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凌晨两点,建国路与和平大道交叉口。
一场三车相撞的交通事故让这个本就复杂的路口陷入了更大的混乱。
红蓝相间的警灯在夜色中闪烁,围观的人群越聚越多。
「队长,这个案子有点棘手。」
年轻交警小李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手里拿着厚厚一沓笔录。
「三方各执一词,都说自己是绿灯通行,现在连信号灯的时间都对不上。」
交警队长王建国皱着眉头,这个路口他来过无数次,但今晚的情况确实复杂。
肇事的三辆车分别是一辆白色轿车、一辆货车和一辆出租车。
货车司机坚持说自己是绿灯直行,轿车司机说自己左转时是绿灯,出租车司机则说自己右转时信号正常。
「这个路口的信号灯配时我记得有调整过,具体什么时候调的我有点记不清了。」
王队长掏出手机,准备联系交通控制中心调取信号灯的配时记录。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但清晰的声音从人群后面传来。
「不用查了,这个路口的信号灯配时在三个月前调整过,具体是7月15日上午10点30分开始实施的。」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脚上是一双已经磨损严重的黑布鞋。
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此刻正静静地站在人群的边缘。
「您是?」王队长有些意外地看向这位老人。
「我叫李国华,开了三十多年出租车。」
老人走向前来,声音平静但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个路口我每天要路过至少二十次,对它的每一次变化都很清楚。」
小李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
「大爷,我们需要的是准确的数据,不是大概的印象。」
李国华并没有因为小李的态度而生气,反而淡淡一笑。
「7月15日之前,这个路口的信号配时是:南北直行绿灯90秒,黄灯3秒,红灯87秒;东西直行绿灯75秒,黄灯3秒,红灯102秒。」
「调整后变成了:南北直行绿灯85秒,黄灯3秒,红灯92秒;东西直行绿灯80秒,黄灯3秒,红灯97秒。」
「左转信号的配时也相应调整了5秒。」
王队长愣住了,这些数据精确到了秒,绝不是一般人能记住的。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交通控制中心的电话。
十分钟后,王队长放下手机,脸上写满了震惊。
「您说得完全正确,包括调整的具体时间,都一秒不差。」
围观的群众开始交头接耳,看向李国华的眼神也变得不同了。
「不仅如此。」
李国华继续说道,「今天是10月23日,按照这个路口的车流规律,凌晨2点这个时间段,南北方向的车流量会比平时减少40%,但东西方向因为附近夜市的关系,车流量只会减少20%。」
「所以信号配时虽然调整了,但实际的通行效率反而下降了约8%。」
「这...这您也能算出来?」小李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明显的惊讶。
「算?」李国华摇摇头,「我不是算出来的,我是记出来的。」
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
「这个路口我观察了三十年,每一个时间段的车流变化,每一次信号调整的效果,每一个季节的通行特点,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队长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
作为交警队长,他对这个路口已经算很熟悉了,但李国华展现出的了解程度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
01
「李师傅,那您能不能帮我们分析一下今晚这个事故?」
王队长的语气已经变得很客气了。
李国华点点头,走到事故现场。
他没有马上开口,而是先围着三辆车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每辆车的受损情况和停放位置。
「根据车辆的受损程度和最终停放位置,可以推断出碰撞时的速度和角度。」
他指着白色轿车的前保险杠说道,「这辆车的受损情况显示,碰撞时速度约为35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在左转过程中是合理的。」
「但是。」他话锋一转,「如果它真的是绿灯左转,那么按照信号配时,它应该在1点58分30秒到2点01分15秒这个时间窗口内通过路口。」
「而根据货车的制动痕迹长度来看,货车当时的速度至少在45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说明货车司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通行时间。」
王队长听得入神,连忙问道:「那您的判断是?」
「货车司机说的是实话,他确实是绿灯直行。」
李国华的结论让白色轿车的司机脸色一变。
「轿车是闯红灯左转,但他可能真的以为自己是绿灯。」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个路口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
李国华指向路口西北角的一根电线杆,「那里有一个广告牌,在特定的角度下会遮挡住部分信号灯。」
「如果从轿车当时的位置看过去,刚好会被遮挡住左转信号灯的一部分。」
「在夜间灯光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视觉误差。」
小李立刻跑到轿车司机描述的等候位置,按照他的视线角度看向信号灯。
「队长,确实有遮挡!从这个角度看,红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绿灯!」
轿车司机听到这话,表情从愤怒变成了震惊,又变成了羞愧。
「我...我真的以为是绿灯,我不是故意要闯红灯的。」
围观的群众爆发出一阵惊叹声,他们没想到一个出租车司机能够如此精准地还原事故经过。
王队长看向李国华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是一种对专家的尊重和敬佩。
「李师傅,您这记忆力也太惊人了。三十年的观察数据,您都能记得这么准确?」
「记忆其实是有方法的。」
李国华淡淡地说道,「我用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套特殊的记忆系统。」
「记忆系统?」王队长来了兴趣,「能详细说说吗?」
李国华看了看周围聚集的人群,这些人里有交警、有司机、有路人,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
「说起来话就长了。我这套方法,其实是从一本古书上学来的。」
「古书?」
「嗯,我年轻时偶然得到一本古籍,上面记录了一种叫做'宫殿记忆法'的古老记忆术。」
李国华的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通过构建记忆宫殿,可以将大量信息以空间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
「我花了十年时间才真正掌握这套方法,然后用它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路口、每一次变化。」
小李忍不住问道:「那您的记忆宫殿是什么样的?」
李国华闭上眼睛,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我把整个城市想象成一座巨大的宫殿,每条街道是一个走廊,每个路口是一个房间。」
「在每个房间里,我用特殊的方法储存着关于这个路口的所有信息。」
他睁开眼睛,指着眼前的路口。
「比如这个路口,在我的记忆宫殿里就是第2847号房间。」
「房间的墙上挂着信号灯配时表,地上摆着车流量统计图,窗台上放着历次事故的记录本。」
「我只要想到这个房间,所有的信息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王队长听得目瞪口呆。
「那您记录了多少个这样的'房间'?」
「整个市区的主要路口,大概有三千六百多个。」
李国华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数字。
「每个路口我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交通流量、信号配时、事故频率、道路状况等等。」
「三千六百多个...」王队长喃喃地重复着这个数字,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
「不仅如此。」李国华继续说道,「我还记录着这些路口随时间的变化。」
「比如建国路这条主干道,我记录了它从1985年到现在的所有变化:哪年修过路,哪年改过信号,哪年新建了立交桥,甚至连哪年在路边新种了什么树我都记得。」
一个围观的中年男子忍不住问道:「李师傅,那您能说说我们单位门口那个路口吗?我每天上下班都走那里。」
「您说的是哪个路口?」
「文化路和学院街交叉口,就是市图书馆对面那个。」
李国华想了想,「文化路和学院街交叉口,这是我记忆宫殿里的第1205号房间。」
「这个路口原来是个小十字路口,2010年因为地铁建设封闭了8个月,2011年重新开放时扩建成了现在的样子。」
「目前的信号配时是:南北方向绿灯65秒,东西方向绿灯55秒。」
「由于路口东南角是图书馆,周末的车流量会比工作日增加约25%。」
「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是下午5点到6点,主要是因为下班高峰期和学生放学时间重叠。」
02
中年男子瞪大了眼睛,「完全正确!我在那里上班五年了,您说的每一个细节都对!」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惊叹和掌声。
王队长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师傅,像您这样的人才,应该到我们交警队来工作啊!」
李国华笑着摇摇头,「我就是个开出租车的,习惯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而且,我觉得在路上跑,能够第一时间观察到城市交通的变化,这对我的记忆系统更有帮助。」
「那您能不能教教我们您的记忆方法?」小李急切地问道。
「记忆宫殿法确实很有效,但它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特殊的技巧。」
李国华看了看围着他的这群人,「不过既然大家感兴趣,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基础原理。」
「首先,你要选择一个你非常熟悉的空间作为记忆宫殿的基础,可以是你的家,可以是你的学校,也可以像我一样选择整个城市。」
「然后,你要在这个空间里设计一条固定的路线,每次回忆时都按照同样的路线行走。」
「接下来,你要在路线上的每个关键点设置记忆节点,把需要记忆的信息转化成生动的图像放置在这些节点上。」
「最关键的是...」
就在李国华正要说出最核心的技巧时,他突然停了下来。
看了看周围越聚越多的人群,又看了看手表。
「时间不早了,我还得回去交班。」
他转身准备离开,「记忆宫殿法的核心秘诀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等等!李师傅!」王队长急忙叫住他,「您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我们真的很想学习您的记忆方法!」
「这样吧。」李国华掏出一张名片递给王队长,「如果真的想学,可以找我详细聊聊。」
「不过我得提醒你们,这套记忆法并不简单,它的背后还有很多你们想象不到的秘密...」
说完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李国华转身消失在了夜色中,留下一群还沉浸在震撼中的人们。
王队长看着手中的名片,上面只有简单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但他知道,今晚遇到的这个人绝不简单。
03
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为什么会掌握如此惊人的记忆能力?
他口中的那本古书到底是什么来历?
记忆宫殿法的核心秘诀究竟是什么?
而他最后提到的「想象不到的秘密」又是指什么?
所有的答案,似乎都隐藏在这个神秘的六旬老人身上