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李明志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出游的喜悦中时,龙江森工双鸭山局公司森林防火部森防调度员那嘉文的身影,却始终坚守在方寸指挥室里。坚守岗位,是她对林海安全的郑重承诺,也是她用十年青春续写三代人守林故事的生动注脚。
作为林海松涛间的青春卫士,她筑牢森林防火的“安全防线”;作为“林三代”,她将姥爷与母亲的责任担当融入血脉;作为舍小家为大家的“90后”,她用对绿水青山的赤诚,守护着这片承载家族情怀的绿色天地。
生于林区、长于林区,承祖辈之责、守绿水青山,是那嘉文的真实写照。在这片无边绿海中,守护的誓言已在她的家族中传承了三代。姥爷潘大光是锅盔山瞭望塔初代守林人,母亲潘红梅33年如一日坚守火情观测一线。身为“林三代”的那嘉文,2012年大学毕业面对城市机遇却毅然决然回到林区,将“守林”二字刻进血脉,用十年青春续写守护林海的承诺。
“记得姥爷常说,这片林子就是咱们的根,守好它,才算守住了家。”那嘉文指尖轻轻摩挲着姥爷传下的老望远镜,金属外壳上的纹路早已被三代人的掌心磨得温润。“我妈握着它守了33年,如今,该我接过来了。”话语轻缓,却藏着祖孙三代跨越半个世纪的执着,像林中的老松,稳稳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森林防火调度员的岗位是林区安全的“神经中枢”,那嘉文不仅刻苦钻研传统森防知识,更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森防效能,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林区动态。
2022年春季,她凭借敏锐的判断,通过监控画面中一缕几乎难以察觉的青烟,成功预警并有效防止了一场森林火灾。
每年长达8个月的防火防汛期里,她每天吃住在指挥中心,一天接打百余通电话。瞭望塔人员紧张时,那嘉文主动请缨上塔,陡峭的楼梯爬得腿软,狭小的空间转不开身,一天三顿的水煮挂面让人反胃,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让双眼发酸,寒来暑往,她在瞭望塔上迎接过暴雨的洗礼,也在棉帽的包裹下熬过寂静的深夜与寒风,可她从未抱怨一句,只把疲惫藏在眼底,把责任扛在肩上。2024年汛期,为抢修损坏的监测设备,她在暴雨中徒步6个小时,浑身湿透却牢牢护着设备零件。
在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的背后,是对家人深深的亏欠,这样的亏欠,让那嘉文在国庆假期更感真切。每年这个时候,别的家长带着孩子出游散心,那嘉文却只能留在指挥室里。丈夫曾提议带着孩子去林区附近的公园,想让她工作间隙能远远见一面,可她总怕错过火情预警,只能在电话里轻声叮嘱“注意安全”,转头又拿起对讲机核对林区巡查情况。
那嘉文深知,选择了森防事业,就选择了牺牲与奉献。
错过的团圆饭、没赶上的家长会、挂在嘴边却没兑现的“陪你玩一天”的许诺,在她十年的森防工作中数不胜数。可每当清晨推开窗,看到远处连绵的林海泛着绿光,听着山间传来的鸟鸣,她就知道,那些“缺席”的时光,都变成了守护林海的铠甲,让这片滋养一方的绿,留在孩子未来能看见的风景里。
十年光阴流转,那嘉文在调度岗位上从青涩走向成熟,用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延续着三代人对大山的守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