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卖了回县城,老公骂我疯了,三个月后他闭嘴数钱。
![]()
![]()
林岚,34岁,精密仪器调试师,常年飞全国,给医院校准CT、给工厂调激光焊。
去年腊月,她拎着行李箱回家,进门第一句话:房子挂中介了,咱俩回我老家,干个小维修公司。
王健当场炸毛:你疯了?
北京户口说扔就扔?
林岚把行李箱往墙角一踢:再这么两地耗,咱俩先散伙,你选。
她不是赌气。
2022年,她跑山西一个县医院修彩超,院长随口一句:机器坏了得等两周,病人全往太原跑。
她算了笔账:县医院一年设备维护费三十万,周边八个县,全是空白。
回京后,她偷偷把客户名单拉出来,打了两百个电话,83家县级医院表示愿意试外包维护。
市场有了,就差人。
她和王健已经三年吃不上几顿团圆饭,再这么下去,家先垮了。
卖房是最快拿到现金流的办法,北京那套老破小,挂出去七天,全款成交,比住建部公布的平均周期还快五天。
拿着450万,她带着王健和孩子,直接杀回山东莒县。
租厂房、买二手校准台、招两个职高毕业的小徒弟,四月八号挂牌,五月六号就接到第一单:县中医院核磁掉信号。
林岚连夜拆机,发现只是滤波器接头氧化,成本八块,收了人家四千,客户还谢天谢地。
六月份,她又把服务包年定价:单台设备一年两万,不限次数,24小时到场。
院长们一算,比原来省一半,抢着签。
到九月,合同额已经破一百八十万,毛利六成,王健偷偷在朋友圈发:老婆真香。
可钱只是副作用。
真正变化的是家里气氛。
王健原来做电商运营,天天半夜盯数据,回来看见孩子作业就烦。
现在他管报价、跟单,五点准时关电脑,陪儿子打羽毛球。
林岚晚上在院子里洗草莓,听见屋里父子俩因为一道数学题互吼,她突然觉得,这吵声比北京深夜的空调外机好听多了。
也有人酸:女人嘛,终归得顾家。
林岚直接甩数据:2023年返乡创业的技术人才里,女的占46%,她们的公司成活率81%,比男的还高。
她说,我不是回归家庭,我是把家庭打包带进事业,省得二选一。
县里同样有人才补贴。
新八级工政策下来,她评上了高级技师,人社局一次性给五万,厂房租金再减一半。
她拿这五万买了辆二手依维柯,喷成移动校准车,后备箱就是小型暗室,下乡镇随叫随修。
十月份,移动车开进最偏的桑园镇,卫生院的X光机十年没保养,拍片全是雪花。
她两个小时调完,老大夫拉着她的手:闺女,你救了我们骨科。
那天回城的路上,王健开车,她坐副驾,孩子躺后排睡,窗外一片玉米地刷地往后倒,她忽然想起北京地铁里那股铁锈味,恍如隔世。
不是没后怕。
卖房那天,她在中介门口站了半小时,手里合同抖成筛子。
万一市场是假的,万一老公扛不住,万一孩子不习惯。
可转念一想,继续飞航班、住快捷、一年见娃六十天,就能保准不翻车?
她把心一横,落笔。
现在她总结:所谓退路,都是拖路的借口。
故事说到这儿,有人听出了鸡汤味。
林岚自己说:鸡汤个鬼,账都算得明明白白——
北京那套房,不卖,现在跌掉快一百万;
公司九个月净利一百二十万,孩子每天能见爸妈,这账你们自己算。
她给想抄作业的女同事只留三句话:
技术在手,市场能验,家得先像家。
至于别人说什么女性平衡、牺牲、伟大,她挥手:少贴金,我就是挣钱顺便把日子过好,不冲突。
年底,她把隔壁仓库也租下来,准备再上一条激光校准线。
王健问她,还怕吗?
她回:怕,但怕也得上,机器坏了能修,日子卡壳就得拆开来重装。
说完递给他一张新名片,上面印着——
林岚,高级仪器工程师,24小时上门,随叫随到。
王健笑:这口号听着像外卖。
林岚也笑:对,就是把幸福送上门,坏了包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