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春华章 | 百年河海青春报国之大国工程中的“河海人”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水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千秋大业。从“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到“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再到“伶仃洋上的奇迹”港珠澳大桥……一代代水利人,从被誉为“中国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摇篮”的河海大学走出,用接续不息的努力,成就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大国工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起于涓微,汇成河海。莘莘学子勇立创新潮头,用赤子匠心书写着“水利报国”的青春华章。

— 汪胡桢 —

“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之“父”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河南、安徽两省1300多万人受灾,4000多万亩土地被淹。10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第一个大工程由此启幕,汪胡桢担纲治淮委员会工程部部长。


治淮的关键工程之一,是位于安徽六安市的佛子岭工程。彼时,我国未曾设计和施工过像样的混凝土大坝,技术难题数不胜数。

佛子岭水库处于经常地震的山区,结合抗震需要,汪胡桢大胆提出采用“连拱坝”坝型的意见。当时,这一坝型在国内鲜为人知,在国际也罕有成功先例。汪胡桢力排众议、迎难而上,对工地的内外交通、施工布置、土石方和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逐一做详细规划。在无法从国外引进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汪胡桢亲自指导或亲手绘制草图,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自行研制了筛分系统、拌和系统、提升设施、活动模板等简易机械设备。



佛子岭水库建设旧照与今貌

工地铺设数十公里,山上山下、水上水下,建设者们热火朝天地投身新中国建设。但许多技术人员刚刚大学毕业,甚至尚未毕业,实践经验不足。汪胡桢便在工地上组织业务学习,由年长工程师、外地专家学者授课。众人白天施工、夜里学习,笑称这是在上“佛子岭大学”,汪胡桢则是“校长”。


在汪胡桢的精密组织下,佛子岭工程仅用880天便高质量竣工。这座新中国兴建的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令国内外水利工程界叹为奇迹,为新生的共和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大坝建成以后,经受住了洪水与地震的考验,汪胡桢因此被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

此外,无数建设者们怀揣“佛子岭大学毕业证书”,转战全国水利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多年后的三门峡、丹江口、葛洲坝等工程,将“毕业设计”写满新中国的热土。

— 郑守仁 —

设计葛洲坝与三峡水利枢纽的“工地院士”

葛洲坝是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

1970年,中央决定兴建葛洲坝,一方面解决华中供电问题,一方面为日后兴建三峡工程作准备。1972年,郑守仁开始参与葛洲坝工程的修改设计,负责导流围堰及大江截流的设计工作,先后主持设计8座围堰,包括在我国首先采用的钢结构围堰。


长江截流的规模大,难度高,且有风险,因而成为葛洲坝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之一。

为确保大江截流安全可靠,以郑守仁为领导的技术组,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开展大量分析研究,进行大量模型实验,最终选定了上游围堰堵截流方案。郑守仁提出用“钢筋石笼”龙口护底,确保了大江截流的一举成功。人类首次腰斩长江,震惊全世界。



葛洲坝工程上游围堰施工旧照与今貌

1994年,带着葛洲坝工程的成功经验,郑守仁以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的身份,参与并主持三峡工程的设计工作。当年,4万余名建设者怀揣“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水电报国理想云集三峡。带领着浩大的团队、开拓着举国瞩目的“世纪工程”,郑守仁的日历上没有节假日,甚至没有白天黑夜。1997年,他带领团队在葛洲坝形成的水库中再次实施大江截流,成功解决了三峡工程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技术难题之一,推动了三峡工程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02年,奔流千年的长江再次被拦腰截断。2003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三峡工程建设旧照和今貌

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施工工地,郑守仁几乎天天守在现场,每天要跑20到40公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80岁高龄。他曾说:“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2020年7月,81岁的郑守仁因病逝世,11月,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2024年12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30周年之际,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建成的是大坝,耸立的是无数建设者们的精神。

— 严恺 —

中国首次大规模海岸带综合普查“领航者”

改革开放后,在加速沿海开发开放的形势下,摸清我国海岸带及相关海涂资源的“家底”亟不可待。

1980年,在国家六部委联合组织下,沿海省区市的500多家单位、近2万人开启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时任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院长的严恺担任技术指导小组组长。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工作,只要海水可达的地方,就需摸清情况,内容涉气象、水文、海水化学、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林业、生物、环境、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专业),地域横跨3个气候带、穿越4个海区、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海岸带。

在严恺的主持下,全国布设了近万条观测断面、9万余个观测站,采集了460万个生物和地质标本。他负责制订“调查简明规程”,具体指导10多个专业组和各省市区的调查工作,走遍了沿海所有市县,主持审查各省区市综合调查报告并主编全国综合调查报告。


中国海洋档案馆馆藏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档案

在近8年的调查过程中,严恺率领数万人的团队,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海域。调查共形成档案1.2万余卷、样品60多万件、资料汇编1500多册、各种图件2000多幅,基本摸清了我国海岸带的自然条件、资源数量、资源质量、社会经济状况,为沿海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左东启 —

举河海全校之力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新能源建设成为燃眉之急。1982年,我国批准引进第一个核能发电项目——大亚湾核电站,并与法国签约。河海大学作为我国政府选择的科研单位,与法方同步进行建设工程方案的研究。

当时,由时任校长左东启领衔,带领由校内跨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团队,开展了搜集资料,现场调研,工程方案的比选优化,试验设备的研配和调试,形成了海洋、动力、水土、水港、水文、环保和仪器等多学科和水科所、科研处等多部门大协作态势。


大亚湾核电站所需的工作环境,都是河海大学各学科的强项。凭借科技功底和对我国海岸带水流运动的正确掌握,河海大学优化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取排水口方案,使各项技术指标提优的同时,节约工程投资约2亿元,对我国日后核电站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施工旧照与今貌

自1994年投产以来,大亚湾核电基地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30年,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其中逾3200亿千瓦时的电量输送香港,香港每4盏灯就有一盏被大亚湾核电“点亮”,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 钮新强 —

“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的中线开拓者

1952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历经50年的规划筹备,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正式启动,钮新强主持中线工程的设计工作。


长江的最大支流是汉江,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中上游、横跨湖北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调水,途经河南、河北,最终流入北京和天津,总干渠长1432公里,线路漫长,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

钮新强和团队在绵延千里的黄河岸、隧道里、沟渠间奔走,把漫漫江河里的技术难题逐一攻克。

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是中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为在98米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上加高14.6米,钮新强提出“后帮有限结合”的加高结构设计新理论和方法,确保了新老坝体联合承载,增加库容116亿立方米,保证了规划的调水量。


2006年,正在进行加高工程的丹江口大坝

水源被送抵黄河边,如何“穿越”黄河继续北上?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上天”,一种“入地”,前者指在河面上架设渡槽,后者指在河底开凿隧洞,二者各有利弊。钮新强回忆,“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得非常激烈,平时文雅的科学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

最终,穿越黄河选用了“入地”方案。上天容易入地难,穿黄隧洞全长4250米,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单项工期最长、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复杂的交叉建筑物。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黄河河床淤沙松软,不同于城市修地铁的地质。钮新强和团队在黄河之下23米至32米处,更换盾构机刀头几百次,两个直径约7米的隧洞终于贯通,真正做到了“江水不犯河水”。


建设过程中,有一种土叫“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给渠道安全造成了不稳定性,被称为“工程上的癌症”。钮新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膨胀土渠坡的稳定处理技术,有效控制了膨胀土的变形,保障了渠道的安全运行。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截至2025年7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85亿。

— 卢永昌 —

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填海开路

建成于2018年的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三地,以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

2009年5月,以卢永昌为总工程师的科研团队,中标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历经几个月不分昼夜的忙碌后顺利完成。同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卢永昌率领团队负责两个人工岛和沉管隧道的建设。


人工岛位于珠海拱北湾南侧海域,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澳门两地的衔接中心。此前,没有任何国家在外海建两个人工岛。

作为世界级难度的工程,人工岛遇到的诸多难题史无前例:海域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分布范围广,软土层厚;东人工岛处于中华白海豚核心保护区,环保要求非常高;铺设于水下的海底隧道,要在上方预留出30万吨级的航道,必须建设世界上第一条深埋沉管隧道,沉管最深处达到-50米……



2014年建设中、2021年建成后的人工岛与港珠澳大桥

卢永昌回忆,“大桥总工期为6年,留给人工岛的时间只有8到9个月。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创新”。面对“插入式钢圆筒方案”这一代替传统抛石堤方案的创新设想,很多单位以应用太少、风险性大为由拒绝论证,唯有卢永昌决定“死磕”。他率领团队辗转日本、上海、天津、北京等多地考察求教,经过漫长缜密的求证,最终决定付诸实施。


运输中的钢圆筒

第一节沉管的安装过程最令卢永昌难忘。整个过程长达96小时,反复安装3次才最终成功。前两次安装,沉管预计偏离范围为3-5公分,实际却偏离8-9公分,团队不得不把沉管退出来检查原因。最终,问题定位在了水底回淤上。经现场紧急清淤,沉管终于在第三次尝试中安装到位。

96个小时,连续4天,卢永昌都坚守在施工现场。安装成功的那一刻,是整个项目团队最激动、最骄傲、最感动的时候,这是整个工程的大胜利。

港珠澳大桥建设成功之前,我国还是沉管隧道建设方面的“小学生”,而荷兰、美国等国已经到了“博士后”水平。但当这条6.7公里的世界最长深埋沉管隧道建成之后,中国已从相关技术的“弱小国家变成领军国家之一”。

从汪胡桢到卢永昌,河海大学培育出无数优秀水利人才。新中国成立76年,从佛子岭水库到港珠澳大桥,无数曾为此殚精竭虑的河海学子,与一代代水利人,都将论文与青春,写满大国的大江大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上海第二大,浦东最大商场要来了!剧透:首店阵容很强,来头蛮大!

上海第二大,浦东最大商场要来了!剧透:首店阵容很强,来头蛮大!

新民晚报
2025-11-02 14:05:48
突发特讯!美方: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引发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美方: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引发国际舆论

起喜电影
2025-11-03 04:26:35
中美贸易休战一年?别天真了!美国正在全球布局,决战可能在2026

中美贸易休战一年?别天真了!美国正在全球布局,决战可能在2026

听风50
2025-11-02 08:00:08
神仙打架!全红婵陈芋汐巅峰对决只差0.9分,两轮动作得分相同

神仙打架!全红婵陈芋汐巅峰对决只差0.9分,两轮动作得分相同

全景体育V
2025-11-02 21:18:27
“一个消费者骗一下子就够了 中国14亿人” 直播间168块钱买到6瓶“年份老酒” 到货后发现竟是“五稂液”

“一个消费者骗一下子就够了 中国14亿人” 直播间168块钱买到6瓶“年份老酒” 到货后发现竟是“五稂液”

闪电新闻
2025-11-02 21:52:51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解锁核心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解锁核心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

人民网
2025-11-02 10:39:04
中国5胜3负!两场6-0:丁俊晖+张安达晋级!2位种子选手爆冷出局

中国5胜3负!两场6-0:丁俊晖+张安达晋级!2位种子选手爆冷出局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02 22:50:36
证实了,他已套现超70亿元

证实了,他已套现超70亿元

极目新闻
2025-11-02 22:39:12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周末,利好来袭!国常会,重磅部署!证监会,最新发布!黄金,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周末,利好来袭!国常会,重磅部署!证监会,最新发布!黄金,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1-02 19:47:05
揭秘:斯诺登在港澳潜逃时发生枪战,我军出动击毙多人,细节曝光

揭秘:斯诺登在港澳潜逃时发生枪战,我军出动击毙多人,细节曝光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3-13 11:25:14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11-02 18:33:29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茜子足球
2025-11-02 12:34:05
从《康熙王朝》到《澎湖海战》:为什么影视剧要把施琅塑造成英雄

从《康熙王朝》到《澎湖海战》:为什么影视剧要把施琅塑造成英雄

七彩论世
2025-11-02 18:30:56
欧佩克从俄罗斯、伊拉克等五个国家收到了最新的减产补偿计划

欧佩克从俄罗斯、伊拉克等五个国家收到了最新的减产补偿计划

财联社
2025-11-03 04:22:13
腿控必看!10位巅峰「美腿女艺人」大盘点!

腿控必看!10位巅峰「美腿女艺人」大盘点!

素然追光
2025-11-03 03:14:58
亚宁:前央视最帅男主播,沉寂多年后正式官宣通过短视频平台复出

亚宁:前央视最帅男主播,沉寂多年后正式官宣通过短视频平台复出

晓今娱
2025-11-03 04:15:03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新民周刊
2025-11-02 14:55:37
两岸就统一表态:赖清德大开倒车,郑丽文让人失望,董军正告美方

两岸就统一表态:赖清德大开倒车,郑丽文让人失望,董军正告美方

南宗历史
2025-11-02 02:29:23
2025-11-03 05:39: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253510文章数 43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这道金黄的绝美秋景里藏着古韵京华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