛衣,再销往北美市场。
![]()
当时香港的服装性价比高,设计也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他的生意一开张就火了,首年营业额就突破100万美元。
可就在他以为事业要顺风顺水时,税务问题给了他当头一棒。
![]()
加拿大的所得税率高达50%,一番扣税后,他辛苦一年只拿到42.5万美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香港的供应商聊天时得知,香港的企业所得税率仅15%,而且营商环境自由。
这个消息让他眼前一亮,反复权衡后,他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加拿大的事业,带着全部身家迁往香港发展。
![]()
到香港后,盛智文没有照搬之前的进口模式,而是在香港租下厂房建立设计团队,首创“加拿大风格”服装。
这种新颖的风格一下填补了市场空白,服装刚推出就被各大商场抢购,首年就实现百万级盈利,他也彻底在香港服装圈站稳了脚跟。
![]()
但盛智文的野心不止于此,经营服装时,他发现在香港的西方人很多,西方人找不到熟悉的“酒吧社交”氛围,本地年轻人也渴望更潮流的聚会去处。
他预判到香港年轻人的消费升级趋势,决定跨界搞娱乐。
![]()
他在中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租下首个店面,按照美式乡村餐厅的样子装修。
开业当天,消息在外国人和年轻人圈子里传开,店门口排起长队,连过道都挤满了人,营业额远超预期,这让他确定“休闲娱乐”这条路走得通。
紧接着,他做出一个更大胆的决定:豪掷3200万港元买下小巷里的整栋大厦,把它改造成集餐厅、酒吧、歌厅于一体的综合娱乐体,他给这个地方取名“兰桂坊”。
![]()
兰桂坊定位高端却不失亲民,不管是白领还是游客都消费得起。
有次遇到顾客故意挑刺说“酒不够冰”,他不争论,直接免单还送了两杯新酒。
靠着这份真诚,他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原本附近的几家竞争对手,见他经营得有声有色又懂分寸,干脆主动退出了竞争。
盛智文趁机拿下小巷里17间商铺,引入意大利餐厅、日本居酒屋、法式甜点店等各国风味,让兰桂坊变成了多元文化的美食娱乐区。
![]()
为了增加吸引力,他又搞起节庆活动,每年举办兰桂坊狂欢节,邀请国际乐队表演、搞花车巡游,慢慢把这里变成了香港的文化旅游名片,连外地游客来港都要特意去打卡。
当然,盛智文在中国香港挣到这么多的钱,也知道回报香港。
![]()
2000年的香港海洋公园,因园内设施老化严重,过山车锈迹斑斑,动物展区狭小简陋,年客流量暴跌到历史最低谷。
更致命的是,迪士尼宣布即将在香港建园,消息一出,业内几乎没人看好海洋公园能挺过这场冲击。
无奈的香港政府,想到了盛智文,登门邀请他接手拯救海洋公园。
![]()
盛智文没有犹豫,他一出手就投入超10亿港元,引进杀人鲸、海豚等海洋动物表演,打造独家的“海洋奇遇记”IP,每天两场的表演场场爆满。
在园区另一侧增建水上乐园,添置大型水滑梯、造浪池,解决了传统乐园“只能白天玩”的局限,实现全天候运营。
改造后的第一年,海洋公园就实现扭亏为盈,游客量同比增长近40%。
![]()
三年后,它更是击败全球众多主题公园,荣获“全球最佳主题公园”大奖,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不仅顶住了迪士尼的冲击,还成了香港亲子游的首选地。
为了让乐园更有吸引力,盛智文还亲自牵头,多次沟通协调,成功为海洋公园引进了首只大熊猫,消息公布当天,公园前早早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香港政府看到在盛智文的帮助下,将海洋公园改善的如此成功,便许诺可以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始于援手。
![]()
于是盛智文向香港政府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国籍,对于他的想法,香港政府答应帮助他申请。
在2008年,经过层层的严格审核,以及对其过往贡献和个人品行的全面考察,上面终于通过了他的申请。
当他拿到中国公民身份证的那一刻,他动情地说:“我长着西方脸,但我的心早就扎在了中国,我有100%的中国心。”
![]()
重要的是,这份“中国心”,体现在他之后的每一次行动里。
2020年疫情初期,他得知医疗设备紧缺,立刻动用自己的国际人脉,亲自协调采购渠道,捐赠了大批呼吸机、防护服等紧缺物资,被网友称为“最美洋面孔”。
2021年河南水灾,他第一时间捐款1000万元,还组织团队采购方便面、饮用水等物资,连夜运往灾区,在捐赠声明里写下“我是中国人,与中国人民共渡难关”。
![]()
这些年,他还设立了教育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读书;承诺每年将自己企业利润的20%投入公益事业,用于扶贫、救灾和文化保护。
从当年那个在加拿大送报纸的少年,到如今扎根中国的百亿富翁,盛智文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国籍从来不是衡量归属感的标准——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