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深夜抢劫老客户5万元,被认出后下狠手,一夜灭门一家4口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
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1995年的东北,到处都是机会,也到处都是陷阱。

马启横就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中的一个。

26岁,阿城市农民,刚刚离婚,一无所有。



离婚的原因很简单——穷。妻子跟他过了几年苦日子,终于忍不住了。

1994年8月,两人正式分手,女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了,留下马启横一个人面对这个疯狂的年代。

那时候,到处都在说「要想富,先修路」,到处都在说「时间就是金钱」。

马启横也想富,也想抓住时代的机遇。

他学着别人做生意,倒腾些小商品,可是亏多赚少,折腾了大半年,不但没赚到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

没办法,他只能离开阿城,跑到营口市投靠同学。

两个人合伙倒卖水果,以为能够翻身。

结果还是一样,钱没赚到,反而越陷越深。

就在这个时候,马启横认识了同学的邻居曹立民。

曹立民比马启横大几岁,也是个无业游民,整天无所事事。

两个穷光蛋经常凑在一起喝酒,越喝越穷,越穷越喝。

酒桌上,两人经常抱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你看那些做皮装生意的,随便一单就是几万块。」曹立民总是这样说。

「是啊,我有个熟人叫宋磊山,在佟二堡做皮装生意,听说家里现金都有好几万。」马启横也经常提到这个人。

宋磊山确实富裕。他在佟二堡皮装市场做生意,是个专业的皮装商户。

那个年代,皮装是奢侈品,利润很高。

宋磊山靠着这个生意,在村里盖了独院,过着富足的生活。

马启横和宋磊山认识,是因为生意关系。

马启横偶尔会帮宋磊山跑跑腿,送送货,挣点辛苦钱。

每次去宋磊山家,马启横都能看到那个令人羡慕的小院子:三间瓦房,坐北朝南,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

最让马启横眼红的是,宋磊山家里确实有钱。

他亲眼见过宋磊山从金柜里拿出一沓沓现金,那种感觉让他嫉妒得发狂。

「凭什么他就能发财,我们就得受穷?」这个问题在马启横心里翻来覆去地折腾。

1994年年底,马启横的生活彻底陷入了绝境。

生意做不下去了,债主天天上门要账,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那个年代的冬天特别冷,没有钱烧煤,两个人只能挤在一张破床上取暖。

就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曹立民提出了一个「建议」。

「咱们干脆做点无本买卖吧。」曹立民一边搓着冻得发红的手,一边说道。

所谓「无本买卖」,就是抢劫。

在那个年代,这个词很流行,说得好听点叫「借」,说得难听点就是抢。

马启横心动了。

他想起了宋磊山家的金柜,想起了那些厚厚的现金。

如果能搞到那些钱,他们就能翻身了,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宋磊山家里有钱,而且我熟悉那里的情况。」马启横说。

「那就是他了。」曹立民点点头。

两个走投无路的男人,就这样策划起了一场改变命运的「无本买卖」。



02

有了目标,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可是,马启横和曹立民都是新手,对于抢劫这种事情一窍不通。

他们只是从电影里看过一些场面,现实中该怎么做,完全没有概念。

首先是工具问题。既然要做「无本买卖」,总得有点家伙事。

可是,两个穷光蛋连买菜刀的钱都没有,更别说买其他装备了。

怎么办?只能先想办法搞到启动资金。

1995年1月20日晚上,马启横一个人来到了佟二堡村宋磊山家。

那天很冷,雪下得很大,村子里静悄悄的。

马启横走到宋磊山家门前,敲响了房门。

开门的是于继红,宋磊山的妻子。

看到马启横满身泥土、狼狈不堪的样子,于继红吃了一惊。

「高兄弟,你这是怎么了?」于继红问道。

「嫂子,我在河北被人抢了,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回不了家。」

马启横装出一副可怜兴兮的样子,「能不能借我点路费?」

于继红是个善良的女人,看到马启横这个样子,心里很同情。

虽然家里人都睡了,她还是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了100元钱,递给了马启横。

「拿着吧,路上小心点。」于继红说。

马启横接过钱,心里想着这个女人对他这么好,他却要算计她家。

不过,很快他就把这种愧疚感压了下去。

在那个年代,同情心是奢侈品,穷人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

有了这100元钱,马启横和曹立民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专程跑到河北白沟,那里是个小商品集散地,什么东西都能买到,包括一些特殊商品。

900元,这是他们所有的积蓄加上借来的钱。

他们用这些钱买了两支由发令枪改制的小口径手枪、一捆纤维绳、两把杀猪刀,还有若干黑色鞋带。

买完这些东西,两人身上就没钱了。

但是他们觉得值得,因为有了这些装备,他们就有了底气。

接下来是踩点。

最初,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宋磊山,而是营口市的一个包工头。

那个包工头也有钱,而且马启横觉得抢一个陌生人心理压力会小一些。

可是,连续几次踩点都没有得手。

要么是时机不对,要么是防备太严。

包工头家里人多,而且经常有工人出入,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折腾了半个月,两人一无所获,反而把仅有的一点钱都花光了。

「还是宋磊山家容易一些。」马启横最终说道。

他太熟悉那个地方了,知道宋磊山家的作息规律,知道房屋结构,甚至知道金柜放在哪里。

曹立民也同意了。反正都是抢,抢谁不是抢?

1995年1月19日晚上,两人第一次正式踩点。

他们雇了一辆红色的「拉达」出租车,来到佟二堡村。

出租车停在村东头的路边,两人下车后徒步走到宋磊山家附近观察。

那天晚上,宋磊山家里亮着灯,能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和电视声。

马启横和曹立民在附近转了一圈,摸清了院子的结构和周围的环境,然后就回去了。

第二天,也就是1月20日晚上,他们又来了一次。

这次是马启横一个人去的,因为曹立民觉得两个人一起行动目标太大。

这次踩点之后,马启横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于是才有了向于继红借钱的那一幕。

1月23日,农历小年。

马启横和曹立民商量好了,就在这一天动手。

他们觉得小年夜人们都会放松警惕,而且宋磊山肯定会在家。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晚上,两人又雇了一辆红色的出租车,这次是「夏利」。

他们让司机把车停在村口,说要去朋友家吃饭,晚一点出来。

司机也没多想,收了钱就等着。

马启横和曹立民带着所有的装备,徒步走向宋磊山家。

那天晚上雪很大,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到处都是过年的气氛。



03

1月23日晚上21时30分,宋磊山一家四口刚刚吃完饺子。

这是一个温馨的夜晚。

宋磊山37岁,妻子于继红38岁,儿子宋和涛15岁,还有妻子的外甥崔荣军17岁。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看电视,外面雪花纷飞,屋里温暖如春。

宋磊山心情不错。今年的生意做得很顺利,赚了不少钱。

金柜里放着五万多块现金,这在那个年代是一笔巨款。

明天就是除夕了,一家人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好年。

崔荣军起身去外屋洗脚,准备睡觉。

17岁的少年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纪,他打算明年跟着舅舅学做皮装生意。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异响。

马启横和曹立民翻墙进入了院子。

按照预定计划,他们首先扯断了电话线,然后悄悄摸到了房门前。

崔荣军听到了动静,正要开口询问,曹立民已经掏出了手枪,指着他的脑袋。

「不许出声,开门!」曹立民低声威胁道。

17岁的崔荣军吓坏了,手脚发软,但还是努力保持冷静。

他一边颤抖着去开门锁,一边大声向屋里喊道:「舅舅,来人啦!」

宋磊山听到外甥的喊声,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他赶紧下炕,走向外屋。

就在这时,马启横冲了进来。

面对宋磊山,马启横没有犹豫,掏出手枪对着他的面部就是一枪。

子弹从嘴巴里打进去,宋磊山当场倒地,鲜血直流。

屋里的于继红、宋和涛和崔荣军都吓傻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都不许动!」马启横大声喊道,手里的枪指向所有人。

曹立民也冲了进来,两个蒙面人控制了整个局面。

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纤维绳,将四个人的手脚都捆了起来。

宋磊山虽然中了一枪,但没有死。

那把改制手枪威力有限,子弹卡在了嘴里,虽然流血很多,但还有意识。

接下来是搜钱。

马启横对这个家太熟悉了,他知道金柜在哪里。

他从于继红身上搜出钥匙,打开金柜,里面果然有五万多块现金。

看到这些钱,马启横和曹立民都兴奋了。

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有了这些钱,他们就能翻身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