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降服人心很简单,只需引导对方做一件事

分享至

阅读提示:《阳明心学:揭示人性本质》是一个系列,通过王阳明把阳明心学运用到实践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质,以帮助我们与人交往时,正确认识人性、运用人性。本专栏通俗易懂,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把人心想得太复杂,自然不能降服人心。看看王阳明初入南赣,降服人心的过程,就非常简单。

王阳明到南赣剿匪,他除了把隐藏在官府中的奸细挖出,并为他所用外,他还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土匪与当地的老百姓是一家人。

山上的土匪,在山下几乎都有亲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一是明朝的赋税太重,很多老百姓苦不堪言,不得不上山当土匪。当土匪的收入,比种庄稼强。

二是官府由于拿土匪毫无办法,因此,大家都觉得当土匪很安全。



土匪有群众基础,官兵有行动的时候,老百姓就会迅速把消息传回山寨。

另外,土匪们也可以迅速下山,回到各自的家中,勤奋耕种,装着和土匪毫无关联的样子。

如何才能切断老百姓与土匪的联系呢?这是王阳明必须解决的问题。

王阳明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巡抚,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因此,他说的任何话,都不会有人相信。

要让老百姓与土匪们断绝往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收服人心,让老百姓的良知得以光明,让他们能分清是非,做遵纪守法的老百姓。

人心并不是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降服的,尤其是有土匪的家庭,他们对官府本就有极大的警惕性,因此,凡是官府的行为,他们都会打上几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去当一个恶人,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去当土匪。

了解人性的这种特性后,王阳明降服人心的方式才变得异常简单,他仅仅通过引导老百姓做一件事,就让老百姓与土匪们脱离关系了。



王阳明引导的这件事,就是让大家有趋利避害的选择余地。

人人都有趋利避害之心,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自然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当然,这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王阳明的手段: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