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大洋彼岸的那个“懂王”,在被我们一顿“组合拳”打得焦头烂额之后,终于掏出了他那张压箱底牌
——威胁对波音飞机零部件实施出口管制。
看到这个新闻,我忍不住笑了。
这哪是威胁,这分明是“雪中送炭”,是“助攻”,是“神来之笔”!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特朗普这是在用自己的手,把波音这艘巨轮,亲自推向中国自主大飞机的怀抱!
![]()
文:卢娜 (资深财经评论员|财富自然增长法创立者)
01
黔驴技穷的威胁
让我们看看这个政策背后的荒唐逻辑。
因为我们在锂电池、稀土、超硬材料上打出了“王炸”,让美国疼了,特朗普急了,然后他拿出什么来反制?他拿出了波音!
要知道,现阶段,我们的航空公司里,可不是只有波音在飞,空客也是大户。
但波音家底厚啊,数据显示,中国航司现役有1855架波音飞机,其中“主力军”737系列占了绝大多数。
如果零部件管制真的来了,波音维修成本暴涨,飞机停飞风险确实会剧增!
你以为我们会被这个威胁吓到吗?
不,这只会加速我们扔掉“旧鞋”的速度!
本来,波音和空客就是并驾齐驱的竞争对手。如果波音现在自己“作”,要逼着我们的航司把订单从它那里转走,那还能去哪儿?
要么去空客,要么去国产大飞机C919和C929!
我们都知道,中国商飞仅用20年,就实现了从ARJ21到C919的量产突破,这背后是“国家意志”、“政策支撑”、以及 “全体航空人努力奋斗"的共同成果。
而且,C919的成功并非外界所说的只是一个壳,也并没有过度依赖于国外技术,而是建立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之上,但部分核心部件确实经过了全球招标。
我们从零开始、独立攻关,这都需要时间。幸运地是:从钛合金3D打印机身框架到长江-1000A发动机,从国产复合材料机翼到航电系统,中国大飞机正在努力实现国产化。
02
“新常态”下的大机遇
在过去,我们的航司选择波音,那是基于商业考量。但现在,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一切都围绕着“产业链安全”和“不被卡脖子”转。
特朗普以为,靠着波音的存量市场就能讹诈我们,简直是弱智的美!
他忘了,只要你敢用“管制”来威胁我,那么你这个产品就立刻会被打上“高风险”的标签,成为我们必须“去风险化”的对象!
我们的航司、金融机构、租赁公司,谁还敢在未来几十年里,把国家重要的空中交通命脉,寄托在一个随时可能被美国政客拿来当“反制筹码”的品牌上?
风险太大,不值得!
所以,他这个威胁,不是让我们恐慌,而是给了我们一“名正言顺、加速转向”的理由!
最重要的理由是:大飞机的市场有多大?
数据显示(来源央视新闻),未来20年,全球将有超过4万架民用客机交付,价值超过6万亿美元。
其中,我国航空市场将接收超过9000架新机,价值约1.39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大、潜力强。
C919正好切中“最大蛋糕”。
03
两个信息一起看!
要理解这次“助攻”的深远意义,我们必须把这个新闻,和另一个新闻放在一起看:
就在前不久,国产大飞机C919和C929的国产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各项技术验证和订单获取都在加速。
本来,大飞机产业的升级换代就需要时间,需要市场磨合。波音和空客两大巨头多年垄断,想要切入市场,难度可想而知。
但现在,波音自己把机会拱手送上来了!
一旦波音零件管制真的落地,哪怕只是提高了成本,我们的航司都会开始重新评估机队结构。
谁愿意每年多花几十亿的维护费?
结果很明确:订单加速流向空客,但更重要的是,流向我们的C919!
本来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市场切换,现在因为特朗普的“神助攻”,可能只需要五年甚至更短!
他以为他在卡我们的脖子,实际上,他是在给波音“自杀式加速”,给我们的国产大飞机“战略性铺路”。
波音公司一定会很生气。
要知道,波音不仅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还是是美国国防部的关键承包商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军火巨头(仅次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这又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特朗普想对我们搞技术制裁,结果自己家的大企业先成了“牺牲品”。他们永远不懂,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领域,任何威胁,都只会加速我们“人无我有”的进程!
特朗普呀,你除了喊关税和管制,难道就没有别的招了吗?
大飞机,这次真的要“大”起来了!
结语:
“波音自我管制”背后的资本盛宴
写这篇关于波音管制和国产大飞机的文章,我想向朋友们传递一个核心的资本逻辑:
外部的威胁与压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中国民航业“去风险化”和“国产替代”的催化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无疑是给国产大飞机产业链送来了一场结构性的资本盛宴。
首先,本次事件的核心影响在于外力加速了“国产替代”的内生驱动力,提高了国产大飞机C919/C929订单的确定性,缩短了其进入主流市场的时间窗口,这一确定性的提升,将逐级传导至所有核心供应商。
其次,我们将看到产业链三大核心环节的资本价值重估:
一、机体制造环节
这是当前国产化率最高、最先兑现业绩的环节。承担了C919的机体结构任务,在机体制造方面的“铁三角”是中航西飞 (000768)、中航沈飞 (600760) 洪都航空 (600316)。
作为绝对主力,中航西飞承担了机身、外翼翼盒等6大核心工作包,占机体价值量约35% ,是C919最大机体结构制造商;
中航沈飞负责机头部分的研制;
洪都航空是前\中后机身的唯一供应商,价值量占比约25%。
二、动力系统环节
发动机是打破垄断的“国之重器”,也是国产化突破的重点,其投资故事围绕 “两条腿走路” 展开。
航发动力 (600893),它是国产CJ-1000A(长江)发动机的总承单位,肩负着打破国外垄断的使命。其投资价值在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市占率超90%,是国产替代的中枢核心;
航亚科技 (688510)是C919供应发动机叶片,是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三、机载系统与配套
这个系统繁杂,但国产化前景广阔,正在从“联合研制”快步走向“自主适航”。
中航机载 (600372)是机载系统的相对龙头,在C919航电系统配套率达70%,机电系统配套率达55%,相关订单占比达12%。其研发的IMA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替代进口后单套成本可降低35%–40% ,这就是技术突破带来的直接价值;
中航光电 (002179)作为连接器领域的隐形冠军,它供应了C919全机70%的连接器。自主研发的高速背板连接器技术全球领先,全球市占率已达12% ,成功实现了在高端领域的进口替代。
所以,从投资策略上看,我个人认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是国家战略性、长期可关注的赛道,上述公司均是优质品种,但短线操作需警惕情绪催化带来的风险:如果周一相关个股出现高开,不宜盲目追高,只有当消息能带来持续性的资金流入和放量时,才可考虑逢低介入。
最后,我总结一下:波音的“自我管制”威胁,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打开了一扇加速之门,我们应关注的不仅是情绪,更是藏在情绪背后的——国产替代加速、核心供应商价值重估的确定性资本逻辑。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页面信息源于公开市场,公司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等作保证。行业分析、具体案例等仅作示例,不构成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个人经验分享仅为个案,不代表公司观点。本页面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或要约邀请,投资决策及风险由您自行承担。页面信息由江苏金百临投资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卢娜(A1210623100001)团队进行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