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头条消息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在经历两年的寒冬后,终于迎来曙光。2025年上半年,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华为以31%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中兴则以10%的占比冲进前四。
这看似平静的数据背后,却是一场技术、地缘与商业策略的激烈博弈——有人逆势飞扬,有人黯然退守,而市场的“双轨制”格局正将全球撕裂为两个平行的世界。
![]()
华为的“护城河”:技术韧性+地缘突围
当诺基亚、爱立信份额微跌至13%和12%时,华为的31%市场份额更像一场无声的胜利。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力:从5G基站、核心网到光传输,华为是少数能提供全链条技术的厂商。
更关键的是,在排除北美市场的“平行宇宙”中,华为份额飙升至40%,中兴紧随其后占14%,两者合计超半壁江山。
这印证了华为的生存逻辑:地缘政治虽筑起高墙,但技术硬实力仍能穿透封锁。例如,其5G基站价格三年下降18%,成本优势在新兴市场形成碾压,而中东41.3%的市占率更是“技术换市场”的经典案例。
中兴的“农村包围城市”:10%背后的隐秘增长
中兴的10%全球份额看似温和,实则是战略耐心的结果。其“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的路径清晰可见:东南亚市占率从2021年的12.5%升至2024年的24.7%,欧洲份额也从3%爬升至7%。
与华为不同,中兴更擅长差异化竞争——毫米波小基站市占率达12%,OpenRAN合作成为欧洲破局点。这种“边缘突破”策略,使其在华为的阴影下仍能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甚至被分析师视为“最可能挑战欧洲双雄的变量”。
欧洲巨头的困局:高端失守,低端溃败
诺基亚与爱立信的份额下滑,暴露了欧洲厂商的尴尬:在高端市场,华为的5.5G已拿下23个商用合同;在低端市场,中国厂商20%-30%的成本优势让欧洲企业难以招架。
更严峻的是,欧盟新网络安全法案可能将华为欧洲份额压至5%以下,但中兴通过本地化合作有望份额翻倍——政策保护反而加速了欧洲技术的边缘化。正如分析师所言:“政治壁垒能短暂止血,但无法治愈创新贫血”。
当下一个战场转向6G时,华为已抢占15%的试验网份额,而中兴则押注东南亚工业互联网。这场竞争没有旁观者。运营商的选择已说明一切:在允许公平竞争的市场,性价比和技术完备性永远是第一定律。华为的31%与中兴的10%,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全球化退潮下,中国科技企业“韧性生长”的样本。
关于通信头条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你的点赞、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通信路上,一起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